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358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三字经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材料中的“始兼并” 反映的是哪一朝代( ) A.隋 B.秦 C.元 D.明 2.古代皇帝的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 “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 ) A.夏朝 B.春秋时期 C.秦朝 D.西汉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 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2、君主集权进 一步强化 4.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5.公元前 212 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 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6.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 A.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7.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央集权 B.刑罚残酷 C.赋税

3、沉重 D.徭役繁重 8.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9.张杰同学在对比中国古代两个皇帝为自己修建陵墓的不同做法后,不由得感叹:“成由 俭,败由奢。”他所对比的是( ) A.项羽、刘邦 B.汉文帝、秦始皇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高祖、汉武帝 10.(2019山东青岛期中)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 11.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

4、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诸侯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1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127 年,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 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诸侯王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 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3.汉武帝时期,通过建立并实施下列哪一制度,有效地对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 弟进行了监察(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刺史制度 D.禅让制度 1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

5、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 理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却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15.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 归中央。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 的大一统 16.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 10 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 年,经过精心 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 9 个月的 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 20 多年。

6、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 汉的统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原因及影响 B.原因及经过 C.原因及特点 D.特点及影响 17.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 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18.你或许听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你也许吃过香甜可口的哈密瓜。 “无有张骞 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密切了与欧洲国家

7、的友好往来 19.(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2014 年 2 月 17 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 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中药材产业文化的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的成 就有( ) 编著伤寒杂病论 制成“麻沸散” 被尊称为“医圣” 编制“五禽戏” A. B. C. D. 20.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 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 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1

8、2 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话说秦皇汉武”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学史】 材料一材料一 天下藏有诗 书等诸子百家著作者,命令朝廷官吏全部焚烧,有谈论或学 习诗 书者,杀;以古非今者,灭其全族。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出的主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 分) 【史海泛舟】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 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国策的 实行有 何深远的影响。(6 分) 【比较归纳】 材料三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

9、宗宋祖,稍逊风骚。 ”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将“秦皇汉武”并称的主要原因。(4 分) 22.(14 分)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 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 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 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

10、在于西周实行的什 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 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秦朝统治者投降 的人又 是谁?(4 分) (3)发生材料二中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4)材料三反映了西汉初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 分) 23.(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 相或乘 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材料二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文帝 材料三材料三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

11、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材料四材料四 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动,加快发展现代 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和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 意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在实践中他们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一 思想?历 史上称他们的统治为什么?(6 分) (3)通过对材料一、二、三的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 分) (4)结合材料四,请你为当前的农

12、村建设提一条建议。(2 分)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能力提升卷能力提升卷答案答案 1.B【提示】【提示】:材料中的“嬴秦氏,始兼并”指的是秦灭亡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选项 B 符合题意。 2.C【提示】【提示】: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 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故选 C 3.B【提示】【提示】: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 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更为直接和有效地控 制了地方。故选 B 4.B【提示】【提示】: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四个选项中的每个

13、职位的职责。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 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 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刺史是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 职。故 B 项符合题意。 5.A【提示】【提示】: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 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题干材料表明,这项措施加强了咸阳与北疆地区的 联系,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故选 A 6.D【提示】【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在思想方面采取的

14、极端的 做法就是焚书坑儒,其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君主专制。因此选 D 7.A【提示】【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时期,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秦二 世更加残暴,任意杀害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这些暴政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中央集权”不属于秦的暴政。故答案为 A 8.B【提示】【提示】: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和赵国;城濮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春秋 时期的晋国和楚国;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魏国。秦末农民战争中,对 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的巨鹿之战,故选 B 9.B【提示】【提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

15、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 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因此对比他们 的不同做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成由俭,败由奢”。故答案为 B 10.B【提示】【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 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 B 11.C【提示】【提示】:由材料“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 伸自如”可知,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为了解决诸侯王问题,汉武帝颁布了 “推恩令”。故选 C 12.A【提示】【提示】: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问题,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

16、 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使诸侯王势力越来 越小。故选 A 13.C【提示】【提示】: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每州部 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故选 C 14.D【提示】【提示】:本题旨在考查对儒家思想在秦朝和西汉不同命运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儒家思想 遭到灭顶之灾;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 立为正统思想。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15.A 1

17、6.D【提示】【提示】: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交代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特点是通过传教,发展起义 力量;起义虽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说的是起义的影响,D 项符合题意;题干 中没有提及起义的原因,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17.A【提示】【提示】:公元前 138 年与公元前 119 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但要注意的是,张 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故答案为 A 18.A【提示】【提示】: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如果没有张骞出使西域,怎么会 有西域的物产传到内

18、地,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 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中没有提到“欧洲”,故选 A。 19.B【提示】【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科 手术;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故属于华佗的成就,B 符合题意; 编著伤寒杂病论和被尊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 的 A、C、D 选项,故选 B 20.A【提示】【提示】:根据题干信息“汉太史公墓”和郭沫若的评价“千秋太史公”可以判定该 人物为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他的杰作是 史记 。 史记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

19、选 A 21.(1)事件:焚书坑儒。 (2)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 响深远。 (3)主要原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采用制度创新来巩固中央集权。 这些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且对封建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都是中国历史上大 一统的象征。 22.(1)分封制。郡县制。 (2)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陈胜、吴广。刘邦。 (3)秦的暴政。(4)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颁布“推恩令” 。 23.(1)西汉初年;景象: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原因: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 (2)重视农业(或以农为本)。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 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等。 “文景之治” 。 (3)统治阶级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 产,提倡勤俭节约。 (4)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素质;坚持实施富农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