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644 上传时间:2020-1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 2019-2020 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九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离不开实验和观察,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 B. 浓硫酸的稀释 C. 称取一定质量的 NaOH 固体 D. 收集 CO2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BaCO3+2HCl=B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B. Cu+2AgCl=CuCl2+2Ag 置换反应 C. Ca

2、(NO3)2+BaCl2=Ba(NO3)2+CaCl2 复分解反应 D. CuO+H2O=Cu(OH)2化合反应 3.下列物质能在 pH=13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NO3、NaCl、 KNO3、(NH4)2SO4 B. H2SO4、HCl、 AgNO3、Na2SO4 C. KMnO4、CuCl2、Fe2(SO4)3、 NaNO3 D. K2SO4、NaCl、 K2CO3、NaOH 4.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 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3、A. 甲溶液呈酸性 B. 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 C. 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 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 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6.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高度、速度不变,则战斗机的( ) A.

4、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8.向 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 和 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 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 定有沉淀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 Ag。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 一定不含 AgNO3 , 可能含有 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9.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

5、论的是( ) 操 作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 2 滴酚酞试液,酚酞不变红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 质 B 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氢氧化钠杂质被出尽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 反应 D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仍为红色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一定没 有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 10.小江在去盖的矿泉水瓶侧壁小孔内塞入点火装置,按动点火装置点燃瓶内酒精,锥形纸 筒即刻飞出, 这一过程类似于汽油机四冲程中的(

6、)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KCl 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 CO 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 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2.现把足量的稀盐酸分为两等份,分别与等质量的 X、Y 金属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 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 X、Y 的活动性关系为:XY B. 金属完

7、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X=Y C. X、Y 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为:XY D. 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XY 13.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 2N,物体 G1重 100N,物体 G2重 10N此时 G2恰能匀速下降。若在 G1上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使 G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 F 为( ) A. 5N B. 6N C. 12N D. 112N 14.如图所示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 跳下。图中 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的位置,b 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由跳台至最低点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游戏者

8、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 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 游戏者通过 a 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 D. 游戏者到 b 点时,他的势能为零 15.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A 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若在 C 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 力最小,该力应沿( ) A. CM 方向 B. CN 方向 C. CP 方向 D. CQ 方向 16.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

9、防止发生爆炸 D.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17.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 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 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铁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铁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铁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18.图 1、

10、图 2 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 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 2 倍 B. 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 2 倍 C. 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D. 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 1 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 2 的小 19.“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小 江同学搭建的迷你版塔吊。OB 是竖直支 架,ED 是水平臂,OE 段叫平衡臂,E 端装有配重体,OD 段叫吊臂,C 处装有滑轮,可以在 OD 间移动。 已知 OE=50cm,OC

11、=60cm,CD=90cm,AP=BP=10cm,若在 C 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 1800g, 当滑轮移到 D 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 )(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A. 642.8g B. 720g C. 787.5g D. 860g 20.物理学中研究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时,常常把它们转换成其他可测量的物理量,从而进行研究比较, 称之为转换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没有利用转换法的是( ) A. 图 1 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 图 2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C. 图 3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有关 D. 图 4 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是否有关

12、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26 分)分) 21.现有苏打晶体稀盐酸大理石浓硫酸消石灰等化学药品,请你选择适当的药品填空(填化 学式)。 (1)在空气中易风化的是_ (2)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的是_ (3)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 (4)可用于干燥部分气体的是_ 22.电影越狱讲述了 Michael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越狱的故事。 (1) 在第一套方案中, Michael 通过硫酸腐蚀医务室的铁制下水道水管, 进行越狱。 请解释原理_。 (化学方程式表达) (2)监狱没有硫酸,聪明的 Michael 利用硫酸铜溶液和磷酸(H3PO4)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说明生 成的磷酸铜是_(“易”

13、或“难”)溶于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23.图示是用含 SiO2杂质的 BaCO3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A 的化学式是_。 (2)操作 1 洗涤、检验和烘干,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是_。 24.如图是小明借助 U 型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的装置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钢丝棉 1 和钢丝棉 2 表 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褐色锈斑。手摸钢丝棉 1、2 周围的玻璃管外壁,感觉有不同程度的热量。24 小时 后,钢丝棉 3、4 表面仍然没有明显变化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盐水会加快钢铁的生锈速率,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U 形管中液面情况是_。

14、 (2)该实验可以证明钢铁锈蚀的条件是_。 25.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江的质量为 60 千克,每次跳起高度 约为 6 厘米(人整体上升,如 图所示),一分钟跳 150 次,小江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_J,小江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_W。 26.如图所示,物体重为 20N,某人在 5s 内用 4N 的拉力匀速地将该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了 1m,则绳子自 由端移动的速度为_m/s,拉力做功为_J,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不计滑轮 重、绳重、滑轮与轴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三、实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分) 2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

