3.1.1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学案含答案

第2课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会解简单一元二次不等式.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 (1)当b2

3.1.1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学案含答案Tag内容描述:

1、第2课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会解简单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1)当b24ac0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2;(2)当b24ac0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2;(3)当b24ac0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由于可以用b24ac的取值情况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把b2。

2、第2课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会解简单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1)当b24ac0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2;(2)当b24ac0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2;(3)当b24ac0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由于可以用b24ac的取值情况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把b2。

3、第2课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二倍角公式的特征及正用、逆用.2.掌握二倍角公式的变形即降幂公式的特征.3.会用二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变换知识点降幂公式1sin2.2cos2.3tan2.1若cos ,则sin .()2cos2.()题型一应用半角公式求值例1已知sin ,3,求cos和tan .考点利用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化简求值题点利用半角公式化简求值解sin ,且3,cos .,cos .tan 2.反思感悟利用半角公式求值的思路(1)看角:若已知三角函数式中的角是待求三角函数式中角的两倍,则求解时常常借助半角公式求解(2)明范围:由于半。

4、第第 2 课时课时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最值 题型一题型一 用导数求解函数极值问题用导数求解函数极值问题 命题点 1 根据函数图象判断极值 典例 设函数 f(x)在 R 上可导,其导函数为 f(x),且函数 y(1x)f(x)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函数 f(x)有极大值 f(2)和极小值 f(1) B函数 f(x)有极大值 f(2)和极小值 f(1) C函数 f(x)有极大值 f(2)和极小值 f(2) D函数 f(x)有极大值 f(2)和极小值 f(2)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 x0; 当20. 由此可以得到函数 f(x)在 x2 处取得极大值, 在 x2 处取得极小值。

5、第2课时诱导公式(五六)学习目标1.掌握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的求值、化简与证明问题.2.对诱导公式一至六,能作综合归纳,体会出六组公式的共性与个性,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意识和能力.3.继续体会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培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一诱导公式五诱导公式五sincos cossin 知识点二诱导公式六诱导公式六sincos cossin 知识点三诱导公式的推广与规律1sincos ,cossin ,sincos ,cossin .2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公式一四归纳:2k(kZ),的三角函数值,等于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

6、第2课时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学习目标1.会求正切函数ytan(x)的周期.2.掌握正切函数ytan x的奇偶性,并会判断简单三角函数的奇偶性.3.掌握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并掌握其图象的画法知识点一正切函数的图象1正切函数的图象叫正切曲线,图象如下:2正切函数的图象特征正切曲线是被相互平行的直线xk,kZ所隔开的无穷多支曲线组成的知识点二正切函数的性质函数ytan x的图象与性质见下表:解析式ytan x图象定义域值域R周期奇偶性奇单调性在开区间(kZ)上都是单调增函数1函数ytan x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提示ytan x在开区间(kZ)上是增函数,但在其定。

7、第第 2 课时课时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最值的概念,了解其与函数极值的区别与联系.2.会求某闭区间上函 数的最值 知识点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 如图为 yf(x),xa,b的图象 思考 1 观察a,b上函数 yf(x)的图象,试找出它的极大值、极小值 答案 极大值为 f(x1),f(x3),极小值为 f(x2),f(x4) 思考 2 结合图象。

8、第2课时三角函数线学习目标1.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2.了解三角函数线的意义,能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一个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能利用三角函数线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知识点一有向线段1有向线段:规定了方向(即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2有向直线: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有向直线3有向线段的数量:根据有向线段AB与有向直线l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分别把它的长度添上正号或负号,这样所得的数,叫做有向线段的数量,记为AB.4单位圆:圆心在原点,半径等于单位长度的圆知识点二三角函数线图示正弦线角的终边与单。

9、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函数奇偶性的应用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奇偶性求解析式的方法.2.理解奇偶性对单调性的影响并能用来比较大 小、求最值、解不等式 知识点 奇偶性与单调性 若函数 f(x)为奇函数,则 f(x)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a,b和b,a上具有相同的单 调性;若函数 f(x)为偶函数,则 f(x)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a,b和b,a上具有相 反的单调性 1f(x)。

