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5918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二)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训练 (二) 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 类型一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结合1如图 6ZT1,直线 l 过 A(4,0)和 B(0,4) 两点,它与二次函数 yax 2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 P, 若 SAOP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92图 6ZT12如图 6ZT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ax 2bxc 与 x 轴相交于点A(1, 0)和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对称轴为直线 x1.(1)求点 C 的坐标(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 AC,BC,若ABC 的面积为 6,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图 6ZT2 类型二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结合3如图 6ZT3,四边形

2、 ABCD 是平行四边形,过点 A,C ,D 作抛物线 yax 2bxc,点 A,B ,D 的坐标分别为(2,0),(3 ,0),(0 ,4)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图 6ZT3 类型三 二次函数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结合4如图 6ZT4,直线 y3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 ,抛物线 ya(x 2) 2k经过点 A,B,且与 x 轴交于另一点 C,其顶点为 P.(1)求 a,k 的值;(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 Q,使ABQ 是以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点 Q 的坐标;(3)在抛物线及其对称轴上分别取点 M,N ,使以 A,C,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边长图

3、 6ZT452017邵阳如图 6ZT5 所示,顶点坐标为( , )的抛物线 yax 2bxc 过点12 94M(2,0)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 A 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不与点 M 重合) ,点 B 是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点 C 是直线yx1 上一点(位于 x 轴下方 ),点 D 是反比例函数 y (k0)图象上一点若以点 A,B,C,Dkx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 k 的值图 6ZT5 类型四 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的综合6如图 6ZT6 所示,已知抛物线 E:y2x 24x, 将其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抛物线 F.(1)求抛物线 F 的表达式;(2)设抛物线 F

4、和 x 轴相交于点 O,B(点 B 位于点 O 的右侧) ,顶点为 C,点 A 位于 y 轴的负半轴上,且到 x 轴的距离等于点 C 到 x 轴的距离的 2 倍,求 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图 6ZT67已知二次函数 y2x 24xk1.(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有交点时,求 k 的取值范围;(2)若 A(x1,0)与 B(x2,0)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 ,且当 xx 1x 2 时,y6,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在所提供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大致图象;(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 x 轴下方的部分沿 x 轴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当直线 y xm(m3) 与新图象

5、有两个公共点,且 m 为整数时,求 m 的值12图 6ZT7详解详析1解:设直线 l 的表达式为 ykxb.直线 l 过点 A(4,0) ,B(0,4) , 4k b 0,b 4, ) k 1,b 4, )yx4.设点 P 的纵坐标为 yP,S AOP , 4yP ,92 12 92y P , x4,解得 x ,点 P 的坐标为( , )94 94 74 74 94把 代入 yax 2,解得 a ,(74, 94) 3649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x2.36492解:(1)抛物线 yax 2bxc 的对称轴为直线 x1,而抛物线与 x 轴的一个交点 A 的坐标为(1,0),抛物线与 x 轴的另

6、一个交点 B 的坐标为(3,0)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a( x1)(x3),即 yax 22ax 3a,当 x0 时,y3a,C(0 ,3a)(2)由(1)可得 AB4,OC3a,S ABC ABOC6a, 6a6,解得 a1,12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x 22x 3.3解:由题意可得点 C 的坐标为 (5,4)把(2,0) ,(0,4),(5,4)代入 yax 2bxc 中,得 解得0 4a 2b c,4 c,4 25a 5b c, ) a 27,b 107,c 4.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 x2 x4.27 1074解:(1)直线 y3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A(1,0)

7、 ,B (0,3)又抛物线 ya( x2) 2k 经过点 A(1,0) ,B(0,3), 解得a k 0,4a k 3, ) a 1,k 1.)即 a,k 的值分别为 1,1.(2)设点 Q 的坐标为 (2,m),对称轴 x2 交 x 轴于点 F,过点 B 作 BE直线 x2 于点 E.在 Rt AQF 中,AQ2AF 2QF 21m 2.在 Rt BQE 中,BQ2BE 2EQ 24(3m) 2.AQBQ ,1m 24(3m )2,m2.点 Q 的坐标为(2,2)(3)当点 N 在对称轴上时,NC 与 AC 不垂直,AC 应为正方形的对角线又对称轴直线 x2 是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点

