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地球的表面习题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通过具体现象,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2.通过具体事例

五年级地球的表面习题Tag内容描述:

1、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观察右图,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球体,637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6357,2.地球的大小,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R=23.146371千米 =40009千米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

2、,单位:河南省淮阳羲城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总结归纳经纬线的特点,总结归纳经纬度的特点。,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3),学习目标 1.认识经纬网,并能在地球上确定某个地点的经纬度。2.了解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自主学习一认识经纬网 阅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结合图L,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经纬网?2.经纬网有什么作用?3.怎样确定某个点的经纬度?,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利用经纬网可以,辨别地表事物的 方向,确定地表事物的 位置,经纬网的作用,思考: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针对练习 .下图经纬网中M地的地理。

3、,单位:河南省淮阳羲城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授课人:施艳,中图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1.地球是一个( )的不规则(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约(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 2、 在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代表( )。同赤道平行的线,叫( ),纬线有( ),呈( )方向,纬线之间相互(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 )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有( )条,呈( )方向,经线都相交于( )点。,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1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经纬度和半球的划分,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球仪,了解经。

4、,单位:河南省淮阳羲城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授课人:施 艳,中图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图,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地形图,用途,方向,比例尺,图例,经纬度,经纬线,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半球划分,五带划分,陆地地形,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学习目标 1. 运用实例说明地球的形状,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学会运用地球仪,找到经线和纬线,了解经线和纬线的长度、形状,分布。,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阅读课本第46页的内容,结合图A,B,。

5、课时跟踪检测(八)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位于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据清代黑龙江外记记载:“,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1古文中记载的“火”最有可能来自( )A地壳 B岩石圈C软流层 D下地幔2 “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最有可能与图中数字所示地质作用一致的是( )A BC D解析:1.C 2.C 第 1 题,结合题意,古文中。

6、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形的真实形状,能举例证明地球是人球体; 3.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学习, 使学生接受科学史教育,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1.人。

7、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分析经线、纬线各有什么特点; 3.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活动、观察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重点与难点】 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南北半球。

8、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经纬网的作用; 2.会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 3.五带的划分依据及名称、分界线、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实际问题解决等方法,了解本节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认识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 1.会用经纬网解决实际。

9、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 的特征。 能力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

10、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地图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3.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图和东西半球划分图说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球仪和相关地图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认识经线与经度、 纬线与纬度 的划分。

11、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地球表面形态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 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2.图中 d 和 c 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

12、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 1 1. .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描述山地、高原、湖泊、平原、 盆地等主要地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特点的信息;对地形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 测。 3.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重点】说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

13、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 1.1.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 1 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 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 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 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

14、 - 1 - 专题专题 1 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小辉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 4 万千米 C.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D. 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 5.1 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

15、考点考点 0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考点热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该船队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 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的周长在赤道, 长约 4 万千米。 3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几个证据: (1)海边看帆船; (2)站得高,。

16、 2 2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 本单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地 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 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的原因。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 “地表及变化”的范畴。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形成的原因也非常复杂,为了让学生理解 影响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因素,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贴近。

17、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大家 讨论一下 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 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 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 谁是构成地球的液体。还有就 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 样的生物了。 一、初步认识地表地形 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大家来思考 一下 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的总称 地形 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二、制作地表模型 1.制作使用的材料:(记录下来) 2.制作的步骤:(课本。

18、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在1910年的一天,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忽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魏格纳,非洲和南美洲原来可能是连在一起的,地形证据: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 群具有亲缘关系,生物证据,在非洲、澳大利亚、印度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由于舌羊齿的“种子”。

19、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通过具体现象,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2.通过具体事例,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 、侵蚀、搬运、 和固结成岩等。其结果使地表趋于 。 2.外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3.外力对地表的沉积作用:大河中下游地区 、泥沙沉积形成_ 和冲积平原;干旱地区,沙粒。

20、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搬运,堆积,太 阳能,答案,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

【五年级地球的表面习题】相关PPT文档
【五年级地球的表面习题】相关DOC文档
标签 > 五年级地球的表面习题[编号:7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