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661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重点难点1.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政策和成就,“科教兴国”的原因和影响。2.理解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过渡时期(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判断正误(1)新中国教育方针是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2)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

2、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农民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决策,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拉开了序幕。()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3)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图解历史图示法理解人民教育的奠基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20世纪70

3、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影响(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2)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问题思考材料改革教育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思考材料中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革命的结果如何?提示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结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

4、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三、教育的复兴1.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2.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

5、划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归纳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1.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2.对策(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

6、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经济建设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我国明确人民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两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就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后备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针对练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7、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195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而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新设的院校主要是工科学院,这说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D项正确。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

8、育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6月)应用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材料二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应用2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习近平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应用依据材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评

9、价。提示评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1.(2018黄冈高二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状况()A.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B.体现了追求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C.是“左”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D.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的,故A项正确。2.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

10、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故A项正确。3.(2018赣州高二期末)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C.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D.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答案

11、D解析根据材料“1960年”“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科学家和工程师、工科毕业生的培养,都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故D项正确。4.(2018周口高二期末)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答案A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顺应了我国外交政

12、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5.(2018大连高二期末)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答案B解析从1977年至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从4.8%增长到72.3%,说明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故B项正确。6.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答案B解析材料中为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平,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教版 > 必修3 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