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1 1、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A.随核电荷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B.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氯气、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氯气、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 C.C.碳酸铯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碳酸铯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 D.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 CsCs2 2SOSO4 4,它不易溶于水,它不易溶于水 【答案】【答案】C C 【解析】钾的密度
2、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解析】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 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氮气直接反应,由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氮气直接反应,由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 NaNa2 2COCO3 3不分解,可得出不分解,可得出 CsCs2 2C CO O3 3加热也不分解,加热也不分解,CsCs 与与 NaNa 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 NaNa2 2SOSO4 4易溶于水,可得易溶于水,可得 出出 CsCs2 2SOSO4 4也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水。 2.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3、 K K 在在 NaNa 的前面,的前面,K K 与与 NaNa 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 面是根据面是根据 NaNa 的性质对的性质对 K K 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KA.K 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KB.K 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KC.K 与水的反应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与水的反应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D.KD.K 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 【答案】【答案】C C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4、K K 在在 NaNa 的前面,的前面,K K 比比 NaNa 活泼,故活泼,故 K K 在空气中可以在空气中可以 被氧气氧化,被氧气氧化,A A 项正确;项正确;NaNa 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K K 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B B 项项 正确;正确;K K 与水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比 NaNa 与与水的反应剧烈,水的反应剧烈,C C 项错误;项错误;NaNa、K K 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 D 项正确。项正确。 3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
5、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 列各判断正确的是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 ) A.A.只含有只含有 NaNa B.B.一定含有一定含有 NaNa ,可能含有 ,可能含有 K K 2 C.C.既含有既含有 NaNa ,又含有 ,又含有 K K D.D.可能含有可能含有 NaNa ,可能还含有 ,可能还含有 K K 【答案】【答案】B B 【解析】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容易掩盖钾的浅紫色。【解析】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容易掩盖钾的浅紫色。 4.4.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
6、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每次实验后,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A.仅有不正确仅有不正确 B.B.仅有不正确仅有不正确 C.C.仅有不正确仅有不正确 D.D.全对全对 【答案】【答案】D D 【解析】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所以实【解析】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
7、方法,所以实 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 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 黄光,避免钠的干扰。黄光,避免钠的干扰。 5.5.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1)用碳酸锂和用碳酸锂和_ _反应可制备氯化锂, 工业上可由电解反应可制备氯化锂, 工业上可由电解
8、 LiClLiCl KClKCl 的熔融混合的熔融混合 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 (2)(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 _。 (3)(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 3 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 _。 (4)LiPF(4)LiPF6 6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9、。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LiPFLiPF6 6受热易分解,其热受热易分解,其热 分解产物为分解产物为 PFPF5 5和和_。 【解析】【解析】(1)(1)碳酸锂与盐酸反应可制备氯化锂,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发生还原反碳酸锂与盐酸反应可制备氯化锂,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发生还原反 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LiLi e e =Li =Li。 (2)(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规则,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规则,LiLi 和和 MgMg 的性质相似,的性质相似,MgMg 能在能在 COCO2 2中燃烧,中燃烧,MgMg 与与 COCO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10、 MgOMgO 和和 C C,则锂也能与,则锂也能与 COCO2 2反应,因此不能用反应,因此不能用 COCO2 2灭火。灭火。 (3)(3)阳离子不同,因此采用焰色反阳离子不同,因此采用焰色反应进行鉴别。应进行鉴别。 (4)LiPF(4)LiPF6 6中中 LiLi 显显1 1 价,价,P P 显显5 5 价,价,F F 显显1 1 价,价,PFPF5 5中中 P P 显显5 5 价,价,F F 显显1 1 价,价, 因此因此 LiPFLiPF6 6分解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另一种产物中含有分解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另一种产物中含有 LiLi 和和 F F,即,即 另
