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2 课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 1840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 史实; 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 内容和影响。 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斗争史实, 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上升,日本蓄谋侵略中国。 (2)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 2过程 (1)丰岛海战:1894 年 7 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2、,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李鸿章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本乘机控制 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1895 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1895 年 4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 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刺激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
3、设厂,产品 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途径,严重阻碍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影响: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概念辨析 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列强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就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 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 品输出为辅,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判断正误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 ) 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逐渐崛起,但中
4、国开展洋务运动,大力学习西方科技, 在实力上并不落后于日本。中国之所以战败根源在于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避战的政策。 (2)马关条约是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开始。( ) 解析 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合法化,事实上鸦片战争后英国就开始在中 国开设船坞等工厂企业。 深化理解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列强之间关系变化:从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到争夺在华利益为主。 (3)中华民族危机变得空前严重。 (4)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
5、 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增加。 (5)民主革命进程变化:民族资本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民主革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从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 二、八国联军侵华 1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 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过程 (1)战争开始:1900 年 6 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顽强阻击: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 击;1900 年 8 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妥协投降:慈禧太后逃跑途中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6、”。 判断正误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成为殖民地的企图。( ) 解析 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迫使 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计划,而是“以华制华”,最终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深化理解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 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 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 年 9 月。 2内容和危害 内容 危害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
7、还清,本息合计 9.8 亿两,以关税和 盐税作抵押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 收受到列强控制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 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 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 员,改设外务部 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 政府的控制 3.影响: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境地。 深化理解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尽
8、管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 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归纳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水陆两军在朝廷战和两派的争吵声中一败涂地。列强争相在中国划 分“势力范围”, 抢占租借地,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华民族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京师、烧杀抢掠的民族耻辱步履蹒跚地迈入 20 世纪的。 辛丑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知识结构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解读 在第二
9、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瓜分和重新瓜 分世界成为其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成为其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体现了帝国主义新的侵略要求。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 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农民阶级从朴素的阶级意识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掀起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应用 1895 年 5 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 25 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 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唐景
10、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 年 4 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的举措。故选 B 项。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 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 应用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 品输
11、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材料二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 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 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 弹压惩办。辛丑条约 应用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 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一 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 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肯宁咸乙未威海卫战事外纪 应用 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甲午中日
12、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答案 原因:作者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是战败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 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拳乱笔记 应用 依据材料二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答案 影响: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中国人民坚决抵御外敌,维护国家主 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重要原因。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彰显爱国精神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台湾 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和收复失地、雪耻无 望的悲愤心情
13、。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台湾军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誓死保卫台湾,进行了长 期的反割台斗争。 清军将领刘永福主张坚决反抗日本对台湾的割占; 台湾人民自发组成义军, 英勇斗争。义军首领徐骧、姜绍祖等为反割台斗争献出宝贵的生命。爱国军民的殊死斗争, 显示了他们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应用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 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甲午海战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百日维新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由“海东龙泣舰沉波”可以得出是甲午海战;由“议和”得出;由“台人”“谣
14、 谍遍网罗”可以得出;没有涉及,故排除。 1“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反映了某历史事件产生 的后果,这次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出台湾被外国割占,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 D。 2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 A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其中规定日本 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
15、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 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 C 项正确。 3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 年”是指( ) A1842 年 B1860 年 C1895 年 D1901 年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诗句及所学可知,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是在 1895 年马关条约中,故 C 正 确。 4.下图漫画出自 1898 年法国某画报,它可以看作( ) A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证据 B“门户开放”政策的真实写照 C中西文化碰撞的艺术夸张 D中国被瓜分的旁证材料 答案 D 解析 由题目中的时间“1898 年”“宰割中国龙”及漫画中若干人屠龙的信
16、息可知此应为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本题应选 D 项。 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最主要原因( )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列强间矛盾斗争加剧 C中国人民长期的不屈的斗争 D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政策 答案 C 解析 中国人民长期的不屈的斗争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 的最主要原因,故选 C。 6在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列强要求赔款数额为 4 亿 5 千万两,用意是当时中国有 4 亿 5 千万人口,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 1 两白银的“罚金”。材料中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