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1.4功率

机械效率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当中的第五节,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教材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1.4功率Tag内容描述:

1、机械效率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当中的第五节,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教材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

2、机械效率 一、教材分析这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机械、功、功率的知识后,对利用机械做功的更深研究或者是对机械性能好坏的认识。从内容上看,通过对动滑轮的进一步研究,使学生明白利用机械做功时机械对物体做的功和人们实际做的功是不同的,由此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进而认识和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功的概念、杠杆、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的应用与学习,为学习理解机械效率做好了知识的铺垫。同时,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实践,也基本掌握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这些都。

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重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方案二:出。

4、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体具有能的标志。2、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相关因素。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4、常识性了解水能风能的利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和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习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恰当的视频、图片及直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

5、功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 W=FS 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三、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四、教学方法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内容问题1.物理学中什么叫做功?2.力对物体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3哪些情况下力对物体没有做功?4.如何计算做功的多少?教学过程 (一)、潜伏训练1、 如图 1,小。

6、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

7、杠杆 一、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生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从而分辩其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

8、滑轮 课题 滑轮 课时 两课时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难点: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教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教学过程 互动与反馈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9、滑轮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

10、杠杆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能力目标: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目标: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知识点、学习目标描。

11、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机械效率。

12、内能 热传递学习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内能。1.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2. 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3. 了解热量概念,知道单位。4. 会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教学难点:内能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过程:引课用玩具电动车和汽车对比,引入内能。1. 内能概念(1)举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的例子。复习: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叫分子动能。(2)举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例子。分析举高的物体与地球之。

13、功 课题:功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 探究斜面”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同时了解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有物理意义的量。通过对生活实例,图片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知识和技能1. 探究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功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2. 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的创设。

14、功率基础知识训练1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W;后3s内的功率是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W2甲、乙两人做的功之比为43,所需时间之比为25,则甲、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为_3用4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 100N的小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的阻力是_N;若小车运动速度是 5ms,则拉力的功率是_W4一辆江西产的“全顺牌” 汽车,在昌九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N,这辆汽车1min 做的功是_J,发动机的功率是_W5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

15、功率【课标解读】【目标】(1)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知道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通过知识迁移,由速度类比出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1)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设计实验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难点】熟练地运用功、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探索】【要点 1】什么是功率思考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 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 40s。则:小明。

16、功率 一 学习目标:1. 能记住功率的公式、单位。2. 能说出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3. 会运用公式计算。4. 会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公式。2. 难点:用功率的公式解决较综合的题目。三 知识链接:1.功的公式单位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速度的概念3.速度公式 v=S/t四学法指导:1.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功率的概念。2.识记的方法学习公式、单位。3.采用做一做、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功率的测量。五学习内容:1.阅读 P18 第 13 段,完成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引入功率?,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联。

17、功率,用起重机在20s内把重为2000大件建筑材料吊起10m,滑轮在10s内把重为200N建筑材料吊起10m,思考1: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多?,思考2: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快? 为什么?,活动,起重机做的功多些,起重机做功快,人做功花费的时间少,人做功快,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你的观点是怎样的?,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时, 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W,二是:物体做功用的时间t,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表示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吗?,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

18、功率 【学习目标】1. 理解功率。说出功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熟记公式及其单位;会用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2. 会识别功率与功,指出功率与功的不同点。【学习重点】1. 探究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2. 功率的计算和探究公式【学习难点】探究怎样科学的比较做功的快慢【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而知新1. 功的计算公式:_。其中 W 表示_ ,它的单位是_;F 表示_,它的单位是_;s 表示_,它的单位是_ 。2. 质量为 50kg 的中学生,他爬上 3m 高升旗台,他所受重力为 N,克服重力做功J。(g 取 10N/kg) 自主学习1. 阅读想想议议,回答下面的问题。

19、功率 课题 功率教学目标1.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初步掌握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实例比较,体会引入功率概念的必要性,对功率概念产生理解的兴趣重点 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难点 用功率公式解决较综合的题目教具 磅秤、秒表、刻度尺教法 读书指导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一、复习提问、引入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 计算功的公式和功的国际单位各是什么?3 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什么?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阅读 P18 文字,结合图 1135 问:这两种。

20、功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 及其单位。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相关PPT文档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4功率》课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相关DOC文档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11.3功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1.3功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1.3功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1:11.4功率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3:11.4功率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2:11.4功率
标签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1.4功率[编号:16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