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孙权劝学,第2课时,1,课时目标,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理解文章主旨。,2,情境导入,3,4,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学,课文解析,整体感知,孙权 吕蒙 鲁肃,劝,辞,惊,豪,非吴下阿蒙,军中多务,不可不学,当刮目相待,启示?,(现身说法),(侧面描写),5,课文解析,精研细读,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 而变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6,课文解析,精研细读,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卿言
2、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2.孙权是如何劝学的?,7,3.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语言),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行动),8,4.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5.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6.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9,7.“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8.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10,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走近人物,11,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 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
4、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文章层次结构:,12,课文解析,拓展延伸,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学生来说,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今天的学习生活呢。联系课文,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13,主题概括,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14,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在写作上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希望同学们多读书,不断完善自己。,15,孙权劝学,力陈必要:,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提出目标:,涉猎见往事,现身说法:,多务熟若孤,吕蒙就学,先:,后:,辞军中多务,就学有小成,鲁肃赞学,今日才略,非吴下阿蒙,恳切、关心,无法推辞,惊叹、佩服,自得、自豪,16,课后作业,3.以“由孙权劝学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随笔。,1.背诵课文。,2.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