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冷战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20世纪6080年代,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

第15课冷战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Tag内容描述: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20世纪6080年代,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使世界贸易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习目。

2、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1二次大战前的近 200 年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二次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世 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 要出现在欧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出现了欧盟、北美。

3、第第 2 课时课时 波的描述波的描述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理解波速波长周期频率的 定量关系。 2.能应用波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和分析 1.科学思维 对机械波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推理。 2.关键能力 1建模能力 2数理分析能力 。

4、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4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

5、第第 2 课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秦朝皇帝制度和秦朝的中央官制及特点。 2.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及内容。 3.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作用。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1)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表现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

6、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一、“冷战”的兴起1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2)美苏实力超群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

7、 第第 23 课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一 从盟国到对手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重新打出反共、反苏的旗号,和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一支强大的国际政治力量。 欧洲大国和日本普遍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美国为称霸世界,企图遏制苏联;苏联要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8、第第 1 课课 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 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 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1.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各自的背景和过程。 2.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重点) 3.了解国际联盟的有关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重点) 4.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

9、第第 10 课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1.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和特点, 认识经济特区 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掌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理解对外开 放格局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 的意义。 一、经济。

10、第第 1 课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形成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1.理解雅尔塔体系的特点及影响。(难点) 2.理解战后力量对比的变化。(难点)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 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 (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

11、第第 9 课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法西斯的兴起 1主要原因 (1)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2)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概况 (1)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 (2)德国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3)日本也兴起了以军部为。

12、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掌握我国对外开放过程的基本史实。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3.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概况: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

13、学案2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课标要求1.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2.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 1.背景 (1)独立后的荷兰_迅速发展。 (2)荷兰仍面临西班牙强权的外部威胁,国内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和批判_理论,为荷兰资产阶级争取。

14、第第 1 节节 波的形成和描述波的形成和描述 第 1 课时 波的形成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道机械波产生的条件,理解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特点。 2.知道纵波和横波的概念。 3.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 通过图像获取相。

15、第第 1 课课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热战”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 南战争。 2.认识局部战争与冷 战格局的关系。 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主要经过及其结果,理解朝鲜战争与冷 战格局的关系。 2.结合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归纳美国侵 越战争的战略变化。 3.理解局部战争的特点及其对冷战双方力量对比的影响。(重难点) 一、朝鲜战争 1。

16、第第 18 课课 “冷战冷战”中的中的“热战热战” 课标要求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朝鲜战争 1背景 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南北政府之间 不断发生矛盾冲突。 2爆发及演变 (1)爆发:1950 年 6 月。 (2)演变:美国组织“联合国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插手中国内政。战争由朝鲜战争 演变为国。

17、第第 2 2 课课 冷战的开始冷战的开始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1.了解美苏冷战的表现。(重点) 2.理解冷战的性质及影响。(难点)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冷战的背景 (1)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野心膨胀,欲称霸世界,为限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制定了“遏制战略”。 (3)1946 年 3 月,丘吉尔发表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易混易错 铁幕演说不等同于冷战的开始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杜鲁门。

18、第第 14 课课 “冷战冷战”的缘起的缘起 课标要求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含义:二战后期,美、英、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通过雅尔塔会议 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2评价 (1)有助于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 的精神。 (2)雅尔塔体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之上,具有大国霸权主。

19、第第 2 课课 美苏对峙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 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 原因和特点。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美苏盟友关系破裂的原因。 2.探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重点) 3.简述苏联的对抗措施, 认识冷战局面的形成对当时国际关系产 生的重要影响。(难点) 一、杜鲁门主义 1.背景 (1)杜鲁门接任美。

20、第第 15 课课 “冷战冷战”的形成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一、遏制理论的提出 1历史背景:杜鲁门政府大力制造反苏舆论。 1946 年初,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向国内发回一份 8 000 字的电报,分析苏联对外政策,提 出美国应采取的对策。 2内容:认定美苏是敌手而不是合作伙伴,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 锁、颠覆、局部武装干涉等来遏制苏联。。

【第15课冷战的形成 学案含答】相关DOC文档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含答案)
第14课“冷战”的缘起 学案(含答案)
第15课“冷战”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标签 > 第15课冷战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编号:9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