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 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课文插图和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 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高尚情 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谭嗣同的绝命诗 教师对谭嗣同在刽子手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史实进行描述,提出问题:“清政府为什 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的是盗贼吗?”“后人为什么称这些遇害者为戊戌六 君子?”等。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导入新课。 【内容探究】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多媒体展示康有为、梁启超图片 师: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 是什么? 生: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公车上书。 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请问:其结果是什么? 生: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了京、沪。
3、 师: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爱 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生: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师:阅读教材,列举一些著名的学会和报刊。并说说它们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生:著名的学会有强学会、农学会等;影响最大的报刊有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 报 。其中时务报宣传了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力行 变法思想;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 ,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 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师强调: 维新思想的传播, 极大地推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_第1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8/8/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1.gif)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_第2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8/8/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2.gif)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_第3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8/8/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0ea39d00-f233-4043-91c6-e2c6a10ab63e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1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