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在哈金森工厂 巩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110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在哈金森工厂 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课 在哈金森工厂 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课 在哈金森工厂 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课 在哈金森工厂 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 课课 在哈金森工厂在哈金森工厂 一、语言积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高考,是社会的共同话语。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每逢高考 都有许多人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情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前辈”们的回忆文章, 几乎_地对当年的学习、考试经历不以为苦,或者是苦而不自知。比如,因为没有太 强的目标感,备考时倒不太焦灼,本来是多顾多虑的人,考前却有少见的轻松,安安稳稳地 睡,_地考。( ),但细细回顾那些所谓_或者痛苦煎熬的记忆,大多 源自与高考和学习无甚必然关联的其他事情。高考仍然是人们可以自我把握梦想,即使梦想 破碎也被认可的社会流动方式。更关键的是,高考

2、改革的稳健性和高考传统的连续性,足以 让我们断定,若干年后,当“千禧年宝宝”考生回忆 2018 年的高考,也依然_。这并 不是说高考不需要改革,高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效率与公平。但无论高考和招生如何 改革,高考长期以来带给国人、带给考生的那种令人稳定、从容、自信的优点,只能增强, 不会削弱。 在这样的审慎、 稳健的改革精神指引之下, 相对封闭环境下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 相对开放环境下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平静的心灵,因之高考改革才能行稳致 远、扬长补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一例外 循规蹈矩 刻骨铭心 如出一辙 B众口一词 循规蹈矩 肝肠寸断

3、大同小异 C无一例外 按部就班 刻骨铭心 大同小异 D众口一词 按部就班 肝肠寸断 如出一辙 答案 C 解析 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没有其他特殊的。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根据语 境, 应选“无一例外”。 循规蹈矩: 原指遵守规矩; 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 不敢稍做变通。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根据语境,应选“按部就班”。刻骨铭心: 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肝肠寸断:形容非常悲痛。根据语境,应选 “刻骨铭心”。如出一辙:(车子)好像从同一个车辙出来,形容事情非常相像。大同小异: 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根据语境,应选“大同小异”。 2下列在文中括

4、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并非每个人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都值得回忆 B并非每个人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都那么丰富多彩,令人难忘 C当然,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 D当然,也并非每个人回忆起高中和高考时刻,都能如此淡定 答案 D 解析 A、B 两项与括号前“考前却有少见的轻松”所体现出来的淡定从容语境不吻合。C 项“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与括号后的“但”表示的转折语境 不吻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对封闭环境下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下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 保持平静的心灵,因之高考

5、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B相对封闭环境下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下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 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C相对封闭环境下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下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 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行稳致远、扬长补短。 D相对封闭环境下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相对开放环境下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共同 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答案 B 解析 A 项“保持心灵”搭配不当,应为“保持心灵的平静”。C 项“行稳致远、扬长 补短”语序不当,应为“扬长补短、行稳致远”。D 项“佛系应考”与“苦不自知”

6、错 位,应互换位置。 4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 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 15 个字。 答:_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 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 80 个字。 答:_ 答案 (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 决难事,很切实;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观察此流程图,明白各层级的关系。第(1)题

7、要求概括“红色议事 厅”的工作职能,从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处于流程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流程 的核心,由此可将答案概括为“联系与之相关的各方,帮忙协商解决难事”。作答时要注意 答案不能超过 15 个字。第(2)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 机制”,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帮助解决难事,接受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所以 可以从“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方面回答。要求体现流程图的主要内容,可以从难事来自 民意、 协调相关部门、 接受“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 能够落实群众反馈和回访等方面回答。 注意答案不能超过 80 个字。 二、对点训练 (一)对点链接 本文是从一个特殊的

8、角度为传主立传的。毛毛作为邓小平的女儿,由其叙述父亲的经历,显 得亲切、感人。这样就从女儿的角度进行叙述,将一代伟人有血有肉的性格特征充分感人地 展现出来。把握传主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是传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 (二)考点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 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 )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 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 ),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 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术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 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术付出了一生

