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829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0 课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1.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和特点, 认识经济特区 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掌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理解对外开 放格局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 的意义。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创办“经济特区”,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2)1988 年,正式建立海南省,并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2经济政策和管

2、理体制 (1)特区的建设资金:以吸引外资为主,并对外商投资在税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 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 (2)经营形式: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即“三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 (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 吸引了大量外资,“三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深圳发展成一座 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 判断正误 (1)经济特区的“特”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知识点拨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

3、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 场的一条特殊渠道。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中央直接管辖的特殊地区,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城市 (1)设立:1984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政策 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对外商实行优惠政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外向型的工业区。 2沿海经济开放区 (1)设立:1985 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环渤海 地区相继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

4、992 年形成沿海开放地带。 (2)意义:对促进开放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内地的开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浦东的开放开发 1990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宣布了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决策,要把浦东建成 21 世纪 现代化上海的象征。 概念阐释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三者虽都为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但体现的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1)经济特区:是 1980 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 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1984 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

5、域。 (3)沿海经济开放区:是 1985 年以后开辟的以建立产业链为目的的沿海开放带。如珠江三角 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区。 判断正误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没有区别。( ) 三、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形成过程 (1)经济特区的创办。 (2)沿海地区的开放。 (3)沿江城市的开放:1992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 汉、重庆 5 个城市。 (4)内陆城市开放:批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 17 个省会(首府)为内陆开放城市。 (5)逐步实行内陆边境城市的开放。 中国基本建构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 开放城市”的开放体

6、系,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意义 促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促使中国的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 变,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图解识记 针对练 1979 年 4 月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赴京直谏中央:“中国这么大,各省有各省的特 点,有些应根据省的特点来搞。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行一步,放手干。”习仲勋 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支持。广东“先行一步”的表现是( ) A率先实行农业改革 B开辟经济特区 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答案 B 解析 率先实行农业改革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和四川省广汉县, 故 A 项错误; 1980 年中

7、国设立 了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为经济特区,故 B 项正确;设立沿海经济开放 区是在开放经济特区之后的 1985 年,并非广东省的“先行一步”,故 C 项错误;开放沿海 开放城市是在开放经济特区之后的 1984 年,与“先行一步”不符,故 D 项错误。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据统计,从 1979 年建立深圳市到 1984 年底止,深圳市与外商签订的各种协议、合 同共达 3 382 项,协议投资总额 193 亿港元,实际投入使用的外资 46.8 亿港元。其中特区内 所占的比重都在 80%左右。 应用1 材料一说明经济特区的创办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8、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分为三个阶段:1978 年到 1991 年是探索阶段,其重要标志是经济特 区的设立和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2 年到 2001 年是对外开放高速发展阶段,其标志性事件 是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2001 年以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应用 2 材料二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不断深化的三个阶段。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属 于对外开放的探索阶段,“南方谈话”是对外开放高速发展阶段的标志,而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则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

9、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 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应用 1 据材料一,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答案 吸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的教训,顺应世界潮流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二 1980 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 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 年,进一步开 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从 1985 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 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 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 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

10、要纽带。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应用 2 依据材料二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答案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 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 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针对练 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 闻网称, “

11、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 影响沿线 44 亿人口; 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主要是因为( ) A“一带一路” 适应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B“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C“一带一路”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 D“一带一路” 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知“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联系和发展,赢得了世界的肯定,故 A 项正确。 1陈秉安著大逃港 :“1977 年 11 月,深圳逃港人数为 194 274 人,但 1980 年逃港现象 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地政府

12、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央批准了深圳等 4 个经济特区 答案 D 解析 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 佣偷渡者也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最早是在安徽和四川,与 深圳无关,故 C 项错误;1980 年中央批准了深圳等 4 个经济特区,深圳企业对劳动力的大量 需求,以及深圳与香港收入差距的缩小,使得人员不再外逃,也吸引了外逃人员成批回来, 故 D 项正确。 2(2019 成都高一检测)1980 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 的

13、实质是( )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答案 B 解析 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为了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 B 项正确。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闽东南地区(厦、 漳、泉三角区)在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上属于(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 D 解析 沿海经济开放区指的是 1985 年起在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等地区开放的开放区域, 故选 D 项。 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

14、实际开放了半个中 国”,它是 35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阶段;A、B、D 三项均为无关项。 5过去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 彻底改观, 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C 解析 19

15、90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开放上 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 C 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 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 年 2 月 24 日)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

16、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 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 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 答案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和基地。 (2)内涵:改革开放。 (3)进一步破除了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发展,开创了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技术的引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从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这里“春天”比喻改 革开放。第(3)问,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据所学知识进 行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北师大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