11、一种产物是另一种产物是 LiFLiF。 【答案】【答案】(1)(1)盐酸盐酸 LiLi e e =Li =Li (2)(2)金属锂在金属锂在 COCO2 2中仍可燃烧中仍可燃烧 (3)(3)分别取样品进行焰色反应,锂盐焰色为深红色,钠盐焰色为黄色,钾盐焰色为分别取样品进行焰色反应,锂盐焰色为深红色,钠盐焰色为黄色,钾盐焰色为 紫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 ) (4)LiF(4)LiF 6.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A. NaHCO3 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
12、OB. SiO2 2熔点高硬度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C. Al2 2O O3 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CaOD.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 【答案】【答案】D D 【解析】【解析】A A 项,项,NaHCONaHCO3 3能与能与 HClHCl 反应,反应,NaHCONaHCO3 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NaHCO3 3用于制胃用于制胃 酸中和剂与酸中和剂与 NaHCONaHCO3 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 B 项
13、,项,SiOSiO2 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 制光导纤维,制光导纤维,SiOSiO2 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用于制光导纤维与 SiOSiO2 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 C 项,项,AlAl2 2O O3 3的的 熔点很高, 用作耐高温材料,熔点很高, 用作耐高温材料, AlAl2 2O O3 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用作耐高温材料与 AlAl2 2O O3 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 D D 项,项,CaOCaO 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剂,CaOCaO 用于食品干燥剂与用于食品干燥剂与
14、CaOCaO 与水反应有对应与水反应有对应 关系;答案选关系;答案选 D D。 7.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答案】A A 【解析】【解析】A A 项,项,NaHCONaHCO3 3受热分解成受热分解成 NaNa2 2COCO3 3、COCO2 2和和 H H2 2O O,NaNa2 2COCO3 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 成成 CaCOCaCO3 3和和 NaOHNaOH, 两步反应均能实现;, 两步反应均能实现; B B 项,项, AlAl
15、 与与 NaOHNaOH 溶液反应生成溶液反应生成 NaAlONaAlO2 2和和 H H2 2, NaAlONaAlO2 2 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 NaClNaCl、AlClAlCl3 3和和 H H2 2O 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 C 项,项,AgNOAgNO3 3中加入氨中加入氨 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D D 项,项,AlAl 与与 FeFe2 2O O3 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 AlAl2 2O
16、 O3 3和和 FeFe,FeFe 与与 HClHCl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FeClFeCl2 2和和 H H2 2, 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A 项,答案选项,答案选 A A。 8.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NaNa2 2O O2 2吸收吸收 COCO2 2产生产生 O O2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BClOClO2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5 C CSiOSiO2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
17、维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DNHNH3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答案】A A 【解析】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解析】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 A 正确;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正确;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 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消毒,B B 错误;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错误;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 C 错误;错误; 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 D 错误。错误。 9.9.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 Na
18、HCONaHCO3 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 NaHCONaHCO3 3、分离、分离 NaHCONaHCO3 3、干燥、干燥 NaHCONaHCO3 3四个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C C 【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 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A A 错误;气流方向错误,应该从右侧导管通错误;气流方向错误,应该从右侧导管
