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285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5 5 节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 自主梳理 1.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特征 (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 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3)收支平衡: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 状态。 3.负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 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

2、统保持稳定。 (2)实例: (3)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信息平衡三大特征。() 提示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三大特征。 (3)正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提示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当农田里蚜虫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 到抑制,这属于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

3、调节。()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应用示例 (2021 山东潍坊调研)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不一定结构平衡 B.生态平衡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恒定不变 C.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D 解析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A 错误;生态平衡是一种 动态的平衡,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恒定不变的,B 错误;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除了恶劣的 自然条件,还有人为的破坏等,C 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正确。 对点小练

4、 (2021 江苏江阴调研)图 a和图 b分别表示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 某种调节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属于_调节,其是生态系统具备_的基础。 (2)图 b 属于_调节,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 答案 (1)负反馈 自我调节能力 (2)正反馈 有限的 解析 (1)图 a 中害虫数量增加作为新的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其结果是害虫数量受到抑 制,故为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图 b 属于正反 馈,调节的结果是打破生态平衡,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 联想质疑 保护家园

5、,防止污染 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它通常是保持生态平衡的还是打破生态平衡的? 提示 负反馈调节;保持生态平衡。 2.湖泊受到污染后,引起鱼虾大量死亡,鱼虾尸体导致好氧型微生物的增殖,导致水体中的 溶氧量下降,引起污染进一步加剧,导致鱼虾死亡数量锐增。这一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还 是负反馈调节? 提示 正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主梳理 1.概念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类型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

6、强。() 提示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2)落叶阔叶林遭到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 性较低。() 提示 落叶阔叶林遭到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原因是其恢复力稳定 性较低。 (3)极地苔原由于物种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应用示例 (2021 西工大附中调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能保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

7、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答案 B 解析 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故“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 错误。 对点小练 如图表示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时,草原生态系统的 y 值要 _(填“大于”或“小于”)热带雨林的 y 值。 (3)x 的大小可作为_强弱的指标,x 值越大,说明恢复力稳定性越_。 (4)TS

8、 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TS 值越大,说明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 _。 答案 (1)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大于 (3)恢复力稳定性 小 (4)小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联想质疑 热带雨林 冻土苔原 手压弹簧使其变形,手感到弹簧的“抵抗力”,松手后弹簧恢复原状靠的是“恢复力” 。 (1)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键是生态系统是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的特征是生物种类、数量显著减少,食物链、食物网大为简化。 (2)抵抗力稳定性的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的核心是“遭到破坏后 恢复原状”。 (3)极地冻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

9、,由于极地环境条件恶劣,其受到 破坏后恢复起来也较困难,恢复力稳定性也极低。 天然森林很少发生的松毛虫虫害,却经常发生在人工马尾松林中,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提示 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自主梳理 1.实验原理 (1)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 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2)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 例。 (3)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2.实验设计要求 (1)生态缸切记不能密封,以保证内外空气的流通。() 提示 生态

10、缸必须是密闭的,以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 (2)生态缸的采光宜用较强的散射光,以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3)在设计生态缸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应用示例 (2021 湖北鄂州联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缸,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 要做到的是( ) 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 动物产生的 CO2能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 B. C. D. 答案 D 对点小练 (2021 山东师大附中调研)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 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

11、 3 个生态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 A 解析 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 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环境不同。 甲瓶中的 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A 错误;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 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 D 正确; 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C 正确; 相比之下,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B 正确。 联想质疑 生态瓶 1.实验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有哪些? 提示

12、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在制作生态缸时,缸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 提示 并非越多越好;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和数量。 思维导图 必背语句 1.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 相对稳定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 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 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 定性就越高。 随堂检测 1.(2021 东北育才学校调研)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500 亿元

13、。 为治理国土荒漠化,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含量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种类的多少、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即物种 种类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 初级消费者数量的 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答案 C 解析 受到干扰后,种群数量波动范围小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3.(202

14、1 河北辛集中学调研)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的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 生态系统的各种 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答案 D 解析 A 项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B 项和 C 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 属抵抗力稳定性;只有 D 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 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恢复力稳定性。 4.(2021 广东实验中学)下列有关制作小生态缸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非生物因素无关 B.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则不能将水装满 C.小生态缸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最后趋于相对稳定 D.制作的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 答案 A 解析 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生存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来源, 温度和光等因素对生物的 生存都有重要的影响,A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