8、M 与顶点 P(2,1)重合,点 N 为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其坐标为(2,1)此时,MFNFAFCF1,且 ACMN,四边形 AMCN 为正方形在 Rt AFN 中,AN ,即正方形的边长为 .AF2 NF2 2 25解:(1)依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a(x )2 ,将点 M(2,0)代入可得 a1,抛12 94物线的表达式为 y( x )2 x 2x2.12 94(2)当 y0 时,x 2x 20, 解得 x11,x 22,A(1,0) 当 x0 时,y2,B(0,2)在 Rt OAB 中,OA1,OB2,AB .设直线 yx1 与 y 轴的交点为点 G,易求5G(0,1),

9、RtAO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GO 45.点 D 是反比例函数 y (k0)图象上kx一点,点 D 只能在第一、三象限 ,因此符合条件的菱形只能有如下两种情况:此菱形以 AB 为边且 AC 也为边,如图所示,过点 D 作 DNy 轴于点 N.在 Rt BDN 中 ,DBN AGO45,DNBN ,D( , 2)102 102 102点 D 在 y 的图象上,k ( 2) .kx 102 102 52 10此菱形以 AB 为对角线,如图所示,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CD 交直线 yx1 于点 C,交y 的图象于点 D,再分别过点 D,B 作 DEx 轴于点 F,BEy 轴,DE 与 BE 相交

10、于点 E.kx在 Rt BDE 中,同可证AGO DBOBDE45,BEDE.可设点 D 的坐标为(x ,x 2)BE 2DE 2BD 2,BD BE x.2 2四边形 ACBD 是菱形,ADBD x.2在 RtADF 中,AD 2AF 2DF 2,即( x)2(x 1)2(x2) 2,解得 x .252点 D 的坐标为( , )52 12点 D 在 y 的图象上,k .kx 54综上所述,k 的值为 或 .52 10 546解:(1)方法一:原抛物线 y2x 24x2(x1) 22,其顶点坐标为( 1,2),向右平移2 个单位长度后抛物线 F 的顶点坐标为(1,2) ,抛物线 F 的表达式为

11、 y2(x1) 22,即 y2x 24x.方法二:当 y0 时,即2x 24x 0,解得 x0 或 x2,原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和(0 , 0)平移后抛物线 F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0,0)和(2,0) ,抛物线 F 的表达式为 y2x (x2),即 y2x 24x.方法三:根据抛物线平移之间的关系,可得抛物线 F 的表达式为 y2(x 2) 24(x2)2x 24x.方法四:抛物线 E 与抛物线 F 关于 y 轴对称,抛物线 F 的表达式为 y2( x) 24(x )2x 24x.(2)抛物线 F 的表达式为 y2x 24x 2( x1) 22,顶点 C 的坐标为(1

12、,2)当 y0 时,2x 24x 0,解得 x0 或 x2,点 B 的坐标为(2,0)设点 A 的坐标为(0,y),且 y0.点 A 到 x 轴的距离等于点 C 到 x 轴的距离的 2 倍,y22,解得 y4,点 A 的坐标为(0,4) 设 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ykxb.由题意,得 解得b 4,2k b 0, ) k 2,b 4.)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y2x 4.7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有交点,b 24ac0,即 4242(k1)0,解得 k3.(2)二次函数 y2x 24x k1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1,x 1x 22(1)2,当 x2 时,y 6,即 2(2) 24( 2)k1 6,解得 k5,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2x 24x 6,图象如图所示:(3)设(2)中二次函数 y2x 24x6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即 A(3,0),B(1,0) 依题意可画出翻折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当直线 y xm 经过点 A 时,可得 m ,12 32当直线 y xm 经过点 B 时,可得 m ,12 12根据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 m 的取值范围为 m .12 32m 为整数,m 的值为 0 或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北师大版 > 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