15、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 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 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 气体产生。 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 解。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 色粉末中一定有_,一定没有_,可能有_(填化学式)。 28.某兴趣小组同学将 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为探究 CO2和 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 两个实验方案,验证 CO2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

16、为 A 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 中气球胀大。 (1)小江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 (2)小南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 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_ 。 (3)要验证 B 装置中的 CO2和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下一步的操作是: _。 29.小江和小南在完成加热碳粉和氧化铜的试验后,得到的铜粉中含有碳粉。再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 中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已知在 A 装置中盛有过氧化氢,B 中放有二氧化镒;D 中 盛有碱石灰,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 序 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连接好

17、仪器后,检査气密性:关闭 A 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一会 儿,再撤掉。 _说明气密性 良好 2 在 C 中加入样品 W 克,称得 D 检查气密性后总质量为 m1克 / 3 打开 A 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B、E 中有气泡产生 4 对 C 进行加热,当 C 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 A 的活塞,停止加热。 / 5 冷却后,称得 D 的质量为 m2克 / (2)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用含 W、m1、m2的代数式表示)。 (3)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 C 中反应完全,D 中吸收完全,也不会 得出正确的结果,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会_ (填“偏大”或“偏小”

18、)。经讨论,小江提出在 B 与 C 之间加入一个洗气瓶,则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 30.小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 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重为 5N 的钩码挂在为点时,人的拉力 F 为 4N。钩码上升 0.3m 时,动力作用点 C 上升 0.5 m,此时 机械效率 1为_。 (2)小江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更靠近支点的 B 点处,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 C 仍然上升 0.5 m。问:人的拉力 F 与第一次相比_(选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19、此时的机械效率 2与第一次相比会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3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 A、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 度 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C 发生碰撞,木 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 L 都相同,12,球 A、B 的质量分别为 mA、mB (mAmB)。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观察如图甲、乙所示现象,由此可得出结论:_。 (3)图乙中小球 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 B

20、到达 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可得出结论:_。 32.小江和小南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是稀硫酸和锌 反应的催化剂吗?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率吗? (1)他们先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 B 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得多,并有暗红色固体生成。A 实验的作用是 _。他们认为 CuSO4 溶液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 (2)在 6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按下表所 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 50 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 试管 A B C D E F CuSO4 溶液/毫升

21、0 0.5 1 1.5 2 4 水/毫升 4 3.5 3 V1 V2 0 收集 H2 所用的时间/秒 348 246 190 165 230 360 试管 E 中加入水的体积 V1=_毫升; 由上表可得出,CuSO4的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是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0 分)分) 33.图中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该艇满载后的总质量为 2.0l05kg。在一次测试中,登陆艇 在水中匀速直线行驶 1200m,所用的时间为 40s, 若受到的阻力始终为 2.0l05N (g 取 l0N/kg, 水 =l.0103kg/m3),求: (1)登陆

22、艇在测试中的行驶速度; (2)登陆艇在测试中牵引力的功率。 34.下面是某一科学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N) 斜面高(m) 沿斜面拉力(N) 斜画长(m)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5.0 1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5 8.0 1 62.5%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运动;表格中空缺一项数据 为_。 (2)表中数据中,斜面最陡时,请计算此时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35.某太阳能热水器受光面积为 2 米 2 , 内装 80 千克水,太阳每分钟辐射到 1 米2 面积上热

23、量是 7104 焦。如果 60%的热量被水吸收,水的比热是 4.2103焦/(千克 C),问: (1)日晒 3 小时后,太阳辐射到热水器的热量有多少? (2)太阳辐射的这些热量能使 20的水温最终达到多少? (3)煤气的热值是 4.2107焦/千克,若煤气灶的效率为 40%,请问:使等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 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36.小江想要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 H2SO4、HNO3 , 不含固体杂质)中 H2SO4的含量。取 100g 废水于烧 杯中,加入 l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 176.7g 溶液。(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 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

24、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克? (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7.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式上, 作为装备方队中压轴出场的东风-41 洲际战略核导弹, 无 疑最为引人瞩目。据公开报道显示:东风-41 弹长 16.5 米,重 63.5 吨, 釆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固体燃料 火箭发动机釆用国产新一代高能 N15 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壳体可能釆用了碳纤维制造,导弹重量降低,性 能提高。 (1)东风-41 洲际战略核导弹升高 5 米需克服重力做功(不计燃料消耗导致的质量变化)_。 (2)请写出这种装载导弹的导弹运输车在行进过程中的

