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教案(2021年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205214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教案(2021年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教案(2021年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教案(2021年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9192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表象,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正确互化。 2.培养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初步会估算物体的体积。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类推、验证等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4.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发展数学思考,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正确互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概念,帮助

2、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表象,初步会估算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木块各一个;体积是 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木块各 12 个;1 厘米正方体每组一套,各有 1000 颗; 学具:12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导自学一、复习引入,指导自学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预设: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师:物体有哪些常见的体积单位? 预设: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分别写作3cm、3dm、3m。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体积单位之

3、间的关系和互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互化” 。 2.出示目标: 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表象,初步会估算物体的体积。学会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正确互化。 指名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任务。 3.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91-92 页红点 2 的内容, 重点看阴影里的内容, 思考:你能举例说一说,13cm、13dm、13m分别有多大?怎样用这些体积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么转化?(5 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 ) 【设计意图】好的导课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复习回顾体积的概念和单位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上课,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自主二、自主探究探究,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一)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表象 1.认识 1 立方厘米。 学生展示:楞长 1 厘米的正方体,说明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厘米,记作:1cm3。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厘米呢? 预设 1:一个粉笔头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预设 2: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预设 3:一粒花生米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它通常是用来计量较小物体的体积。 2.认识 1 立方分

5、米。 师出示楞长 1 分米的正方体,明确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记作:1dm3。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呢? 预设:粉笔盒、一个大苹果、学生两个拳头抱在一起等大约都是 1dm3。 3.认识 1 立方米。 师:想一想,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立方米? 学生根据类比、迁移得出:棱长 1 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立方米,并记作:1m3。 师:你能感受、比划 1 立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自由比划、想象。 师生共同活动,直观感受:用米尺围成一个楞长 1 米的正方体,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 师:立方米时用来计量较大物体体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

6、1 立方米的大小表象时,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教具、学具,先初步建立表象,在把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这样更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外,在学生认识的过程中,注重由规则物体迁移到不规则物体,这样学生的表象建立才能更加真实,接地气,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合作探索 师:有了体积单位就可以来计量物体的体积了,大家想一想怎样用这些体积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课件出示(见图 1) 已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 1 厘米, 把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1.先独立思考,想一想你是怎么计量的?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看看你们的意见是否一致? 在学

7、生在交流时,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学生,加以引导,并且注意收集学生的生成,同时倾听学生的叙述,不严谨的语句加以纠正。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全班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预设 1:图 1 这个长方体有 6 个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 6 个 13cm,因此它的体积是 63cm。 预设 2:图 2 这个长方体有 8 个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 8 个 13cm,因此它的体积是 83cm。 师: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操作感知 师:下面同学们用你准备的小正方体,随意搭建一个长方体,并说一说它的体积是多少? 图图 1 1 同位合作,一个摆一个说

8、。 3.讨论质疑 师:多少个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能摆成体积为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小组讨论、猜测、动手操作。 借助课件演示: 课件出示(见图 2) : 预设 1:一行摆 10 个,就是 10 立方厘米。 预设 2:一层摆 10 行,共 100 个,就是 100 立方厘米。 预设 3:一共摆 10 层,共 1000 个,就是 1000 立方厘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4:1000 个 1 立方厘米就是 1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在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上,我的设计由易到难,从一般到规律,层层深入,结合课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想象,归纳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

9、炼了学生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推理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预设:我发现摆完之后,1 立方分米里面含有 1000 立方厘米。 师:大家说的很对,所以我们得到: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板书) 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关系吗? 学生想象出来可能有困难, 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过程, 用同样的方法推理:1 立方米里有 1000 个 1 立方分米。 明确: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图图 2

10、2 【设计意图】数学核心素养中,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学生在知道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上,类比,迁移,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关系,这样就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三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第 94 页第 3 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师:想一想,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 师:你见过上面这些物体吗?对照一下体积单位再填写。 学生独立填写。 2.课本第 94 页第 5 题:整理并填表 常用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综合各级

11、单位之间进率的题目,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这三者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不同的, 即长度 10、面积 100、体积 1000,分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3.填空 1 立方米=(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5 立方米=( )立方分米 950 立方分米=( )立方米 4 立方分米 5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桌之间互相交流; (3)汇报交流,说说你的答案及解题过程。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单位之间的进率)试说出这这几个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师:请对比,说一说这前三道题和后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预设

12、1: 我发现前三道题, 转化过程是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用高级单位的数1000。 预设 2: 我发现后两道题, 转化过程是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用低级单位的数1000。 教师总结并板书。 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预设:单位换算的方法和过程相同,但进率不同。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必要的环节,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做到精确、全面、有针对性,思维上从理解到运用,再到拓展应用,发展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确 13cm、13dm、13m的大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牢固建立了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表象,也为后面的练习作了坚实的铺垫。 四四、回顾梳理,总结收获、回顾梳理,总结收获 师:请大家回过头来看看这节课咱们学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和感受三方面来谈。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大家记住今天的知识,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咱们生活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 青岛版(六三制) > 五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