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3936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7课 赵世家》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7课赵世家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及食熊蹯,胹不熟B.梦见叔带持要而哭C.韩厥告赵朔趣亡D.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答案A解析B项“要”同“腰”。C项“趣”同“促”。D项“免”同“娩”。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盾益专国政专:专擅B.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致:送给C.朔死不恨 恨:遗憾D.然亦君之咎 咎:过失答案B解析致:涉及,牵连。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指示代词,相当于“的事”。A项表并列关系连词,和;表修饰关系连词。B项放在句尾,可不译;助词,表疑问语

2、气。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去,往。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B.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C.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D.明日,服而朝答案C解析C项古今义均为“行使国家权力”。A项古义:为两个词,“成功”和“功业”。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B项古义:背离习俗。今义:流传下来的风俗。D项古义:第二天。今义:时间词,明天。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A.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B.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C.故寡人无舟楫之用

3、,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D.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答案C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

4、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

5、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错:涂饰B.穷乡多异,曲学多辩 曲学:学识渊博C.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制俗:改革风俗D.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攘:排斥,排除答案B解析曲学:偏颇浅陋的学说。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都为“用来的”。A项于是/根据。C项然而/而且。D项用来/而。8.下列句子不能作为赵武灵王要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的一组是()利其民而厚其国礼服莫同,其便一也穷乡多异圣人果可以利其国,

6、不一其用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顺中国之俗A. B.C. D.答案B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译文:_(2)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译文:_答案(1)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2)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10.赵武灵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公子成的?答:_答案先从圣人的做法谈起,圣人从“利其民而厚其

7、国”的角度出发,“因事而制礼”,并不计较“殊俗”;接着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分析,强调“胡服骑射”的必要性;最后用“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表明改革目的。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

8、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

9、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厚葬B.愿沛公且留壁 壁:营垒,军营C

10、.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吃,引申为“引诱”D.不如因其解击之 解:解散答案D解析解:同“懈”,松懈。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介词,译为“把”/介词,译为“凭借”。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项均为介词,表示对象,译为“和、同”。D项均表示修饰,不译。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他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

11、取得大胜。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知道急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最终被封为留侯。答案B解析“让沛公带兵攻击”不对,张良没有这样特别安排,只是提出了“趁敌方松懈而攻打”的建议。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译文:_(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译文:_(3)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译文:_答案(1)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

12、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3)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15.文中哪些事件表现了张良运筹帷幄的才能?答:_答案(1)利诱秦将(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3)推荐悍将(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

13、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求得到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

14、,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对西面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任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而最后击败楚军,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

15、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信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道家养生术,即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充足,身体轻举,促进身体健康),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行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史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