25、能量转化_。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 B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 A.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 应该拇指在前, 食指中指在后, 其余两指自然内蜷缩, 在距试管口 0.5CM 处夹住,用手腕的力量振荡试管,故 A 错误; B.为了防止液滴飞溅,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故 B 正确;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应在小烧杯中称量,故 C 错误; D.收集二氧化碳时,导气管应该伸到集气瓶

26、底部,故 D 错误。 故选 B。 2.【答案】 A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反应原理;化学式书写;反 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符号是否齐全;是否配平;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种类和种数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解答】A.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完全正确;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 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 A 正确; B.在置换反应中,其中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而氯化银不溶于水,因此不能反应,故 B 错误; C.硝酸钡不

27、是沉淀,不能用沉淀符号,故 C 错误; D.氧化铜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 D 错误。 故选 A。 3.【答案】 D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判断在碱性环境中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如果都不存在,那么它们就能共存。 【解答】A.铵根离子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不共存,会生成氨水,故 A 错误; B.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故 B 错误; 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共存,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共存,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 C 错误; D.四种物质之间不能生成沉淀、水和气体,且所有离子都没有颜色,故 D 正确。 故选 D。

28、4.【答案】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对各个选项的说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指示剂 A 在甲中呈黄色,那么它的 pH 小于 6.2,肯定呈酸性,故 A 正确不会题意; B.指示剂在乙中呈蓝色, 那么乙的 pH 在 7.614 之间; 指示剂 B 在乙中呈粉红色, 那么 pH 在 1014 之间, 可能为 11,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蒸馏水呈中性,指示剂 A 分别呈现黄色、蓝色和绿色,故 C 正确不合题 意; D.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因此在甲中不断滴入乙,溶液的 pH 会增大。根据滴入乙的数量不

29、同, 那么溶液 pH 可能小于 6.2,可能在 6.24.6 之间,也可能大于 7.6,因此不一定呈现绿色,故 D 错误符合题 意。 故选 D。 5.【答案】 A 【考点】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 【解析】【分析】(1)根据内能的改变方式判断; (2)吸热,内能增大;放热,内能减少; (3)根据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分析; (4)根据热传递的方向分析。 【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 A 正确; B.0的冰熔化成 0 的水,吸热,内能增大,故 B 错误;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C 错误;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

30、移,故 D 错误。 故选 A。 6.【答案】 C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实验现象是物 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 质奠定基础。 【解答】 A、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 溶液的酸性减弱,pH 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31、溶液显碱性, pH 大于 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 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 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 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 述正确。 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时有水生成, 溶剂的增量是生成的水的

32、质量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时,溶剂的增量是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所以溶剂的增量不是直线,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解答】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过程中,质量不断增大,但速度不变,那么动能增大;高度不变,那么 重力势能增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大,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 故选 A。 8.【答案】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

33、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 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 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 【解答】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金属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 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错; 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 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 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 淀,故错; 由于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银强,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

34、质,故对; 溶液得到是浅绿色溶液,所以可以判断铝已完全反应,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可能 含有硝酸银,故错; 即题中所给的说法正确的只有,即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故选 B 9.【答案】 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和中性液体不变色,遇到碱性液体变红色; (2)除杂的基本原则:不与除杂试剂反应;不引入新的杂质; (3)(4)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A.如果溶液中仍然有氢氧化钠存在,那么滴入酚酞试液后肯定会变红色,因此此时溶液中肯定没 有氢氧化钠,即它全部变质,故 A 错误; B.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

35、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除去原来的杂质时 又引入新的杂质,故 B 错误; C.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逐渐在消失,即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故 C 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要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就会呈现红色,故 D 错误。 故选 C。 10.【答案】 C 【考点】热机 【解析】【分析】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据 此分析判断。 【解答】酒精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推动锥形纸筒飞起,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和汽油机 的做功冲程相似,故 C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C。 11.【答案】 B 【考点】物质

36、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除杂的基本原则:不与除杂试剂反应;不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铁粉只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既除去杂质也不引入新的杂质,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故 B 错误符 合题意; C.氢氧化钠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够除去杂质,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只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够除去杂质,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12.【答案】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时间越短; (2)生成氢

37、气的质量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氢气质量相等消耗掉的酸相等; (3)金属在盐中化合价相等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越多; (4)反应后溶液质量等于反应前总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答】A.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XY,说明 X 金属的反应更剧烈,即金属的活动性是 XY,A 错 误; B.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消耗酸的质量呈正比,即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才消耗等质量的酸。金属完全反应时,生 成氢气质量不相等,则消耗的酸质量不相等,B 错误; C.生成氢气的质量 XY, 若两种金属的化合价相等时,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金属产生氢气越多, 则 XY。 若化合价不相等时,则无法确定,C 错误; D.t

