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在我们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等民族?,敕勒歌反映了鲜卑族的生活情景,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这首诗反映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抒发了鲜卑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内迁:,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时间:东汉到西晋影响: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
1、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在我们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等民族?,敕勒歌反映了鲜卑族的生活情景,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这首诗反映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抒发了鲜卑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内迁:,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时间:东汉到西晋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二十四岁时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 。,北魏建立,时间; 386年 定都; 平城 统一。
2、第19 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学习目标:,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记住內迁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分析孝文帝改革意义,山西,四川,甘肃,陕西,河南,鲜 卑,匈 奴,羯,羌,氐,1、时间:,2、主要的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一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直接原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顺应民族汇聚的历史潮流。,巩固统治,、 494年迁都洛阳,3、改革内容:,汉化措施,平城,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
3、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展示自学先学内容,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民族是: _、_、 _、_、 _,合称“五胡”。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内容: (1) _。 (2)汉化政策: _ _ _ _,匈奴,鲜卑,羯,迁都洛阳,羌,氐,改穿汉服,提倡与汉人通婚,采用汉姓,学习汉语,通读教材! 归纳出北方民族融合的原因、表现!,这两幅图是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壁画上发现的,反映了什么问题?,不同民族间在生产、生活领域交往、交流密切,相互学习、互相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促进了这次民族融合,你知道。
4、第第 1919 课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 淝水之战的简况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 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融合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2.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5、第第 1919 课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材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少数民族加快了 内迁速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彼此征战中,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较晚内迁的鲜卑族,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大大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各民族间相 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使统一。
6、第第 1919 课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2.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 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 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
7、第第 1919 课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 2、通过表演历史小短剧孝文帝设巧计迁都,加深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把历史与现 实联系起来。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