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 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七年级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1 分)分) 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u) 祈祷(q) 安详(xin) 参差不齐(cn) B徘徊(hui) 瘫痪(tn) 抚弄(w) 煞有介事(sh) C霎时(sh) 确凿(zu) 坍塌(tn) 拈轻怕重(nin) D鄙薄(b) 气概(i) 澄澈(ch) 骇人听闻(hi) 2 (3 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弹簧 静谧 云宵 混为一谈 B粗犷 凄冷 宽敞 咄咄逼人 C瘫痪 寥廓 决别 面面相
2、觑 D憔悴 复盖 炫耀 鸭雀无声 3 (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D 看到自己讲课时的神态被学生制作成表情包, 李老师怪诞不经, 对学生们把她当朋友感到十分欣慰。 4 (3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3、C有报道说,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 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5 (3 分)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呐喊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 C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 论语孔子春秋末期 6 (3 分)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_;
4、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_。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凶猛地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暗示 不停地絮絮叨叨 A B C D 7 (3 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性上看,清楚、宽阔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看,行动、精致是褒义词。 B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 “尊君”是称自己的父亲, “垂询”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见教”用来称对方指教自己, “惠存”用来称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 C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先秦儒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D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
5、家。 诫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分) 8 (21 分)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6、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杂畜:混在一起喂养。俟:等待。伺:守候,观察。从侄:堂侄。虞敦,人名。贻:留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7、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神情 C则二狼伺其未觉 觉:熟睡 D将啮其喉 啮:咬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 乃伪睡以俟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阴怀不测 C两狼之并驱如故 犬阻之不使前也 D乃悟前狼假寐 乃杀而取其革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 C主人昼寝厅事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4)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甲文重在赞美屠户的智慧和力量,乙文讽刺了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的缺陷。 B甲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屠夫的复杂性格。比如“投以骨”表现屠户的怯懦, “屠暴起
8、” “屠自后断其股”根除狼患,表现屠户的勇敢机智。 C甲文“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两句都表现狼表面温驯,实际像狗一样阴险狡猾。 D甲、乙两文结尾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来点明全文的主旨,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1 小题,小题,9 分)分) 9 (9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行住两沾衣。
9、【注】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1) “行住”一词中, “行”指的是征客。那么“住”指的是 ,本诗前两句通过对意象: 、 、 等的描写,渲染了 的氛围。 (2)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0 (10 分)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河流大野犹嫌束, 。 (谭嗣同潼关 )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 古诗文中, “萧”常表示萧
10、索、萧条之义,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 , ” 。 对别人的优点, 我们要善于学习; 对别人的缺点, 我们应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 , 。 ” 我国古代诗文中,“风” 的身影随处可见, 它陪伴过游子, 如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 中的 “ , ” 。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 11 (16 分)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 2 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 “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
11、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 “妈,我要上大学去了! ”母亲说: “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 “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
12、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 母亲就说: “你上大学以后, 我做了一个噩梦, 梦见你死了, 我一哭哭了个没气” 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 “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
13、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 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 是非多不多。 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
14、的“你父亲说: 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 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 ”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 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 这令我惊喜, 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一
15、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 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 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 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
16、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四、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13 分)分) 12 (7 分)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 2 数
17、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 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 3000 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 1” ,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 (2)结合“材料 2” “材料 3” ,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13 (6 分)走进“西游” ,重温经典。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18、 “怎生是好!”A 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 “那方无火?”八戒道: “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五、作文(五、作文(60 分)分) 14 (10 分)小作文。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 150 字左右的片段。 要求:用上两种以上的修
19、辞手法;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15 (50 分)目睹荷叶雨中护莲的一幕,冰心读懂了母亲对孩子的荫蔽;三代人散步的一次经历,使莫怀戚明白了中年人的责任;井房触摸水流的经历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感受到了生命的欢愉成长过程中,你是否也有过一些难忘的经历,经历过之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请以“那一次,我明白了_”为题,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结合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写作;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1 分)分) 1 (3 分)下列词语
