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教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7210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天气观测 第一课第一课 观测气温观测气温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知道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科学探究 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数据。 学会用曲线图来整理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两周中气温变化趋势。 3.科学态度、STSE 观测气温活动中能认真细致,如实记录,体验合作的愉悦。能坚持中长期的气温观测。 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气温计、百叶箱等(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校园气象观测站)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 2 课时 四、教学过程四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 P18 的上方的气温计图片。 (2)介绍: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 (二)新课学习 1.测气温 (1)提出猜想: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2)说一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3)选地点:教师提供校园分布图,每个小组选定校园一个地点,作为连续测量那里气温的定点。 (4)教技能:气温计使用及读数的方法、百叶箱摆放位置及使用的介绍。 (5)约时间:一天中,在校观测时间的约定。两周内,观测时间的约定。 (6)给任务:首先在选定的地点,连续测量一天中在校期间的气温,并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再持续进行两周的气温观测与记

3、录。 (7)实地测量气温。教师带队出教室,分组测量气温,教师巡视指导。 (三)首次测量完毕,回教室,检查数据记录,提醒后续观测注意事项,下课。 (一天或两周后再上第二课时) 。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观测了一天(两周)的气温,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二)新课学习 1.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1)提供有温度计图样的气温数据统计图。 提问:怎样将我们观测的数据逐一标记到上面? (2)指名回答,教师予以规范形成示例。 (3)分组填图(描点) 。 (4)提问:如果要看出一天中(两周)气温变化的趋势,怎样才能更加直观呢? (5)教师示范作出气温变化曲线图:连线。 (6)分组连线。 (7)全班交流

4、、分析曲线图: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段? b.一天中从早到晚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2.发现两周中气温变化趋势 (1)按照前面的方法,各组描点、连线。 (2)全班交流、分析曲线图: a.两周内,哪天的气温最高?哪天的气温最低? b.两周内,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3)查找资料,了解引起气温变化可能的原因。 (4)拓展学习: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事迹。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第二课 观测云和雨观测云和雨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根据云量的多少,可分为晴天、少云、多云和阴天。云主要有卷云、积云和层云三种形态,云可以形成降水。

5、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2.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依据云量、典型云状判断天气情况。 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用其测量雨量,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雨的等级。 3.科学态度、STSE 在观测云和雨的活动中,养成观察细致、善于合作的习惯。 制作简易雨量筒,懂得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便捷。 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简易雨量筒的材料(矿泉水瓶、剪刀、尺子、胶带等)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不同形态的云。 (2)介绍:天空飘浮的云朵变化万千。云,也是一个

6、重要的天气要素。 (二)新课学习 1.观测云 (1)从云量方面观察云:课件展示 P20 的图片。 (2)教师讲解:人们把天空当作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占多少,根据云量,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 (3)观测:让我们去看看天空、观测云量吧,请依据云量判断今天是什么天。 (4)从云状方面观察云:课件展示 P21 的三幅图片。 (5)教师讲解:天空中的云量在变化,云的形状也在变化,它们与天气密 切相关。云的三种主要形态是卷云、积云、层云。 (6)拓展学习: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7)进一步思考

7、: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2.测量雨量 (1)教师讲解:要知道雨的大小,我们可以测量雨量,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2)自制简易雨量筒:准备材料,教师演示如何制作雨量筒。 (3)测量雨量的实验:课件展示教材 P22 测量雨量的操作。 (4)确定雨量等级:课件展示教材 P22 雨量等级表的表格。对照雨量等级表,我们可以确定这次雨量的等级。 (5)记录观测结果:把我们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拓展学习:阅读我国下列区域的年均降水量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三)整理,下课。 第三课第三课 观测风观测风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认识观测风向、风速的

8、仪器。 2.科学探究 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简易方法观测风向。 能用目测的方法对照风级图估测风力的大小。 会制作简易的风向标。 3.科学态度、STSE 有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坚持观测并记录。 用心思考,制作精细,感受工具对风的观测带来的便捷。 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片、剪刀、吸管、透明胶、大头针。风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风的图片。 (2)介绍: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大小。 (二)新课学习 1.观测风 (1)提问:能用我们自

9、己的方法来观测风向和风力吗? (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引入方位图和风级图 (课件展示教材 P23 的风级图和方位图) 。 (3)介绍方位图和风级图的使用。 用方位图辨别风向,用风级图估测风力。 (4)联系实际辨认所处环境的方位。 (5)尝试观测风:风扇模拟,观测风向和风力。 (6)实地观测风,并做好记录:走出教室观测风,把我们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自制简易风向标 (1)材料准备:纸片、剪刀、吸管、透明胶、大头针。 (2)自制简易风向标: a.将吸管的一端剪开 b.做尾翼 C.用大头针做轴,在标头上,粘一些橡皮泥,保持风向标头尾平衡。 (3)应用工具:用我们制作的风向标连续

10、观测一段时间,你有什么发现? (4)拓展学习:介绍张衡发明的相风铜鸟。 (三)整理,下课。 第四课第四课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天气谚语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知道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了解气象灾害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及预警的意义。 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2.科学探究 会搜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能依据天气谚语观察天气现象、预报天气情况。 3.科学态度、STSE 对人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意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天气预报

11、图、天气谚语资料、气象灾害影像资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 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关于“天气预报”的图片。 (2)教师讲解: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总结。东汉哲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中就有天气谚语的记载。 (二)新课学习 1.搜集天气谚语 (1)课件展示教材 P25 的 4 幅图片。 (2)结合这 4 句天气谚语谈一谈实际的体会。 (3)交流课前搜集的更多的天气谚语资料。 (4)天气谚语的分类: 天气谚语可分为四类:看云识天气,看风识天气,看光识天气,看物象识天气。 2.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1)气象探测介绍:展示教材 P26 的 5 幅图片。 (2)小结:气象台根据搜集的基本气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对未来天 气进行预报。天气预报让我们对一些气象灾害有了更多的预警。 (3)讨论:说一说你了解的气象灾害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4)拓展学习: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的天气平均状况。我们当地的气候是怎样的? (三)整理,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湘教版 > 三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