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1591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9.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2人口迁移ppt课件(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概念 1 1 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思考:从概念出发人口迁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口迁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概念 1 1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共同点 不同点 概念辨析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 又返回的现象。 必须改变定居地; (住所改变-户籍改变) 时间较长; (长期-永久) 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行政区变化-乡镇以上) 没有改变定居地; 短期流动 人口在空间上发生位移 人口迁移的分类 2 2 永 久 迁 移 分类 自 发 迁 移 个 人 迁 移 自 愿 迁 移 国

2、 际 人 口 迁 移 季 节 迁 移 有 组 织 迁 移 集 体 迁 移 被 迫 迁 移 国 内 人 口 迁 移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这些城市为什么在春节期间成 为所谓的“空城”? 2.以北京为例说说为什么会有这 么多的人在春节期间离开北京? 3.刚才我们说了春节期间的人口 流动现象不属于人口迁移,那北京的 “空城”和人口迁移有什么关系吗? 人口迁移对于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会 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资料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间,北京市 人口总量的增长

3、超过千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是主要来源, 而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目前,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已经连续五年为零增长。 中国新闻网 (1)影响区域人口数量 读资料思考:过去50年间北京人口增长的途径有哪些?主要途径是什么? 自然增长和人口迁入,主要是人口迁入 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迁入、出生 迁出、死亡 人口数量变化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机械增长率 = 迁入率-迁出率 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 的,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 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 率为

4、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1)影响区域人口数量 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观察并思考: 1.目前我国人口迁移方向有 什么特点?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和 迁出地带来哪些影响? 人口大量从乡村向城市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 地 迁出 地 (2)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促进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大量人口的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 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对 就业、住房、交通、卫生和教育、 城市环境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5、加强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 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推拉理论 1 1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读图分组讨论: 1.推拉理论中的推力和拉力分别指什么?中间阻力又指什么? 2.结合图片小组总结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都有哪些? 3.思考哪些因素会成为人口迁移的中间阻力? 4.除了推力、拉力、中间阻力外人口迁移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推拉理论 1 1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 收入水平高 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文化、教育、住房、医疗 条件好

6、 社会稳定(和平) 距离远近 交通便利程度 语言相通/不通 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 国家政策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 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 自然灾害 生活条件差 战争 推力 拉力 中间阻力 个人因素 不同的人进行迁 移决策时往往考虑 不同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自 然 因因 素素 案例1: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 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案例2: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 的大干旱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请思考:以下案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水 资源短缺,

7、威胁人们的生存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自然 因素 案例3:我国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案例4:攀枝花因矿产资源开发形成 城市,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水源 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 的生存需要水 资源 因发现、开发某种矿产 资源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请思考:以下案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社会 经济 因素 案例5:美国吸引墨西哥人口迁入;我国 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 案例6:近年来叙利亚内战导致400多万人 逃离家园 案例7:我国三峡工程建设,出现了三峡 移民;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经济 政治 因

8、素 (战争) 被更多的就业机会、较 高的收入吸引 战争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 境,使人口外迁 政治 因素 (政策) 受政策因素影响,人们离 开原居住地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社会 经济 因素 案例8: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案例9:印巴分治后有700多万穆斯林从印 度前往巴基斯坦 案例10:家庭婚姻、投亲靠友等因素导致 的人口迁移 交通 文化 因素 (宗教) 交通通信的发展会促 进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成为两个受 不同的宗教政权统治 的国家 其他 因素 受家庭、年龄、性别 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灾害 气候

9、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 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交通和通信 政治变革 政策 战争 影响人口 迁移的主 要因素 社会 经济 文化 因素 政 治 因 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因素 课堂活动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阅读教材资料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完成教材中的表格总结不 同阶段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 向。 任务二:各组任选一个阶段,绘制 迁移示意图,从拉力、推力的角度 分析该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任务三:各组展示示意图,并进行 讲解。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因素 课堂活动 活动总结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阶段阶

10、段 流向流向 原因原因 南北战争时期 东向西 战争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乡村向城市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南向北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东北部向南部西部 气候、资源、经济发展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结合历史知识说说这一时期 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 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 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 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 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近代欧洲殖民者贩运 黑奴的人口迁移路线 近代欧洲殖民者受

11、土地、矿产 资源吸引,到美洲、大洋洲开 发的人口迁移路线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资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 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 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 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西方殖民者把人数 众多非洲黑人

12、当作猎奴的对象,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在400年的奴役过程 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 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四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 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 年非洲人口总和。殷殷鲜血,垒垒白骨。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 观看回答: 1.奴隶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 2.奴隶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奴隶贸易中的人口迁移方向?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黑奴贸易三角路线图 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

13、洲殖民 者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方向 主要是从非洲到南北美洲和欧洲。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 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 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 时间 原因 特点 主要迁入地 主要迁出地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 线的开辟,欧洲殖 民主义的扩张 不同国家

14、(地区) 间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异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 向发达国家,外籍工 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 迁移的主要形式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归纳:根据教材图文信息,把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案例二:工业革命后19世 纪英国大量城镇兴起,人 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加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的垦荒、自然 灾害、战乱等原因

15、 大批的移 民为主 工业化以后 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差异 人口从农村 向城镇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观察并思考: 1.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可以分成哪两个阶段? 2.这两个阶段的迁移方向和迁移原因有何不同? 改革开放前从沿海省份向东北、西北内陆地区迁移, 主要原因受政策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后主要向沿海经济发 达地区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两个阶段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

16、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前 资料: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后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 建设我国先后成立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生产建 设兵团大量来自东部省区和城市的知识青年和农民等 先后加入,总人数近300万人; 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 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 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 设施建设。大概投入了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 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 专院校。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 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 府管制。 三、人口迁移的时

17、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时间 主要流向主要流向 原因原因 特点特点 1949年至改 革开放前 东部人口稠密区前往 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 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开发内地、建 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 划的进行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后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观察教材图片: 1.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迁入地都 有哪些?迁出地有哪些? 2.分析这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迁入地集中在上海、北京、 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 主要是中西部的省份,尤其是靠近东 部沿海地区

18、的中部省份。主要原因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受 到迁移距离的影响。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资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 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出 现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 比重快速上升。2015年以来,受人口年龄 结构变化、进城落户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 响,流动人口虽然逐年略有减少,但仍保 持在2.4亿人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每六个 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1978-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 倍,而城镇人口增长4.8倍;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平均 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2 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时间 主要流向主要流向 原因原因 特点特点 改革开放后 内地前往沿海;山区 前往平原;农村迁往 城镇;贫困地区前往 发达地区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 革开放政策;沿海经 济快速发展 务工经商为主, 人口流动规模大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