20、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u) 祈祷(q) 安详(xin) 参差不齐(cn) B徘徊(hui) 瘫痪(tn) 抚弄(w) 煞有介事(sh) C霎时(sh) 确凿(zu) 坍塌(tn) 拈轻怕重(nin) D鄙薄(b) 气概(i) 澄澈(ch) 骇人听闻(hi) 【解答】A.有误, “祈祷”的“祈”应读作“q” 。 B.有误, “抚弄”的“抚”应读作“f” 。 C.有误, “确凿”的“凿”应读作“zo” 。 D.正确。 故选:D。 2 (3 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弹簧 静谧 云宵 混为一谈 B粗犷 凄冷 宽敞 咄咄逼人 C瘫痪 寥廓 决别 面面相觑 D憔悴
21、 复盖 炫耀 鸭雀无声 【解答】A.有误, “云宵”的“宵”应写作“霄” 。 B.正确。 C.有误, “决别”的“决”应写作“诀” 。 D.有误, “复盖”的“复”应写作“覆” , “鸭雀无声”的“鸭”应写作“鸦” 。 故选:B。 3 (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D 看到自己讲课时的神态被学生制作成表情包, 李老师怪诞不经, 对学生们把她当朋友感到十分欣慰。 【解答】A.有误
2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用来形容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用错对象; B.有误,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苍山” “洱海”是自然景物,用错对象; C.正确; D.有误,怪诞不经:古怪荒唐,不合常理。该成语望文生义; 故选:C。 4 (3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C有报道说,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 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
23、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把“得当与否”改成“不当” ;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意识” ; C.有误,搭配不当,应把“一倍”改成“一半” ; D.正确。 故选:D。 5 (3 分)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呐喊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 C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 论语孔子春秋末期 【解答】A.有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BCD.正确。 故选:A。 6 (3 分)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在
24、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_;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_。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凶猛地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暗示 不停地絮絮叨叨 A B C D 【解答】第一个空相对的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不难看出答案是;根据此规律第二空应是与寥寥的片言只语相对,是;第三空是相对的是相知的友人,是;第四孔是。所以顺序是:。 故选:B。 7 (3 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性上看
25、,清楚、宽阔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看,行动、精致是褒义词。 B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 “尊君”是称自己的父亲, “垂询”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见教”用来称对方指教自己, “惠存”用来称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 C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先秦儒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D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诫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 【解答】A有误, “行动”是中性词; B有误, “尊君”是称别人的父亲; C有误,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D正确。 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 12
26、 分)分) 8 (21 分)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
27、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杂畜:混在一起喂养。俟:等待。伺:守候,观察。从侄:堂侄。虞敦,人名。贻:留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神情 C则二狼伺其未觉 觉:熟睡 D将啮其喉 啮:咬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28、相同的一项是 B A屠惧,投以骨 乃伪睡以俟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阴怀不测 C两狼之并驱如故 犬阻之不使前也 D乃悟前狼假寐 乃杀而取其革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 C主人昼寝厅事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4)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甲文重在赞美屠户的智慧和力量,乙文讽刺了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的缺陷。 B甲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屠夫的复杂性格。比如“投以骨”表现屠户的怯懦, “屠暴起” “屠自后断其股”根除狼患,表现屠户的勇敢机智。 C甲文“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与家
29、犬杂畜,亦与犬相安”两句都表现狼表面温驯,实际像狗一样阴险狡猾。 D甲、乙两文结尾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来点明全文的主旨,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翻译。 ABD.正确。 C.有误,觉:睡醒。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 B.而:均为连词,表转折。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二狼。 D.乃:副词,才/连词,于是。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
30、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B.名词作动词,打洞; C.白天 D.名词作代词,攻击。 故选:C。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选项中“像狗一样阴险狡猾”错误,狗阻止狼咬主人的行为,狗是忠诚于主人的。 故选:C。 (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词: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句意为: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重点词:意,企图,打算。隧入,从通道进入。攻,攻击。句意为:另一只狼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重点词:不足,不值得。道,说。患,祸患。句意为: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答
31、案: (1)C (2)B (3)C (4)C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另一只狼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1 小题,小题,9 分)分) 9 (9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行住两沾衣。 【注】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1) “行住”一词中, “行”指的是征客。那么“住”指的是 指留者,即诗人自己 ,本诗前两句通过对意象
32、: 朝霜 、 汉草 、 流沙 等的描写,渲染了 凄凉 的氛围。 (2)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 【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 “朝霜侵汉草”句意思是秋天清晨的霜华侵袭者汉朝故土上的芳草,使青青的芳草变为枯黄,甚至失去生命。 “流沙度陇飞” ,北方大漠上飘扬流动的尘沙,随风越过陇山,纷纷扬扬地向南飞卷而来。这两句描写了“朝霜、汉草、流沙”等景物,渲染凄凉的气氛,以晨霜之侵汉草、流沙之度陇飞,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侵占南方,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行住两沾衣”意思是诗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为彼此的分别而落下大量的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裳
33、。 “沾”是沾湿的意思。此二人沾湿了各自的衣裳,既为惜别伤怀,又为国事担忧。朋友分手于危难之时,更当想见重见之不易,表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不舍之情。 答案: (1)朝霜、汉草、流沙 凄凉(悲凉、凄清) (2) “沾” 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和好友分别时泪湿衣襟的情景, 表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不舍之情。 译文: 秋天清晨的霜华侵袭者汉朝故土上的芳草,使青青的芳草变为枯黄,甚至失去生命。北方大漠上飘扬流动的尘沙,随风越过陇山,纷纷扬扬地向南飞卷而来。听到陇头歌辞所唱的“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诗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为彼此的分别而落下大量的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裳。 (四)名篇
34、名句默写(每空(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0 (10 分)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 (谭嗣同潼关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 非淡泊无以致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 古诗文中, “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义,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 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
