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201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7课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核心素养目标语言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等文言知识。审美目标: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文化目标:学习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出的积极人生态度。激趣导入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此山遂以闻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一、诵读全文,解释

2、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1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这里指和尚)慧褒始舍(居住)于其址,而卒(最终)葬之。以(因为)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结构助词,的)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南边)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倒下)道,其文漫灭(模糊不清),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错误)也。请概括段意:介绍褒禅山概况。(第2段)其下平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同

3、“而”,表修饰)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懒于前进)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更)少矣。方是(这)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我们)出,则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尽情享受)夫游之乐也。请概括段意: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3段)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平坦)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平凡的)之观

4、,常在于险远(艰险遥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懈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辅佐,帮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谁)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请概括段意:写游华山洞的心得。(第4段)余于仆碑,又以悲(悲叹)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没有谁)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请概括段意: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5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5、父、安上纯父。(第6段)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请概括段意: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二、请结合课文在下图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答案“华山”“花山”之谬后洞幽深,不得极游之乐志、力、物三者关系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译文:_(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_答案(1)世上的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平凡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2)我也后悔跟他们出来,而不能得到尽情

6、享受游玩的乐趣。(3)然而力量足以达到(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悔恨的。微任务活动二分析“志”、“力”、“物”的关系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阐述“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答:_答案作者在文中提出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其次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在提出“志”这个条件

7、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便是作者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微任务活动三把握文章对比手法3游前洞与后洞的情形有何不同?作者运用了哪些对比?答:_答案前洞后洞地势平旷窈然游人游者甚众游者少所至“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深所见进洞时“其见愈奇”出洞不得极夫游之乐所感欣喜懊悔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

8、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答:_答案(1)本文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2)本文重视构思布局,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助读材料一、了解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至和元年(1054)。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

9、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地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三、文体知识记“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句子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凡。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学者此

10、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道有碑仆道名词,道路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名词,原因、缘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名词,道理文其文漫灭名词,文字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名词,文章温文尔雅形容词,文雅文过饰非动词,掩盖皆披发文身动词,画着花纹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动词,观察、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名词,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名词,建筑物的一种玄都观里桃千树名词,道教庙宇,un得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古人之观于,往往有

11、得名词,心得,收获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动词,得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动词,得到,获得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形容词,融洽此言得之形容词,对,合适4.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为、是,表判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副词,相当于“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转折副词,相当于“却”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副词,就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其既其出助词,无实义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其下平旷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它的”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语气的副词,相当于“难道”其后名之曰褒禅指示代词,“

12、这”5.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居住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穷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达到尽头明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极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至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的人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判断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省略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应为“不随(之)以止也”有碑仆道应为“有碑仆(于)道”然力足以至焉应为“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13、状语后置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二、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课外名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三、文化常识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2“以其乃华山

14、之阳名之也”阳:山南水北为阳,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以北)。另外,山北水南为阴,如蒙阴(在蒙山之北),淮阴(在淮河以南)。3“临川王某记”临川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写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来。一、关于游褒禅山记的续写再游褒禅山(一)王安石游褒禅山回来之后,心里总觉得不快,始终难以拂去心中的遗憾。虽不想过多责备他人,也悔恨自己缺乏主见,随着出来,没有欣赏到奇伟、瑰怪的洞中奇观。(二)半个月后,安石、安上、安国在一起小聚,谈及此事都悔恨莫及。安国说:“没有走到洞的尽头,实为一大憾事。”于是兄弟三人商量决定再游褒禅山。因为王回、君圭二人前

15、次游山打了退堂鼓,此次不再约他们同游。第二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是出游的好日子。于是兄弟三人备足干粮、清水和火把,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地再次向褒禅山进发。进入山洞后,三人边进边谈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越感觉到山洞的神秘。他们互相鼓励,喊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号子前行。片刻,来到上次退出的地方小憩,三人感慨万千,安上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安石也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刻钟后,兄弟三人继续前行,相互搀扶,借着昏暗的灯光,向洞内摸索前进。又前行数十步,山洞右折,乱石嶙峋,举步维艰,洞壁上留名的、刻字的已经寥寥无几

16、,且寒气逼人。又行数十步,洞陡然变窄,三人只好猫腰前行。又行几十步,洞中豁然开朗,宽敞了许多。绕洞环行,发现已经无路可走。细细观赏:钟乳石倒挂,美轮美奂;用石头叩击岩壁,铿锵有声,雄浑处似洪钟,细微处似流水;洞底散布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似牛形,有的像羊形,还有一块石头,更像长啸的骏马,鲜活欲奔安石三人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沉醉在洞中奇景中,流连忘返,嘘叹不已。忽有一支火把熄灭,他们方才想起需要返程。于是借着火光,慢慢地摸索着向洞外走去。天色将晚,三人站在洞口,满脸惬意。虽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些划伤,但他们因终于到了褒禅山的尽头,看到了罕见的洞中奇景而高兴。(三)几日后,安石恰好遇到君圭、王回

17、,就情不自禁地把再游褒禅山的经历告诉他俩,王回听完后面露惭色,感慨良久说:“做事情要想成功,关键是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二、关于游褒禅山记的赏析文章游记形式的说理文游褒禅山记赏析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做了鄞县知县,又在安徽做了三年舒州通判之后,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是王安石青年时期的作品。文章的第一段紧扣题目,写褒禅山的由来,引出华山洞。褒禅山位于今安徽含山县北,因唐代有慧褒和尚居此而得名。褒禅:慧褒和尚住禅的地方。慧褒和尚之前居住在这里,死后又埋葬在这里。文章的开头对褒禅山得名的由来、地理位置作了一番踏勘考订。接着文章由褒禅山引出了华山洞。华山洞的得名是由于它