19、通 入入 COCO2 2气体,气体,B B 错误;从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错误;从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C C 正确正确;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碳酸氢钠,D D 错误。错误。 10.10.某白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 生,固体全部溶解;生,固体全
20、部溶解;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6 A ANaHCONaHCO3 3、Al(OH)Al(OH)3 3 B BAgClAgCl、NaHCONaHCO3 3 C CNaNa2 2SOSO3 3 、BaCOBaCO3 3 D DNaNa2 2COCO3 3、CuSOCuSO4 4 【答案】【答案】C C 【解析】【解析】NaHCONaHCO3 3、Al(OH)Al(OH)3 3中加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
21、铝、 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 A 错误;错误;AgClAgCl 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 B 错错 误;亚硫酸钠和碳酸钡加入足量水时,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误;亚硫酸钠和碳酸钡加入足量水时,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 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 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
22、符合题意,C C 正确;正确; NaNa2 2COCO3 3、CuSOCuSO4 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 D 错误。错误。 11.1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答案】【答案】B B 【解析】碳酸氢钠易与【解析】碳酸氢钠易与醋酸反应,若与醋酸同服,会降低药效。醋酸反应,若与醋酸同服,会降低药效。 12.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固体都能
23、发生分解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 BFe(OH)Fe(OH)3 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CH H2 2、SOSO2 2、COCO2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 DSiOSiO2 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7 【答案】【答案】C C 【解析】【解析】A A、NaNa2 2COCO3 3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故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故 A A 错误;错误;B B、Fe(OH)Fe(OH)3 3胶体是红褐色,故胶体是红褐色,故 B B 错误;错误;
24、C C、以上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以上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 C C 正确;正确;D D、SiOSiO2 2 和氢氟酸反应,没有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不生成盐和水,不 是两性氧化物,故是两性氧化物,故 D D 错误;此题选错误;此题选 C C。 13.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选 项项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现象现象 结论结论 A A 分别加热分别加热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固体固体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两种物质均受热分
25、解解 B 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 和溴水和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产物三溴苯酚不溶 于水于水 C C 向含向含 I I - -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 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 量新制氯水, 再滴加淀粉溶液量新制氯水, 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加入淀粉后溶液变 成蓝色成蓝色 氧化性:氧化性:ClCl2 2II2 2 D D 向向 FeSOFeSO4 4溶液中先滴入溶液中先滴入 KSCNKSCN 溶液再滴加溶液再滴加 H H2 2O O2 2溶液溶液 加入加入 H H2 2O O2 2后溶液变后溶液变 成血红色成血红色 FeFe 2+2+既有氧化
26、性又 既有氧化性又 有有还原性还原性 【答案】【答案】BCBC 【解析】【解析】NaNa2 2COCO3 3加热时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凝结形成,不是分解生成的,加热时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凝结形成,不是分解生成的,A A 错;错; 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B B 对;淀粉溶对;淀粉溶 液变成蓝色则生成了液变成蓝色则生成了 I I2 2,说明氯水把,说明氯水把 I I 氧化成了 氧化成了 I I2 2, 故氧化性:故氧化性:ClCl2 2II2 2,C C 对;对;FeSOFeSO4 4 溶液中
27、先滴入溶液中先滴入 KSCNKSCN 溶液再滴加溶液再滴加 H H2 2O O2 2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说明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说明 H H2 2O O2 2把把 FeFe 2+2+氧化为 氧化为 FeFe 3+3+, , 体现了体现了 FeFe 2+2+的还原性,没有体现氧化性, 的还原性,没有体现氧化性,D D 错。错。 8 14.14.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在溶液中加在溶液中加 KSCN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原溶液中有 FeFe 3+3+,无 ,无 FeFe 2+2+ B B气体
28、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Na + +,无 ,无 K K + + D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CO2 2 【答案】【答案】B B 【解析】【解析】FeFe 3+3+遇 遇 KSCNKSCN 会使溶液呈现红色,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Fe 2+2+遇 遇 KSCNKSCN 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 既含既含 FeFe 3+3+,又含