35、我国古代诗文中, “风”的身影随处可见,它陪伴过游子,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 【解答】答案: 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书写) 山入潼关不解平(注意“潼”的书写) 自古逢秋悲寂寥 非淡泊无以致远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注意“瑟”的书写)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注意“善”的书写)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 11 (16 分)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 2 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 “没事了,往后这
36、是没事了! ”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 “妈,我要上大学去了! ”母亲说: “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 “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
37、。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 母亲就说: “你上大学以后, 我做了一个噩梦, 梦见你死了, 我一哭哭了个没气” 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
38、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 “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 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 是非多不多。 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
39、,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 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 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 ”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 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 这令我惊喜, 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
40、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 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 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 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
41、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A 项, “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一句是在作者考上大学后父亲说的话,结合后文“自豪里带着炫耀”的描述可知,这句话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第段又提到了母亲转述父亲的话,可见这句话也起到了为下文父亲发出 “咱的儿子成才了, 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 咱好好过日子吧” 的感叹作铺垫,而并非为写“
42、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选项理解不正确。 B、C、D 项理解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故选:A 项。 (2)本题考查对文章脉络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全面把握作者思路,概括主要故事,分析得出叙述脉络即线索。 本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段到第段,记叙了母亲在作者考上大学后假装冷淡实际挂念、没有去车站送行、在儿子结婚后仍惦记儿子吃穿等细节的事;第二部分从第段到第段,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悟,作者终于了解了母亲为什么总是表现得淡淡的,最后点明母爱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的主旨。这种平静的、淡淡的深情贯穿全文,所以母亲对儿子的“淡淡的深情”是本文的线索。
43、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找到文章的关键段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首先,文章第段提到“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 ,随后, “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表达了“我”在为母亲不来车站为我送行而感到委屈,从而也赌气不去想念母亲。其次,文章第段提到“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表达了大学阶段“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再次,文章第段提到“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 ” ,表达了结婚后的“我”终于明白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深。最后,文章第段提到“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
44、为震惊的事情” , “我”这才知道母亲为了让“我”早日成才,忍受了多少委屈与痛苦,表达了“我”对母爱的震惊和感激。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原文从中找出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加以简要分析。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文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第段“我”考上大学后,其他父母千叮万嘱的热切态度与母亲转身就走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体现了母亲内敛的爱以及后文中我发现母亲当时对我那浓浓的不舍与思念的后知后觉。文章中还有多处对
45、比,找出相关句子分析即可。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关键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并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第一问,母亲之前对“我”总是表现得淡淡的, “我”似乎体会不到母爱。因此,此处的“平静水面”指的是母亲对“我”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后来, “我”终于体会到了母亲淡淡外表下隐藏的对儿子的深沉而浓烈的爱。因此,此书的“深处的激流”指的是母亲内心深处对“我”的深沉的爱。第二问,从内容上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从结构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也分别对应标题中的“淡淡”和“深情” ,起到了呼
46、应文题的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A (2)本文以母亲对儿子的“淡淡的深情”为线索。 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大学四年,回想母亲,常心里发热,泪水无意流下;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儿子恍然大悟;取得一点成就,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3)示例:第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 第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 入学送行时,母亲是淡淡
47、的;但作者走后,母亲作了一个噩梦,一哭哭了个没气。体现母亲对“我”内敛而深沉的爱。 (选答其中两项即可) (4) “平静水面”指母亲对儿子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 “深处的激流”指母亲内心隐藏着的强烈的爱子之情。 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恰切地表达出母亲的淡淡的深情。既收束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 四、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四、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13 分)分) 12 (7 分)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
48、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 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 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 3000 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 1” ,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让读者有阅读收获 。 (2)结合“材料 2” “材料 3” ,针对“智能时代,
49、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答案: (1)示例:让读者有阅读收获。 (提高阅读质量) (2)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13 (6 分)走进“西游” ,重温经典。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怎生是好!”A 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 “那方无火?”八戒道: “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一调芭蕉扇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不往西天取经了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的心
50、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解答】 (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语段中的“扇子” “火”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写的是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中的“一借芭蕉扇” 。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意思是只有西边有火,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到西边去取经了,表现出猪八戒看到困难就想退缩的心理。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积累与分析。鲁迅的评价意思是说这部小说让神仙妖怪都有了人的气息,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古板形象。 根据这一理解, 从小说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形象, 用简洁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