18、地处褒禅山的南面,而褒禅山本来叫华山,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通篇所记游褒禅山,实际只游华山洞,而文章阐述的精辟的道理,又是从游华山洞引发的。“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距离洞口百十米不远的路旁,有一块倒伏的石碑,上面刻写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唯有“花山”两个字还可以辨认,原来华山是应该叫“花山”的,现在把它读成“华实”的“华”,是读音读错了。这几句是进入记游的正文,从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循名责实”的严谨科学态度。文章的第二段紧接着记叙了游华山洞的情况。华山洞分为前洞和后洞。对前洞的记叙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前洞

19、在山下,平坦空旷,游人很多。后洞的情况怎么样呢?“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虽然作者并不把主要笔墨用在写景状物上面,但这三言两语就已经突出了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更用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记游者不能穷其深,两者游人多寡,洞之幽深不能同日而语,把游前洞之易,与后洞之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后文立论提供了客观依据。文中前洞只是后洞的陪衬,把如何游前洞完全省去,是为了叙写如何游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一句,点明与人同游。至于入洞所见所感,作者只用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文是一篇借事喻理的议论文,所以没有展开描述的必要,事实上这

20、三句已经扼要地表现了入洞以后所经所见所感,并且把借事喻理的主题提炼出来,也说明了作者精于剪裁,详略得当,巧于概括,突出中心的写作技巧。文章至此,应该游兴正浓才是,但可惜的是作者没有进一步探幽访胜,领略洞中奇景,而是为松懈怠惰、意志薄弱的人所左右,有不愿意前进而要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大家都同他一起出来了。为此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懊悔之情,认为自己所到达的深度比起好游者来还不及十分之一,当时力气还可以坚持,火炬完全可以继续照明,所以出来后,有人就抱怨那个吵着要出洞的人,自己也对跟随退出来表示后悔。后悔没有能够饱览后洞瑰异景色,尽心游乐,差过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作为游记文,既

21、然没有能够尽情游玩,也没有什么可记的了,但王安石却相反,从这件事情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他游历后洞的心情变化,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基础,蓄足了气势。文章的第三段转入了议论。“于是予有叹焉”一句,自然地转入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议论,叹就是感慨,作者感慨什么呢?文章没有说,只是讲了一个原则:“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就是说,古代有成就的人即使观察大地、山川、草木、虫鱼这样一些自然现象,也能够有所体会,有所心得,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认真,细致周密,“思之深”是就思考的深度来说,“无不在”是就思考的广度来说,根据这个原则,作者对游华山洞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

22、写出了一段议论,这段议论也就是这篇游褒禅山记的核心、灵魂,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将平坦而近便的地方,游人就多,艰险僻远的地方,游人就去得少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作者由后洞所经所见所感生发开去,告诉读者,争取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须得不畏艰险,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对此,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一、“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就是具有坚强意志,有志的人是不会随波逐流的。二、“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当然也不能坚持到底,到达目的地。三、“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凭借坚强

23、意志与充沛精力,假使遇到幽深昏暗这样困难的所在,而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火炬照明之类,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作者在这里提出了物质条件。三个“不能至也”,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志、力、物三个必备因素,把经过不断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在这之后,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意义,作了进一步强调和申述,如果体力足已到达,而努力不够,以致未能达到,就会招来别人的责怪讥笑,自己也要产生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是说尽了主观努力,即使未能达到目的,那么在自己就不会有悔恨,在别人也不会有责怪讥笑了。文章从客观规律,收束到人

24、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述的道理再推进一层,这就是作者此游的收获啊!但是文章的议论并没有终结。第四段,照应第一段路旁倒碑的记叙得以了解华山应是花山,想起古书散失,以讹传讹的事情很多,所以要引起学者的注意,并要求读书人去伪存真,认真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记的是游,说的是由“游”中看出的道理,有叙有议,言之有据。游褒禅山记记叙了作者游褒禅山的经过,通过游褒禅山时所见所感,说明了世上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只有真正有志之士才能到达的道理。(有删改)两篇文章关注的焦点分别是什么?答:_答案第一篇文章作者在原文基础上,大

25、胆改写,推陈出新,赋予原人物新的思维、新的言行,围绕着再游褒禅山一事,揭示了“态度决定一切”的主题。第二篇文章是从全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总结全文,说明“世上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只有真正有志之士才能到达”的道理。你如何理解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的主旨?答:_答案作者通过记叙游览褒禅山,进而议论抒发了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怨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仍有借鉴意义。素材点击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

26、能讥之乎?角度运用全力以赴精彩运用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坚定的志向、不断地艰苦努力再加上一定的物质条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很多人由于“力”不足而导致半途而废,空留余叹。方仲永的平庸、江淹的才尽,均在“力”上造成了欠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霜雪雨,路途上布满多少荆棘坎坷,都要奋然前行。叙议结合课文借鉴本文本来是记叙游山所见,却阐发了深刻的道理: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只有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样实际是以游山作

27、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运用点拨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1)讲究条理。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2)讲究照应。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3)讲究交融。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完全脱节。即时训练试给下面的文字加入适当的议论,即事明理,揭示

28、事例蕴含的意义。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微起嗔怪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是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看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给你吧。”说着便将长袍塞在小偷手中。小偷有些惊慌,抓住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说:“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天,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答:_答案(示例)是的,他们两人都选择了明月,同时也得到了明月。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容,于是他让一个心存恶念的人变得善良。在佛教看来,等于施了无量功德。小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由一个步入歪道的人重新变得正直。在佛教看来,等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生命中太需要这种拥有明月光辉的心灵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