29、,又含 FeFe 2+2+,滴加 ,滴加 KSCN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 FeFe 3+3+但并不能证明无 但并不能证明无 FeFe 2+2+, , A A 项错误; 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粉末变蓝, 则发生反应:项错误; 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粉末变蓝, 则发生反应: CuSOCuSO4 4+5H+5H2 2O OCuSOCuSO4 4 5H5H2 2O O, CuSOCuSO4 45H5H2 2O O 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 B 项正确;灼烧白色粉末,火焰项正确;灼烧白色粉末,火焰 成黄色,证
30、明原粉末中有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Na + +, ,NaNa + +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 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 K K + +,因为黄光可 ,因为黄光可 遮住紫光,故遮住紫光,故 K K + +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 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C C 项错误;能使澄清项错误;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COCO2 2、SOSO2 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 体比一定是体比一定是 COCO2 2,D D 项错误。项错误。 15.15.某化合物由
31、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 将其加入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 将其加入 BaBaHCOHCO3 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 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 AAlClAlCl3 3 B BNaNa2 2O O C CFeClFeCl2 2 D DSiOSiO2 2 【答案】【答案】A A 【解析】【解析】AlClAlCl3 3可由单质可由单质 AlAl 与与 ClCl2 2反应制得反应制得,AlClAlCl3 3与与 Ba(HCOBa(HCO3 3) )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COCO2 2和和 Al(OH)Al(OH)3
32、 3沉淀沉淀,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A A 正确正确;NaNa2 2O O 与与 Ba(HCOBa(HCO3 3) )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BaCOBaCO3 3沉淀、沉淀、 NaNa2 2COCO3 3和和 H H2 2O O,没有气体生成没有气体生成,B B 错误错误;因为因为 ClCl2 2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强氧化性,ClCl2 2与与 FeFe 反应只能生成反应只能生成 FeClFeCl3 3,FeClFeCl2 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C C 错误错误;SiOSiO2 2不与不与 Ba(HCOBa(HCO3 3) )2 2反应反应,
33、D D 错误。错误。 9 16.16.下列金属中, 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下列金属中, 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不被 空空气氧化的是 (气氧化的是 ( ) A AK BK BNa CNa CFe DFe DAlAl 【答案】【答案】D D 【解析】【解析】FeFe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疏松的氧化铁,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疏松的氧化铁,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 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选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选 D D。 17.17.下列反应与下列反应与 NaNa2 2O O2 2S
34、OSO2 2NaNa2 2SOSO4 4相比较,相比较,NaNa2 2O O2 2的作用相同的是的作用相同的是 A A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Na2Na2 2COCO3 3O O2 2 B B2Na2Na2 2O O2 22SO2SO3 32Na2Na2 2SOSO4 4O O2 2 C C2Na2Na2 2O O2 2H H2 2SOSO4 4NaNa2 2SOSO4 4H H2 2O O2 2 D D3Na3Na2 2O O2 2CrCr2 2O O3 32Na2Na2 2CrOCrO4 4NaNa2 2O O 【答案】【答案】D D 【解析】反应【解析】反应 N
35、aNa2 2O O2 2SOSO2 2NaNa2 2SOSO4 4中中 SOSO2 2是还原剂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则则 A A、反应、反应 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Na2Na2 2COCO3 3O O2 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 也还原剂也还原剂, A A 不正确不正确; B B、 反应、 反应 2Na2Na2 2O O2 2 2SO2SO3 32Na2Na2 2SOSO4 4O O2 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 也还原剂也还原剂, B B 不正确不正确; C C、 反应、 反应 2Na2Na2 2O O2
36、 2H H2 2SOSO4 4 NaNa2 2SOSO4 4H H2 2O O2 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C 不正确不正确;D D、反、反 应应 3Na3Na2 2O O2 2CrCr2 2O O3 32Na2Na2 2CrOCrO4 4NaNa2 2O O 中中,过氧化过氧化钠是氧化剂钠是氧化剂,D D 正确正确,答案选答案选 D D。 18.18.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A氢气通过灼热的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CuO 粉末粉末 B B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通过 NaNa2
37、 2O O2 2粉末粉末 C C铝与铝与 FeFe2 2O O3 3发生铝热发生铝热反应反应 D D将锌粒投入将锌粒投入 Cu(NOCu(NO3 3) )2 2溶液溶液 【答案】【答案】B B 【解析】【解析】A A、氢气通过灼热的、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CuO 粉末发生的反应为粉末发生的反应为 CuO+HCuO+H2 2Cu+HCu+H2 2O O,固体由,固体由 CuOCuO 变为变为 CuCu,反应后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减小,错误错误;B B、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通过 NaNa2 2O O2 2粉末发生的反应为粉末发生的反应为 2Na2Na2 2O O2 2+2CO+2CO2 2=
