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朗诵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

孟子朗诵Tag内容描述:

1、一、王好战,请以战喻,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的主要材料。宋代把它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释文题,知文明理,“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句,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领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扩充这四端,就能得到仁、义、礼、智,否则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孟子二章,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道”“民贵君轻”。,作品简介,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四书”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

4、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1给加点字注音。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 淫(yn)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2)安居而天下熄 熄:停息(3)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 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 由:遵循(6)独行其道 道:道路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往之女家 “女”同“汝” ,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 B往送之门C往之女家 D与民由之(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 与例句同;B. 动词,到;C. 。

5、专题4 孟子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

6、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释文题,知文明理,“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提炼自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并且以天下万民的忧乐为忧乐。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要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其政治目的是推动封建王朝向前发展,但是,它也表现了孟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它的精神发扬光大,要一心为民。,明主旨,本课所录三则选文从不同方面共同阐述。

7、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A组 1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_,字 , 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_”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 ”思想,被称为“ ”。,轲,子舆,战国,儒,仁,仁政,亚圣,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安居而天下熄( ) 丈夫之冠也( ) 父命之( ) 独行其道(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女子之嫁也( ) 戒之曰( ) 往之女家( ) 与民由之( ),战争停息,行冠礼,教导、训诲,道路,怎么,哪里,取消句子独立性,告诫,到、往,遵循,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发。

8、孟子二章,孟 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 学习富贵不能淫一文,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类比论证的写法。 初步。

9、二、王何必曰利,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释文题,知文明理,“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面对梁惠王对“利”的热切期待和渴望,孟子旗帜鲜明而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这句反问是对梁惠王追逐利益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孟子对“利”的极端唾弃,反问过后的一句“亦有仁义而已矣”,表明孟子对“仁义”的极力推崇和执著追求。“重义轻利”的思想是“王何必曰利”的真正内涵。,本课共选取了三篇短文。第一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劝说梁惠王要“后利而先义”;第。

10、21 孟子二章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并认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内涵及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并。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读名言,谈体会,生为尊严,生为自由 生为名声,生为正义,鱼我所欲也,孟子,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

1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共二百六十章,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言行活动,集中反映了孟 子的言论和思想,包括政治、修身、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 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1仁与仁政: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发展出“仁政”思想,强调以仁治国,关心百姓,不靠 穷兵黩武得天下,与暴政、霸道相对。 2民本思想:在“仁政”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民本思想,即以百姓为本,以民为重,考虑百姓的 感受,强调百姓意志即上天的意志,民心所向非常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 3道统观念:倡导尧、舜、禹、周文王等圣贤君主的做法。

13、三、民为贵,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释文题,知文明理,“民为贵”语出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老百姓是最尊贵的。这句话极其简洁明了地言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孟子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充分地阐明了这一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话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超前意识”。齐宣王就“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

14、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共二百六十章,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言行活动,集中反映了孟 子的言论和思想,包括政治、修身、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 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1仁与仁政: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发展出“仁政”思想,强调以仁治国,关心百姓,不靠 穷兵黩武得天下,与暴政、霸道相对。来源:学&科&网 Z&X&X&K 2民本思想:在“仁政”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民本思想,即以百姓为本,以民为重,考虑百姓的 感受,强调百姓意志即上天的意志,民心所向非常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 3道统观念:倡导尧、舜、禹、。

15、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论以及政治观点,为“四书”之一。,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通_,意思为: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通_,意思为: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通_,意思为:_ _通_,意思为:_。

16、五、人和,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释文题,知文明理,“人和”一词摘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达到人和的根本方法,就是“得道”,即施行仁政。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在本课第一则,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全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话题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有力地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强调有了人和就可以。

17、 专题专题 4 孟子孟子 孟子(约前 372 年-前 289 年) ,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 后人杜撰) ,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 子并称“孔孟” 。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 , 尊称为“亚圣” ,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寡 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

18、123 孟子二则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同学做正确选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目标1、2、3。指导法、分析法、积累法、质疑法、鉴赏法。投影仪、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孟子一书中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比喻来说理、辨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孟子二则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

19、元 旦 朗 诵 2022农历壬寅年虎年 红色喜庆虎年元旦朗诵方案PPT 汇 报 人 : 小 X X CONTENTS 目 录 活动介绍 活动步骤 评分标准 活动要求 01 02 03 04 活 动 介 绍 2022农历壬寅年虎年 第一章节 。

【孟子朗诵】相关PPT文档
【孟子朗诵】相关DOC文档
【孟子朗诵】相关其他文档
21.《孟子》二章 音频朗读mp3
标签 > 孟子朗诵[编号: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