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951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2课师说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引证的论证方法。3.树立尊师的美好风尚,培养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谀()(2)句读()(3)经传() (4)郯子()(5)苌() (6)老聃()(7)蟠()答案(1)y(2)du(3)zhun(4)tn(5)chn(6)dn(7)p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其为惑也:_(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4)其出人也远矣:_(5)句读之不知:_(6)或师焉,或不焉:_(7)君子不齿:_(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9)不拘于时

2、:_(10)余嘉其能行古道:_(11)作师说以贻之:_答案(1)所存在的疑惑。(2)岂,哪。(3)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4)超出(一般)人。(5)也叫句逗。读,指句中的停顿,相当于“,”,古代用“、”表示。句,指文章中意思完整的句子后面的停顿,相当于“。”,古代用“”表示。(6)有的人。(7)不屑与之同列,表示极端鄙视。齿,并列。(8)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9)拘,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10)赞许。(11)赠送。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2)或师焉,或

3、不焉:_答案(1)通“授”,传授。(2)通“否”,指不从师学习。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3)今之众人古义:_今义:大家或许多人。(4)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5)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答案(1)求学的人。(2)小的方面学习。(3)一般人,普通人。(4)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从并且。(5)不一定。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传(2

4、)师答案(1)传授/流传/注解经典的著作(2)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从师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吾从而师之:_(2)吾师道也:_(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_(6)耻学于师:_(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名词用作动词,学习(3)名词用作动词,从师(4)名词用作动词,学习(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6)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的事情(7)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尊贵的人;低贱的人;年长的人;年少的人(8)都是形

5、容词用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于(2)之答案(1)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表示被动,受、被(2)代词,代指“事理”/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代词,指“李氏子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指示代词,这/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

6、:_(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_答案(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缘故吧?(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课外名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治学名联(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四)(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送石处士序(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二十五岁中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

8、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二、背景展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在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三、文体知识“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先叙

9、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解释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文白对照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的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其

10、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1)本文第1段从三个角度探讨“古之学者必有师”,请根据图示内容,在图中处填出其他两个角度。(2)本文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根据图示内容,填在图中处。(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根据图示内容,填在图中处。答案(1)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2)对比(3)勉励从师学习1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答:_答案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

11、,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课文第1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2、3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答:_答案第1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2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性。第3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

12、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3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纵比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从师而问圣益圣自比于其子小学耻师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答案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纵比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自比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有人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师说的中心论点,有人认为不是,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示例)我认为师说

13、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标题。第一,从全文内容来看,全文围绕“师说”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师说”即“说师”,按今天的话解释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也就是教材课后第一题说的“论述从师的文章”。第1段提出教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从师的重要能够解惑,从师的原则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些都是在解说关于从师的问题。第2段用三组对比,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与从师相关的问题。第一组对比证明跟从老师学习才能“圣益圣”,而不跟从老师学习则可能“愚益愚”。第二组对比论证从师重在“师道(学习道)”,才能避免只学到小的方面而遗漏大的方面。第三组对比论证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他们的智慧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说明从师学习多么重

14、要。三组对比都是关于从师的问题,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第3段举圣人孔子的例子,说明从师可以没有固定的老师,同行的人,共事的人,甚至过去或现在的学生,只要闻道早,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强,求学的人都可以之为师。这还是在解说从师的道理,重点在谁可为师,以谁为师的问题。第4段从表面看是写师说的缘由,实际上突出的是李蟠不受时俗拘束,能行古人从师之道。也是紧紧围绕从师这个中心。因此,我们从全文来看,全文紧紧围绕“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这个核心问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展开论述。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

15、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引,即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本文阐述“圣人无常师”这一观点的时候,巧用引用论证法,引用了“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很有说服力。技巧点拨运用引证法要注意:(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

16、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曝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迁移运用请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奉献”或者“包容”。不少于200字。答:_答案(示例)纵观天下有志者,总是夙兴而夜寐,百折不挠,孜孜以求,心甘情愿地为社会奉献。千百年来,奉献精神如同血液,在

17、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灵魂;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闻道有先后,

18、术业有专攻。运用示例师说针砭时弊,针对当时人“耻学于师”的现状,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这既体现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也破除了对长者、贵者等权威的迷信。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则用动态的、相对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生关系,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为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时时学习,处处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大胆创新,“不惟书,不惟上”,这样才能提高自身能力。二、课外素材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

19、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选材感言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可以告诉我们,中国人对老师的位置看得是那么重。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不管自己名气多大,影响力多广,在老师面前,他永远是一名学生。这是一种感恩,是用自

20、己的实际行动在感恩老师当年的培养和付出。他的这种风格令人敬佩,更值得人们学习。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

21、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

22、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

23、革,一方面又对当时两个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地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

24、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为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

25、片江山尽姓韩。读后启悟梁衡的文化散文美不胜收,这篇文章除了正面叙述相关史实之外,还用文学笔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身处逆境、不怨天尤人、爱民如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此外,作者还从不同角度烘托这一形象。一是与同处逆境的屈原、李白作对比,凸显韩愈的坦然;二是从人对逆境的心态赞美韩愈的精神。1名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译文前面的事情不能忘记,它可以成为后事的老师。感悟此句精警的语言,告诉人们决不能忘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将前事作为老师,时时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它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一样,都是哲意深刻的至理名言,常被人引用。2名句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战国策齐策三译文谋略泄露了,事情一定不能成功;计划不果断,名望也不能建立起来。感悟若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谋划并注意保密;若计划泄露了,或多谋而寡断,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则将一事无成。这个道理可广泛地适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