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学案 【考纲要求】 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 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圆综合复习学案含解析Tag内容描述:
1、2020年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学案【考纲要求】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 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的形式,当m0时,方程的解为;当m0时,方程的。
2、备战备战 2021 年中考复习重难点与压轴题型专项训练年中考复习重难点与压轴题型专项训练 专题 06 圆的综合问题 【专题训练】 一、解答题一、解答题 1(2020 柳州市柳林中学中考真题)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的一点,连接 AC、BC,ODBC 于点 E,交O 于 点 D,连接 CD、AD,AD 与 BC 交于点 F,CG 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G (1)求证: ACDCFD。
3、2020年中考总复习:一次方程及方程组学案【考纲要求】1.了解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会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体会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结果仍是等式.2.方程的概念(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
4、2020年中考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学案【考纲要求】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用不等式(组)进行解题,能利用不等式(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不等式的相关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 、 “” 、 “”、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
5、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练习卷: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已知O的半径是5,直线l是O的切线,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A5B2.5C3D102(3分)已知O的半径为2cm,点P在O内,则OP可能等于()A1cmB2cmC2.5cmD3cm3(3分)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若AOC160,则ABC的度数是()A80B160C80或20D80或1004(3分)如图,AB、BC、CD、DA都是O的切线,已知AD2,BC5,则AB+CD的值是()A14B12C9D75(3分)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OB6cm,高OC8cm,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A30cm2B60cm2C30cm2D48cm26(3分)如图,在O中,直径AB,。
6、 20192019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巅峰冲刺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专题 1818 圆知识综合问题圆知识综合问题 【难点突破】着眼思路,方法点拨【难点突破】着眼思路,方法点拨,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圆的基本性质解题要领:出现垂直于直径的弦(条件是线段可延长变为弦),考虑垂径定理;过圆心 作弦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根据圆的性质计算时的重要辅助线;充分利用弧或弦的中点这个条件, 往往连接圆心;特别注意无图的计算题,要注意分类讨论,不可遗漏其他的情况 解题要领:在同圆中,注意运用圆心角、圆周角、弦、弧等量关系的转化。
7、2020年中考总复习:图形的相似【考纲要求】1.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相似图形有关概念及性质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及条件,并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掌握图形位似的概念,能用位似的性质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4.掌握用坐标表示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或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比例线段1.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为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
8、2020年中考总复习:分式与二次根式学案【考纲要求】1. 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 利用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的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分式设A、B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2.分式的基本性质(M为不等于。
9、2020年中考总复习:整式与因式分解学案【考纲要求】1.整式部分主要考查幂的性质、整式的有关计算、乘法公式的运用,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因式分解是中考必考内容,题型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也常常渗透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的化简中进行考查.【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整式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是代数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对字母来说只含有乘法的运算,不含有加减运算在含有除法运算时,除数(分母)只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可以看成分数因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要点。
10、2020年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换【考纲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及其相关性质.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5.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平移变换1. 平移的概念:。
11、2020年中考总复习:统计与概率【考纲要求】1.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或者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的思想收集、整理和处理一些数据,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中考中多以图表阅读题的形式出现;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数、频率等概念,并能进行有效的解答或计算;3.能够对扇形统计图、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等几种统计图表进行具体运用,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图表进行取舍;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
12、2020年中考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学案【考纲要求】(1)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相反数与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了解整式、分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
13、2020年中考总复习:实数学案【考纲要求】1.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及意义,会比较实数的大小;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会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了解乘方与开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并理解这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或者“形如(m,n是整数n0)”的数叫有理数。
14、2020年中考总复习:方程与不等式综合复习学案【考纲要求】1会从定义上判断方程(组)的类型,并能根据定义的双重性解方程(组)和研究分式方程的增根情况;2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明确解方程组的实质是“消元降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化无理式为有理式”;3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以及求特殊解集;4列方程(组)、列不等式(组)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5. 解方程或不等式是中考的必考点,运用方程思想与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难点和热点【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一。
15、2020年中考总复习:圆综合复习【考纲要求】1.圆的基本性质和位置关系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但圆中复杂证明及两圆位置关系中证明定会有下降趋势,不会有太复杂的大题出现;2.今后的中考试题中将更侧重于具体问题中考查圆的定义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对应用、创新、开放探究型题目,会根据当前的政治形势、新闻背景和实际生活去命题,进一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圆的有关概念1. 圆的定义如图所示,有两种定义方式: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