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6245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 试卷(试卷(1010 月份)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28 分) 1、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正确;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

2、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 B 错;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 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 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 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 商场的货

3、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 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 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 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 2 -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 试题的关键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4、( ) A. 熄灭酒精灯 B. 过滤 C. 滴加稀硫酸 D. 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 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 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 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5、D。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 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 答 案 】 D - 3 - 【 解析 】

6、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

7、 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会造成水的污染,故 A 错误;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短缺,需要节约用水,故 B 错误; C、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有害物质,故 C 错误; D、随着社会的发展,淡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故 D 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会造成水的污染,

8、随着 社会的发展,淡水资源需求量增加,需要节约用水,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有害物质。 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状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4 - 以上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甲试管产生的是氢气,应该连接在电源的负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质量比是 1:8,该选

9、项说法不正确;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质量比是 8:1。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 B.Al C.Fe D.Si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所以最 丰富的元素是 O

10、; 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l; 故选:B。 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来回答本题,还需要知道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区别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了解了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l 8、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能表示由两种单质组成是物质是( ) - 5 - A. B. C. 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该图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A 错; B、该图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每种分子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B 正确; C、该图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一种分子是由 两种元

11、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C 错; D、该图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每种分子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都属于化合物,故 D 错。 故选:B。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 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 某原子中共含有 40 个粒子,其中 14 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3 B.14 C.40 D.27

12、【 答 案 】 D 【 解析 】 解: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 40 个粒子,其中 14 个粒子不带电,也就是说有 14 个中子,质子数和 电子数共有 40-14=26,又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质子数为 1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其相对原子质量13+14=27。 故选:D。 根据原子的结构以及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的构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 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

13、数 - 6 - 10、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化学性质相似 B.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Na 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中 x 一定为 7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 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Na+;错误; 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错误; D、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x=7,若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x 不一定等于 7,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元素的种类与原子

14、的核内质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 化学性质;据此解答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 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 维生素 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 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 C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维生素 C 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为 9:1:12 B.1 个维生素 C 分子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4 D.维生素 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

15、A、维生素 C 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 12,故选项说法正确。 B、1 个维生素 C 分子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 7 - C、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12+81+616=17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 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 1 个维生素 C 分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16、。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12、如图中“”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一氧化碳分子是 由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选项中 D 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构成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与概念,难度不大。 13、按氯元素

17、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在 HCl、X、HClO、KClO3中,X 代表的是( ) A.KCl B.Cl2 C.ClO2 D.KClO4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Cl、H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 +5,可得出:物质是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则括号中氯元素化合价应在-1 和+1 之间。 A、钾元素显+1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0,则 x=-1。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因此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0。 - 8 - C、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

18、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 (-2)2=0,则 y=+4。 D、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可得:(+1)+m+(-2)4=0,则 m=+7。 B 选项中氯元素化合价在-1 和+1 之间,符合要求。 故选:B。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 HCl、HClO、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排列规律;确定所给选项的四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找 出符合这一规律的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14

19、、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工地上尘土飞扬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5mL 苯和 5mL 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 1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恢复原状 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工地上尘土飞扬是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B、5mL 苯和 5mL 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 10mL,是因为微粒间存在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 正确。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分

20、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恢复原状,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错 误。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 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 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9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32 分) 15、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 (2)地

21、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 (3)高锰酸钾_; (4)硫酸铝_。 【 答 案 】 N O KMnO4 Al2(SO4)3 【 解析 】 解:(1)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填:N;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3)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 KMnO4;故填:KMnO4; (4)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 价,硫酸根显-2 价,所以其化学式为 Al2(SO4)3;故填:Al2 (SO4)3。 熟记元素符号的写法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写法,难度不大。 16、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如图是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

22、信息及钠 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_,属于_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 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 (填“失”或“得”)电子。氟化钠可以由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 【 答 案 】 9 非金属 失 Na+F2NaF 【 解析 】 解: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9,属于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氟化钠可以由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Na+F2NaF。 故填:9;非金属;失;Na+F2NaF。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 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 1

23、0 -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等于 4 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 似,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 2 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 结构。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7、在下列空格里,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氢气的构成粒子是氢_;带电的原子叫_。 (2)保持氦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_。

24、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 (4)在化学反应中_可以再分。 【 答 案 】 分子 离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 解析 】 解:(1)氢气的构成粒子是氢分子;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2)保持氦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原子。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故答案为:(1)分子;离子;(2)原子;(3)原子;(4)分子。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分子、原子与离子的定义,属基础知识考查。 18、 根据下

25、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_ Mg2+ _ _ 符号的意义 _ 2 个氯原子 _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硫酸铝 【 答 案 】 2Cl Al2(SO4)3 两个氢分子 镁离子 【 解析 】 - 11 - 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则 2H2可表示:两个氢分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26、个电荷时,1 要省略。Mg2+可表示镁离子。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 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可表示为:。 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 价,硫酸根显-2 价,其化学式为:Al2(SO4)3。 故答案为: 化学符号 2H2 2Cl Mg2+ Al2(SO4)3 符号的意义 两个氢分子 2 个氯原子 镁离子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硫酸铝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 离子的

27、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 价,硫酸根显-2 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 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 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 改进措施是_。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

