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3921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2课 项羽本纪》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积累(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属于B.田父绐曰 绐:欺骗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引:率领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答案A解析属:音zh,跟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 D.答案C解析C项介词,因为/介词,用。A项介词,在。B项代词,他(指项羽)。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B.乃持项王头视鲁C.令诸君知天亡我D.乘埶起陇亩之中答案C解析A项“繇”同“徭”;B项“视”同“示”;D项“埶

2、”同“势”。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C.项王至阴陵,迷失道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答案C解析A项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表概数或左和右两个方向,作动词讲时为支配、操纵。B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D项古义:治理。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毋妄言,族矣 B.项王军壁垓下C.楚兵冠诸侯 D.豪杰蜂起答案D解析D项为名词作状语,其余均为名词作动词。6.下列句式与“汉骑追者数千人”相同的一项是(

3、)(3分)A.梁父即楚将项燕B.不忍杀之,以赐公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D.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答案C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省略句,D项为固定句式“独乎”。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4分)(1)_,大礼不辞小让。(2)垓下歌:“_,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_!”(3)胜败兵家事不期,_。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答案(1)大行不顾细谨(2)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3)包羞忍耻是男儿二、文本训练(课内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

4、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兴之暴也暴:残暴B.陈涉首难 难:发难C.自矜功伐 矜:夸耀D.奋其私智 奋:振,这里是“极力施展”之意答案A解析暴:突然,迅速。9.比较下列加点的“之”“而”的意义和用法

5、,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答案B解析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均是表并列的连词。10.下面语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羽)乘埶起陇亩之中 (羽)放逐义帝而自立(羽)身死东城 (羽)尚不觉寤而不自责A.B.C.D.答案B解析都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也都是状语后置句。为一般句子,为宾语前置句。11.下列对选文的评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6、。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且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C.这篇文章对项羽的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D.这篇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失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英雄的偏爱和敬重。答案C解析A项功绩主要为推翻暴秦。B项“身死东城不自责”是性格特点而非过失。D项应为功过褒贬适当。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4分)译文:(2)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7、过矣。(4分)译文:答案(1)秦国在政治措施上有重大失误,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像蜂群飞起,共同起来争雄,多得难以数清。(2)五年之间最终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还没有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啊。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8、。”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唯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

9、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

10、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注】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 谢:道歉,谢罪C.老臣罢病悖乱 罢:同“疲” D.李信果辱秦军 辱:使受辱答案B解析辞官。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B.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之际,王翦依

11、然坚持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答案C解析王翦请田宅是为了让秦王不猜忌自己。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译文:(2)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译文:答案(1)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使燕王喜逃跑了,同时多次战败楚军。(2)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16.

12、王翦的足智多谋在文中有何体现?请概括之。(4分)答:答案在被问及攻打楚国需要的军队时,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王翦出发后,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以此打消秦王疑心。王翦抵达战场,先采取守势以挫敌方锐气,后抓住有利时机,大败楚军。【参考译文】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侍奉秦始皇。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使燕王喜逃跑了,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于是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

13、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于是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

14、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

15、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

16、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四、语言运用训练(10分)17.下列诗谜的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5分)桃花潭水深千尺问君能有几多愁坐地日行八万里良药苦口利于病A.对答如流无与伦比鲁迅辛弃疾B.

17、对答如流无与伦比鲁迅霍去病C.无与伦比对答如流陆游霍去病D.无与伦比对答如流陆游辛弃疾答案D解析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谜底就是无与伦比。“问君能有几多愁”,下一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谜底就是对答如流。“坐地日行八万里”是说在陆地上旅游,即陆游。“良药苦口”是指辛辣苦,但利于病,所以是辛弃疾。18.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5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重点是比喻与借代的区别。“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本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A项用的是比喻(“为”是暗喻的比喻词);B项“尧舜”代指杰出的人,属于“个别代一般”;C项“干戈”是武器,代指战争,“玉帛”是丝织品,代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体”;D项“西施”代指美女,属于“个别代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史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