10、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斜率及意义.2.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理解函数单调性与平均变化 率的关系.3.会用函数单调性的充要条件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知识点一 直线的斜率 1直线的斜率的定义:一般地,给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 A(x1,y1),B(x2,y2),当 x1x2时,称y2y1 x2x1为直线 AB 的斜率;当 x1x2 时。

11、第2课时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学习目标1.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2.能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3.掌握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知识点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1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1)条件:a(x1,y1),b(x2,y2),a0.(2)结论:如果ab,那么x1y2x2y10;如果x1y2x2y10,那么ab.2若,则P与P1,P2三点共线(1)当(0,)时,P位于线段P1,P2的内部,特别地,当1时,P为线段P1P2的中点(2)当(,1)时,P在线段P1P2的延长线上(3)当(1,0)时,P在线段P1P2的反向延长线上1若向量a(x1,y1),b(x2,y2),且ab,则.()提示当y1y20时不成立2若向量a。

12、第第 2 2 课时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综合法、分析法证明问题的过程和推理特点,能灵活选用综合法、分析法 证明简单问题.2.了解反证法的定义,掌握反证法的推理特点掌握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 骤,能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 知识点一 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综合利用各种结果,经过逐步推导最后得到结论的方法综合法最重要的 推理形式为 pq,其中 p 是已知或者已。

13、第第 2 2 课时课时 集合的表示集合的表示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 用.2.会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3.理解集合相等、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 概念 知识点一 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置于花括号“ ”内,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这样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 2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

14、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学习目标1.掌握用列举法表示有限集.2.理解描述法格式及其适用情形.3.学会在集合不同的表示法中作出选择和转换.4.理解集合相等、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概念知识点一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置于花括号“”内,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这样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2)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x|p(x)的形式,这样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知识点二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即A中的元素都是B的元素,B中的元素也都是A的元素),那么称这两。

15、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学习目标1.了解空集、有限集、无限集的概念.2.会用列举法表示有限集.3.理解描述法的格式及其适用情形.4.学会在不同的集合表示法中作出选择和转换.知识点一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分类,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记作;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知识点二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的方法叫作列举法.适用于元素较少的集合.思考用列举法表示不大于6的正整数构成的集合.答案1,2,3,4,5,6知识点三描述法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属于一个集合并写。

16、第2课时表示集合的方法基础过关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33,2B(a,b)(b,a)Cx|yx21y|yx1Dy|yx21x|yx1答案C解析A中2,33,2,集合元素具有无序性;B中集合中的点不同,故集合不同;C中x|yx21y|yx1R;D中y|yx21y|y1x|yx1R.故选C.2方程组的解集是()Ax1,y1B1C(1,1)D(1,1)答案C解析方程组的解集中元素应是有序数对形式,排除A,B,而D不是集合的形式,排除D.3集合M(x,y)|xy0,xR,yR是()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C第四象限内的点集D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答案D解析因为xy0,所以有x0,y0;或者x0,y0.因此集合M表示的点集在第四象。

17、3.13.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 3. .1.11.1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 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 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3.了解构成 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知识点一 函数的有关概念 。

18、第2课时表示集合的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2.能够运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3.能记住各类区间的含义及其符号,会用区间表示集合知识链接1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不包括0)整除的数2函数yx22x1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函数yx22x1的图象与x轴有1个交点,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预习导引1列举法(1)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个一个地写出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列举法(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通用的格式是在一个大括号里写出每个元素的名字,。

19、第第 2 2 课时课时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2.了解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的适用情况,并能在两种 表示法中作出选择和转换.3.掌握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知识点一 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相邻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并写在大括号内,以此来表示集 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 注意:(1)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 。

20、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 函数.2.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3.会作函数的图像并从图像上获取有用信息 知识点 函数的表示方法 思考 函数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案 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解析法表示( ) 2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图像法表示( ) 3函数 f(x)2x1。

【3.1.1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相关DOC文档
标签 > 3.1.1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学案含答案[编号:12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