38、3时,金属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XY,反应前加入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质量=反应前的总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故 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XY,D 正确。 故选 D。 13.【答案】 C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当 G1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它受到的摩擦力;当 G1匀速向 左运动时,再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此时的拉力 F。 【解答】根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得到,物体 G1受到绳子上的拉力: 动 ; 当 G1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 F 相互平衡, 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 f=F=6N;

39、当 G1匀速向左运动时,它受到向左的拉力 F,向右的拉力 F 与摩擦力 f,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F+f=6N+6N=12N。 故选 C。 14.【答案】 C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2)弹性绳伸长时会产生弹性势能,根据游戏者和弹性绳的能量转化判断;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游戏者的机械能会转化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当到达最低点 b 时,弹性势 能最大,游戏者的动能为零,因此它的动能不是一直在增加,故 A 错误; 当过了 a 点后,弹性绳被拉

40、长,那么游戏者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故 B 错误; 游戏者通过 a 点后,绳子变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势能,故 C 正确; 游戏者到达 b 点时,它的高度不为零,因此势能肯定不为零,故 D 错误。 故选 C。 15.【答案】 C 【考点】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当以杠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线段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最省力。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杠杆的支点为 O,C 点为力的作用点。将 OC 连接起来,通过 C 点做 OC 的垂线, 此时最小的动力肯定在这条直线上。因为支点在杠杆的中间,所以杠杆平衡时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那么 最小的动力应该沿 OP 方向,如下图所

41、示: 故选 C。 16.【答案】 C 【考点】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B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实验的步骤来分析; D根据反应的实质以及反应的类型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为了防止冷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 下倾斜,故错误; B乙实验中还会观察到黑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红色,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故错误; C两实验都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气体,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进行加热,以免发生爆炸,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错误 故选 C 17.【答案】 A

42、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析即可。 【解答】在这五种物质中,只有稀盐酸能够和其余四种物质都发生反应,因此戊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 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与氢氧化钡、碳酸钙和硝酸银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因此甲是铁;碳酸钙能和稀盐酸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丙是碳酸钙;氢氧化钡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因此丁是氢氧 化钠,而乙是硝酸银。 故选 A。 18.【答案】 A,B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根据公式 物 计算拉力的大小; (2)省距离就费力,费距离就

43、省力,根据 v=nV物计算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3)根据 P=Fv 比较功率的大小; (4)根据 有 总 物 物 动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 1 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为 1,那么拉力 甲 物 物; 根据图 2 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为 2,那么拉力 乙 物 ; 那么 F甲:F乙=G物: 物 =2:1; 故 A 正确; 乙拉绳子的速度为:v乙=nv物=2v物; 甲拉绳子的速度为:v甲=nv物=1v物; 那么二者的速度之比:v乙:v甲=2v物:v物=2:1,故 B 正确; 甲的功率为:P甲=F甲v甲=G物v物; 乙的功率为:P乙=F乙v乙= 物 2v物=G物v物; 因此甲的功率等

44、于乙的功率。 故 C 错误;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质量,那么甲不对动滑轮做功,因此它机械效率为 100%;乙对动滑轮做功,根据 有 总 物 物 动可知,乙的机械效率肯定小于 100%,因此图 1 的机械效率大于图 2,故 D 错误。 故选 AB。 19.【答案】 A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当重物在 C 处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E 端配重体的质量。当重物在 D 点时,再次根 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重物的最大质量。 【解答】若在 C 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 1800g,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配(OE+PB)=GC(OC-PB), 即:m配g(OE+PB)=mCg(OC-P

45、B), m配(OE+PB)=mC(OC-PB), m配(50cm+10cm)=1800g(60cm-10cm), 解得:m配=1500g。 当滑轮移到 D 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配(OE+PB)=GD(OD-BF), 即:m配g(OE+PB)=mDg(OD-BF), m配(OE+PB)=mD(OD-BF), 代入数据可得:1500g(50cm+10cm)=mD(60cm+90cm-10cm), 解得:mD=642.85g。 故选 A。 20.【答案】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回忆各个实验的设计原理和过程,然后确定它们的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 A.图 1 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时, 通过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距离的远近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 使用了转换法,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图 2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时, 将小球势能的大小转化为沙地凹陷程度的大小, 使用了转换 法,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图 3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时,将烧瓶内气体体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