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

第6课,戊戌变法,1、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小组讨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民族危机。,思考:这幅图揭示了什么时代主题?,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思考:该表反映了怎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Tag内容描述:

1、第6课,戊戌变法,1、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小组讨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民族危机。,思考:这幅图揭示了什么时代主题?,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思考:该表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法背景,(一)国际:,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潮流,(二)国内:,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4、思想基础。

2、第6课 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时,他们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一介书生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能发起这样一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运动的结果如何?有哪些维新志士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了?,目标1:通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

3、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 与能 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与方 法 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

4、 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 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课文插图和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 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维。

5、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 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 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 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相关PPT文档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相关DOC文档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2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
标签 >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3[编号:1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