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0966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7课 师说》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7课师说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C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答案B解析句子中的前一个“圣”和“愚”存在活用情况,后面的“圣”和“愚”不存在活用情况。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D解析D项古今同义,动词,不值得提起,看不起。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

2、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C项古义: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从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都是代词,他们的。A项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他/指示代词,那。B项复指,作主语,他们/作兼语,他。D项表猜测,大概/表反问,难道。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耻学于师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C学于余 D铸以为金人十二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5补写出下列句子

3、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3)韩愈在师说中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答案(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4、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学而大遗遗:遗漏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C或师焉,或不焉 或:或者D君子不齿 齿:同等看

5、待答案C解析或:有的。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C解析C项均为副词,竟然,反而。A项表转折,却/表修饰,可不译。B项副词,尚且/副词,将近。D项代词,指“众人”/副词,大概。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节选文字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是不同的。B节选文字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又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C节选文字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D节选文字从论证方式上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答案B解析“门户之

6、见”错。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_(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_答案(1)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不值得提起,现在君子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三、课外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问说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7、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

8、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B古

9、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C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D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答案C解析“然则”在文言中是一个固定词组,断句时不可分开,可排除A项。“者”不会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据此可排除B项。“争”的宾语是“以问为耻”,因此“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在中国传统

10、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B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樵夫。C舜: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称为帝,列入“五帝”。D匹夫:古代指贵族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答案D解析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是用来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的。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和所喜爱的并不是“古人之学”,如儒家的经学、理学,如果真正是“古人之学”,他们就会好问了。D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

11、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韩愈师说的影子,因而有明显的抄袭的痕迹。答案D解析“抄袭”的说法不当,应为模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译文:_(2)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译文:_答案(1)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2)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

12、“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

13、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

14、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身份高贵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