9、。 1925 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 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 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 著作, 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 “我的著作加到一起, 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 36 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 学 13 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 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

10、学”必要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 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 年抗战爆发,陈寅恪在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 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 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 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 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11、。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 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下地板, 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 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 年 12 月 12 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 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 没有成功。半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 目还是没能复明。 57

12、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 可以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 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 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 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 ,听后大受震动。 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 ,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 绝了。 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 纪念碑的碑文中。在

13、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 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 术”, 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 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 年 8 月,阔别 12 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 坐着等待他, 他在日记里描述: “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 以杖缓步, 面容如昔, 发白甚少, 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 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书稿完成于 1964 年,陈寅恪 74 岁。 五年后,

14、 1969 年 10 月 7 日, 陈寅恪走完了他 79 岁的生命历程。 弥留之际, 他一言不发, 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5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传主的精神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_ 答案 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王国维碑文: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 才能得以发扬。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不慕名利,坚守独立的人格和学术操守。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 他拒绝了。 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 再研究学术”, 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潜心治学,死而后已。有元白诗笺证稿 、 论再生缘 、 柳如是别传等作品。(注意要

15、有事实例证) 6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答:_ 答案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依次连缀成文,思路非常清晰, 充分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 本文围绕反映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主题,选取了传主各个人生阶段的典 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真切传神。 本文首尾遥相呼应,突出表现了传主的特点,全文浑然一体。 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艺术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三)技法归纳 _ _ _ 归纳提示 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

16、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 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2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 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 一细节表现了什么, 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 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3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 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 “传主与他人” 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 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

17、中 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 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 对于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来说,当年他选择留学的胆量,丝毫也不下于世界上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那个年代留洋充满风险。中国与欧美等国家隔着太平洋、大西洋,坐上船从启 程到抵达,途中经过无边无际的海域,需要大半年时间。更何况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完全 陌生的西洋国家

18、,然后忍受遥遥无期的隔洋相望、鱼雁传书,这对于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的传 统中国父母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容闳出身于穷苦人家,十三岁时,家居澳门。当时,澳门是来粤贸易各国商人的共同 居留地,华洋杂居。在澳门,他在马利逊学校读书,受教于美国传教士布朗。当时他们班上 只有 6 个学生。 后来出于家人和自己健康的考虑要提前回美国, 布朗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想带几个跟他学习多年的学生回国,继续完成学业。布朗说完,要求愿意跟他去美国的孩 子站起来。当时班上只有 3 个学生站起来,而容闳是其中的第一人。容闳的母亲起初并不同 意,经过容闳的劝说才勉强答应。布朗为此特地为准备随他去美国的学生找了资助人,这些

19、资助人不仅负担学生留洋的全部费用,还承担了他们留洋期间学生家庭两年的生活费用。因 此,容闳获得了赴美学习的机会。 容闳初到美国,进了马萨诸塞州孟松城的孟松学校。“那时美国的生活、膳宿都非常 便宜。贫困的学生都有很好的机会找点工作做,以解决学费问题。我记得当时的食宿费,包 括燃料、灯和洗涤在内,每人每星期仅 1 元 2 角 5 分美金。” 容闳从孟松学校完成学业后,获得的资助就此结束。他放弃了去苏格兰进入爱丁堡大 学学习,同时又可以继续获得资助的机会,坚持要留在美国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有教授建议 他申请一份贫困生救助金, 但条件是学成后必须做传教士。 容闳不愿意为此放弃自己的理想, 而去做传教士,

