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74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6课 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时,他们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一介书生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能发起这样一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运动的结果如何?有哪些维新志士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了?,目标1:通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察教材图片,自主学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出公车上书的原因;列举公车上书的时间、发起人、内容;思考公车上书的影响?列举出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进行的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归纳问题的能力

2、。(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讨,列举出公车上书的内容,说出维新变法的结果?小组讨论出公车上书的意义?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重点、难点),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2830页“百日维新”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时间、发起人、内容、影响是什么? 问题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进行了哪些活动?,康有为与公车上书,马关条约,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原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公车上书的直接原

3、因。,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独立则国家独立;少年自由则国家自由,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梁启超,康有为,阅读教材人物扫描及右边梁启超的话,说说他们两位是什么样的人?当两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公车原是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

4、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等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被称为“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拒和,迁都,变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时间,发起人,内容,影响,阅读教材29页,列举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做了哪些活动,即戊戌变法运动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变法通议,问题思考,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学会和报刊所宣

5、传的维新变法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维新派进行变法运动做了思想准备。,宣传的是维新变法的思想,说明中国只有进行变法才能走向富强。,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3031页“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列举出公车上书的内容,说出维新变法的结果? 问题2.讨论公车上书的意义?,百日维新,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变法?其目的是什么?,不当“亡国之君”。,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封建统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

6、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等。,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列举维新变法的内容,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失败,1.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结果,梁启超,康有为,2.康有为、梁启超仓促逃往海外,谭嗣同,林旭,杨锐,3.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被手握大权的顽固派镇压,光绪帝被囚禁,参与变法的维新人士遭逮捕杀害。此次变

7、法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指因为变法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指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绝命诗,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京师大学堂遗址,戊戌变法保留下的唯一成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软弱性)(主要原因),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戊戌变法的性质、意义、教训?,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意义,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1898年6月至9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政治改良运动。不过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