38、2Na=2Na2 2COCO3 3+O+O2 2,固体由,固体由 NaNa2 2O O2 2变为变为 NaNa2 2COCO3 3,反应后反应后固体固体质量增加,正确;质量增加,正确;C C、 10 铝与铝与 FeFe2 2O O3 3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Al+Fe2 2O O3 3 高温 AlAl2 2O O3 3+2Fe+2Fe,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反应前后各物质均 为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为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错误;固体质量不变,错误;D D、将锌粒投入、将锌粒投入 Cu(NOCu(NO3 3) )2 2
39、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Zn +Zn + Cu(NOCu(NO3 3) )2 2 = = Zn(NOZn(NO3 3) )2 2 + + Cu Cu,固体由固体由 ZnZn 变为变为 CuCu ,反应后固反应后固 体质量减小,错误。体质量减小,错误。 19.1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不正确 的是(的是( ) A A测测 0.1mol/L0.1mol/L 氨水的氨水的 pHpH 为为 1111:NHNH3 3H H2 2O ONHNH4 4 + +OH +OH - - B B将将 Na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Na+2H2
40、 2O=2NaOO=2NaOH+HH+H2 2 C C用用 CuClCuCl2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CuCl2 2 = = 通电通电 CuCu 2+2+2Cl +2Cl - - D DAlAl 片溶于片溶于 NaOH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Al+2OH - -+2H +2H2 2O=2AlOO=2AlO2 2 - -+3H +3H2 2 【答案】【答案】C C 【解析】【解析】A A、氨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正确;、氨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正确;B B、NaNa 性质非常活泼,可与性质非常活泼,可与 水
41、反应放出水反应放出 H H2 2,正确;,正确;C C、电离本身不需要通电,故方程式错误;、电离本身不需要通电,故方程式错误;D D、AlAl 可与可与 NaOHNaOH 溶溶 液反应放出氢气,正确。液反应放出氢气,正确。 20.20.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答答 案】案】B B 【 解解 析】析】A A 项依项依 次通过次通过 NaOH NaOH 溶液、浓溶液、浓 H H2 2SOSO4 4,分别除去,分别除去 COCO2 2,水蒸气,正确;,水蒸气,正确;B B 项项 NaOHNaOH 溶液与溶液与 NHNH4 4ClCl 选项选项 被提纯的物被提纯的物 质质 杂质杂
42、质 除杂试剂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除杂方法 A A CO(g)CO(g) COCO2 2(g)(g) NaOH NaOH 溶液、浓溶液、浓 H H2 2SOSO4 4 洗气洗气 B B NHNH4 4ClCl(aq)(aq) FeFe 3 3 (aq)(aq) NaOHNaOH 溶液溶液 过滤过滤 C C ClCl2 2(g)(g) HCl(g)HCl(g) 饱和食盐水、浓饱和食盐水、浓 H H2 2SOSO4 4 洗气洗气 D D NaNa2 2COCO3 3(s)(s) NaHCONaHCO3 3(s)(s) 灼烧灼烧 11 也反应,错误;也反应,错误;C C 项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项依次通
43、过饱和食盐水、浓 H H2 2SOSO4 4,分别除去,分别除去 HClHCl,水蒸气,正确;,水蒸气,正确;D D 项通过灼烧能使项通过灼烧能使 NaHCONaHCO3 3固体分解生成固体分解生成 NaNa2 2COCO3 3,正确。,正确。 21.21.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B 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C 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D DNaNa2 2S S 可除去污水中的可除去污水中的 CuCu 2+2+ 【答案】【答案】A A 【解析】【解析】A.A
44、.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不能与酸发生反应的各种酸,但是由于氢氟酸能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不能与酸发生反应的各种酸,但是由于氢氟酸能 够腐蚀玻璃,所以不能盛装氢氟酸。错误。够腐蚀玻璃,所以不能盛装氢氟酸。错误。B.B.纯碱水解是溶液显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纯碱水解是溶液显碱性,可以促进油脂 的水解,因此可用于清洗油污。正确。的水解,因此可用于清洗油污。正确。C. C. 氯气管道漏气,挥发出的氯气与浓氨水挥发氯气管道漏气,挥发出的氯气与浓氨水挥发 出的氨气可产生白烟。因此可检验检验氯气管道漏气。正确。出的氨气可产生白烟。因此可检验检验氯气管道漏气。正确。D. NaD. Na2 2S S 电离产生的电离产生的
45、S2S2- - 与污水中与污水中 CuCu 2+2+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可降低污水中的 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可降低污水中的 CuCu 2+2+。故可以治理污水。正确。 。故可以治理污水。正确。 22.2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Y 既能与既能与 X X 反应又能与反应又能与 Z Z 反应的是反应的是 X X Y Y Z Z NaOHNaOH 溶溶 液液 Al(OH)Al(OH)3 3 稀硫酸稀硫酸 KOHKOH 溶溶 液液 SiOSiO2 2 稀盐酸稀盐酸 O O2 2 N N2 2 H H2 2 FeClFeCl3 3 溶液溶液 CuCu 浓硝酸浓硝酸 A A B
46、B C C D D 【答案】【答案】B B 12 【解析】第【解析】第组组 YAl(OH)YAl(OH)3 3 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碱又能与强酸反应,正确;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碱又能与强酸反应,正确; 第第组组 SiOSiO2 2不与盐酸反应,错误;第不与盐酸反应,错误;第组常温下组常温下 N N2 2既不与既不与 O O2 2反应,又不与反应,又不与 H H2 2反应,错反应,错 误;第误;第组常温下组常温下 CuCu 既与既与 FeClFeCl3 3反应,又与浓硝酸反应,正确。反应,又与浓硝酸反应,正确。 2323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金
47、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A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大 B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 NaNa2 2O O C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答案】【答案】C C 【解析】钠可用小刀切割,硬度小,【解析】钠可用小刀切割,硬度小,A A 错误;钠放置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生成错误;钠放置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生成 白色的白色的 NaNa2 2O O,B B 错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