20、并以此换取获得救助金的机会。为此,他的大学生活很艰苦,最后是通过当 地妇女协会的帮助,才获得了生活的救助。 容闳在耶鲁学习,由于入学前准备并不充分,尽管他学习很努力,但是在总体成绩上 并没有取得高名次。他在写作和抽象论方面却是出类拔萃的,因多次夺得英语作文奖而名扬 校园内外。就读期间,因为贫穷,容闳很少参加校园内外的社交活动,所以也没有至交,显 得孤独。可是他严于律己、刻苦学习的品行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耶鲁大学毕业后,容闳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结束之前,我已 把自己将要付诸行动的事在心中规划出一幅蓝图。我决心要做的事就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应 当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利益;这样

21、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文明富强的国家。 我的志向就是去实现这一目标,竭尽我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朝着这一目标奋斗着”。在以后的 岁月里,他毕生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 耶鲁大学毕业后,容闳决然离开美国回到中国。那个年代回中国的路程何其遥远,航 程那么漫长,回程的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 154 天,况且又不是舒适的客船,那次航程被容闳 描述为“令人厌倦的、最难以忍受的、漫长的”航行。况且他在美国待了几年,中文水平已 经退步到不能流利表达的地步,在船上与中国领航员甚至无法沟通,领航员听不懂他的话, 他也很难明白领航员说的是什么。 回到祖国后, 他更换了无数的工作, 每一项工作都是那么短暂

22、。 从中国留学的第一人, 发展成为留学事业的开拓者,容闳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坎坷的路。 (摘自香港大公报 ,有改动) 注 容闳(1828.11.171912.4.21),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 人,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 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容闳年少时家居澳门,是传教士布朗的学生;布朗回国时,决定带几个中国学生回国, 容闳第一个报了名。 B容闳在耶鲁大学学习时,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救助金,生活艰苦,获得当地妇女协会的 生活救助,没有至交,孤独自律,刻苦学

23、习。 C布朗不但对容闳耐心培养,还出资帮助他解决了留洋学费与生活费,为容闳赴美留学提 供了物质帮助。 D容闳在美国留学走了许多坎坷之路。他初到完全陌生的美国孟松学校就读,靠勤工俭学 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努力追求教育兴国的理想。 答案 C 解析 “还出资帮助他解决了留洋学费与生活费”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布朗为此找人帮 助解决了学生的留洋学费及他们家庭两年的生活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容闳远涉重洋,留学美国,面临着距离遥远、通讯阻断、父母思想传统、人地两生、经 济负担等重大难题。 B容闳第一个报名随老师去美国继续学习,既表现出对老师的崇拜,又表现了他通过西方

24、教育来振兴中国的强烈愿望。 C 容闳之所以放弃了去苏格兰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的机会, 是因为他经济贫困, 生活艰苦, 希望继续获得耶鲁大学的资助。 D第段“回中国的路程何其遥远,航程那么漫长”明写归程遥远、航程漫长,暗写容闳 教育兴国之路漫长。 答案 A 解析 B 项“表现了他通过西方教育来振兴中国的强烈愿望”牵强附会。从具体语境看,容 闳第一个报名跟布朗留学美国, 未表现出“通过西方教育来振兴中国的强烈愿望”。 C 项“是 因为他经济贫困,生活艰苦,希望继续获得耶鲁大学的资助”错,主要原因是他不想做传教 士,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D 项“暗写容闳教育兴国之路漫长”理解不当,此处只写了归途 的艰难

25、。 9容闳耶鲁大学毕业后,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应当享受与我同样的 教育利益;这样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文明富强的国家”,并为实现这一目 标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体会。 答:_ 答案 (1)理想、目标能促使一个人不断地逆流而上、奋斗不息。容闳虽然自幼家庭贫寒,但 远大的理想促使他学习刻苦、敢为人先;在美国学习期间生活艰辛,依然为理想而放弃资助 金;毕业后排除万难回国工作等。(2)青年人要有一份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以强国为己任。容 闳留学美国,条件远远好于国内,但他依然回国工作,并为提高青年一代的教育水平,复兴 祖国, 建设文明富强的国家而奋斗终生, 这一份强烈的国家情怀和责任感值得青年一代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传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