28、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 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 【 答 案 】 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 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氧气 - 12 - 【 解析 】 解:(1)实验室进行铁丝在 O2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是:,该实验容易导致集气瓶炸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采取的 措施是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 (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是: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 充足的氧气。 故答为:(1),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2)打开门窗,给可燃 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

29、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注意事项和燃烧的条件即可分析解答。 20、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化合物的是_,纯净物 的是_,混合物的是_,氧化物的是_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 答 案 】 A D AD BCE D 【 解析 】 解:氧气和液氧均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 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等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冰水共存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A;D;AD;BCE;D。 单质是由同种

30、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此类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 的分类。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8 分) - 13 - 21、小宇同学去象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 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该步骤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用_来区分硬水 和软水。 (3)在制取蒸馏水

31、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 (4)操作 1 的名称是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该步骤中玻 璃棒的作用是_。 (5)实验中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数字序号)。 (6)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 A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B滤纸破损 C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装滤液的烧杯中有杂质 【 答 案 】 加快水中悬浮颗粒物沉降 物理 吸附 肥皂水 防止暴沸 过滤 漏斗 引流 BCD 【 解析 】 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该步 骤是物理变化;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2、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 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4)操作 1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玻璃棒的作用 是引流; (5)在制作过滤的操作过程中,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6)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装滤液的烧 杯中有杂质; 故答案为: (1)加快水中悬浮颗粒物沉降;物理; - 14 - (2)吸附;肥皂水; (3)防止暴沸; (4)过滤;漏斗;引流; (5); (6)BCD。 (1)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

33、的悬浮杂质进行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3)根据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进行解答; (4)根据净水的方法及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5)根据制作过滤的操作过程有关的图形解答; (6)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熟练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充分理解明矾、活性炭的性质及它们的作用, 并能熟练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2、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是_。 (2)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则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用 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4、_,该反 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 ,只需加热一种物质 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 (4)用装置 F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 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在 F 中气 体应从导管_(填“b”或“c”)端通入。若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O2,则 O2应从_端通 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应为_(填字母)。用装置 E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 的物理性质;能 用装置 C 而不能用装置 D 收集甲烷,原因是_。 【 答 案 】 长颈漏斗 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

35、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 变 A 分解反应 催化作 用 量筒 c b A 难溶于水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 15 - 【 解析 】 解:(1)仪器 a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 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所起的作 用是催化作用;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 (4)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氧气的体积,用装置 F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

36、外)收集并测量 O2 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量筒;在 F 中气体应从导管 b 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O2,则 O2应从 b 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属于固、固加热 型,适合用装置 B 作发生装置;用装置 E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能用装 置 C 而不能用装置 D 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 (3);分解反应;催化作用; ; (4)量筒;c;b; (5)A;难溶于水

37、;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 A 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 和反应条件书写符号表达式,根据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锰的用作进行分析; (4)根据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 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 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图是小红按课本

38、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 - 16 - 【实验操作】 a向 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 溶液颜色; b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 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 (2)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由此推知我们在改进实验时需要考虑的

39、因 素包括_(答一点即可)。 【 答 案 】 对比 C 中酚酞变红的快,B 中酚酞变红的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有 利于环境保护,且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 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 【 解析 】 解:(1)E 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 (2)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 C 中变红的快,B 中变红的慢,故填:C 中酚酞变红的快,B 中酚酞变红的慢; (3)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40、分子运动的越 快,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且同一温度下不能 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 且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 据图可以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酚酞在 碱性溶液中会变红,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存在与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设计对比试验是关键。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 17 - 24、 已知 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41、B 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 相同。C、D 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 C 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B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 (3)D 物质在点燃之前要先_。 【 答 案 】 H2O2 H2O 检验纯度 【 解析 】 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 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B 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相同;C、D 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 C 后,体内的营养 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因

42、此 A 是过氧化 氢,B 是水,C 是氧气;故答案为:H2O2;H2O;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配平即可;故答 案为:; (3)D 是氢气,氢气在点燃之前要先检验纯度;故答案为:检验纯度;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 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 A、B 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相同;C、D 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 C 后,体 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因此 A 是过氧化氢,B 是水,C 是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 D 是氢气;氢气

43、和氧 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 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 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7 分) 25、 由 X、Y 两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 XY3和 XY2中,在物质 XY3中 X 与 Y 元素的质量比为 2: 3,则在 XY2中 X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简要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8 - 【 答

44、 案 】 解:设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Y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y, 则 x:3y=2:3 则 x=2y, 在 XY2中 X 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50.0%。 故答案为:50.0%。 【 解析 】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然后代入化学式进行计算 即可。 熟练掌握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就能顺利解答此类试题。 26、某公共场所张贴有如图广告,已知该化肥中没有其他含氮物质: (1)纯净的碳酸氢铵中含_种元素,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因此这是一则_(填“真

45、 实”或“虚假”) 广告。 (3)158g 碳酸氢铵中含_g 氮元素。(结果保留到整数) 【 答 案 】 4 12:5 17.7% 虚假 28 【 解析 】 解:(1)由化学式可知,碳酸氢铵是由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 的质量比为 12:(15)=12:5;故填:4,12:5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7.7%19.8%,所以是虚假 广告;故填:17.7%;虚假; (3)158g 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58g 100%=28g;故填:28。 (1)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标签信息来分析;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