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见的酸 讲义(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497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常见的酸 讲义(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3常见的酸 讲义(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3常见的酸 讲义(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3常见的酸 讲义(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31.3 常见的酸常见的酸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盐酸的个性、用途及其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硫酸的个性、用途及其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硝酸的性质与用途。 模块一:盐酸模块一:盐酸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 1.盐酸的物理性质 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盐酸,属于混合物。纯净的浓盐酸是 的液体【工业盐酸中因含 Fe3(离子)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具有 (故需要密封保存) ,打开瓶塞后在空气中形成 ,形成的原因是挥发出来的 HCl 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 。 2.盐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盐酸还具有 ,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

2、性; (2)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 象有鸡蛋壳表面有 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 ;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中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盐酸是初

3、中阶段的三大强酸之一,是较为常见的酸溶液,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的盐酸是纯净物 B常用的 37%的盐酸可以通过加热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C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说明盐酸无腐蚀性 D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该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 例 2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 、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 B C D 例 3 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D 例 4 生活中产生的污垢,常可用稀盐酸来清洗但下列有一种污垢是不宜用稀盐酸来清洗的

4、,它是( ) A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B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 D长期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固体 例 5 在探究稀盐酸性质时,小乐同学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判断,“”表示的是_(填离子符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_(选填序号) 。 铜片 铝片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钙粉末 例 6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5、。 (1)为了验证性质,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色; (2)图中 A 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 (3)盐酸的性质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了验证性质,小红选用的物质是镁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 同)的量是_(填序号) 。 A两种金属的形状 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练 1 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 A银 B三氧化硫 C氧化铜 D醋酸 练 2 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

6、气体的是( ) A酒精溶液 B盐酸 C碘酒 D硝酸钾溶液 练 3 向稀盐酸中加入 Z 物质,其 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Z 物质是( ) AH2O BAgNO3固体 C浓盐酸 DNaOH 固体 练 4 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氧化钙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练 5 如图为市售浓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36:64 BHCl 的溶解度为 36g C盐酸溶液中溶质是 HCl D该溶液敞口放置会产生白雾,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 36% 练

7、6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出与该反应原理有关的盐酸的一个用途: 。 C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通过BC 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_氧化物反应。 进行 D 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D 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_(不考虑酚酞) 。 模块二:硫酸模块二:硫酸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 1.硫酸的物理性质 (1)浓硫酸具有 ,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需密封保存) ,故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 ,溶剂、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稀硫酸 吸水性。所以

8、浓硫酸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而稀硫酸不行。 (2)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将 缓缓沿杯壁倒入 中,并不断用 搅拌,不能将 倒入 中,否则将会使酸液飞溅,造成危险。 (3)如果在使用浓硫酸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 拭去,然后再用 冲洗,最后用 溶液冲洗,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2)浓硫酸具有 ,能将植物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故浓硫酸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 。 (3)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

9、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 ; (4)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中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 变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 ) A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中溶

10、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例 2 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浓硫酸干燥氢气;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 ) A B C D 例 3 铁粉加入到过量稀硫酸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溶液里相关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 4 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实验时,由于硫酸浓度偏高,反应速率太快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往该硫酸中加入(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石灰石 例 5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其主要原因是浓硫酸( ) A密度比水大 B具有很

11、强的腐蚀性 C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D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例 6 某学习小组对硫酸进行如下研究: (1)若对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溶液的 pH 升高的有_(填字母) 。 A、加少量水 B、加少量铁粉 C、加少量氢氧化钾 D、加少量浓硫酸 (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两种硫酸,甲(溶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和乙(硫酸甲与水的按体积比 1:1 混合)个 10m,称量并记录不同时间(g)两种硫酸溶液吸水的质量,数据见表: 时间/h 1 1.5 4 8 12 24 48 60 吸水 质量/g 硫酸甲 1.6 2.2 5.2 10.3 14.0 20.9 29.2 32.1 硫酸乙

12、1.2 1.5 3.5 5.9 8.1 12.9 19.5 21.0 若量取硫酸甲时俯视读数,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所配硫酸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有关硫酸吸水性的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 。 A硫酸甲和乙都有吸水性 B只有硫酸甲有吸水性 C硫酸甲的吸水性较硫酸乙强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练 1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练 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以下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的是(

13、 )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氨气 练 3 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附近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B将氢氧化钙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C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埋 D将氯化钡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练 4 如图是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若盐为 BaCl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碱为 NaOH 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 D若金属为 Mg 和 Zn,将质量相等且

14、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 H2SO4完全反应,Mg 产生的 H2多 练 5 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 a、b 两种仪器的名称:a_,b_。 (2)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填“水”或“浓硫酸”) 。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 (4)在稀释过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练 6 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Mg 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 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3)2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 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实验后的溶液中

15、,仍无明显现象,据此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 KOH 溶液和 HSO4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所取滤液 a 中加稀硫酸后无明显现象,说明其中不存在_离子。 滤液 b 中所含的溶质有_。 模块三:硝酸模块三:硝酸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1.纯硝酸是 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具有很强的 和 ; 3.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棕色的瓶保存) 4HNO 光照 4NO2+ 2H2O+ O2 4.稀硝酸的反应: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2)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

16、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 ;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 ; (4)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 变为 。 例 1 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知识检测 典型例题 例 2 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 K

17、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例 3 已知铜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其中生成的气体 X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 Y。 (1)则 X 的化学式为_。 (2)若用如图的装置来收集 X 气体,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_。 A先在集气瓶中装满空气 B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C直接将气体从 a

18、 管通入 例 4 军军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制备 NO 气体并验证它的性质。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NO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 NO 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气体,NO2能和水反应,3NO2+H2O = 2HNO3+NO 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NO:3Cu+8HNO3(稀) 3Cu(NO3)2+2NO十 4H2O。装置如图。 (1)图中 A 仪器的名称为_。 (2)若试管 C 中是空气,E 为尾气吸收装置,试管 D 中液体是紫色石蕊溶液,则打开 A 中活塞后,试管 C 中的现象是 。试管D 出现的现象是 。 (3)做完本实验后他们讨论以铜和稀硝

19、酸为主要原料制取 Cu(NO3)2时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 4H2O; 方案二: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你认为以上两种方案中哪一方案更好。并说明理由。_(理由答 出两点) 变式训练 练 1 实验室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浓硝酸,由此猜测浓硝酸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它是深棕色液体 B它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C它是易跟氧气反应的物质 D它具有挥发性 练 2 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盐酸,为了除去盐酸,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 ABaCl2 BAgNO3 CKOH DCuO 练 3 分别盛有浓硫酸、浓盐酸、

20、浓硝酸的三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水蒸发)则三瓶溶液( ) A质量都变小了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了 C质量都变大了 D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 练 4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B 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 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 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 B 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 C 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 B 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_。 (2)将 A 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

21、装置 A 微微加热,在装置 A 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装置 E 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 F 向 E 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 E 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4)一段时间后,C 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 (5)装置 D 的作用是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盐酸盐酸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 1.盐酸的物理性质 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盐酸,属于混合物。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工业盐酸中因含 Fe3(离子)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打开瓶塞后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酸雾),形成的原因是挥发出来的 HCl 气体遇到空气中的

22、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2.盐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酸还具有腐蚀性,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2)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3=2FeCl33H2O; (4)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

23、中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5)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1. 【解答】解: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所以盐酸一定是混合物,说法错误; B加热时,稀盐酸中的氯化氢挥发,使溶液越来越稀,故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不能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说法错误; C盐酸具有腐蚀性,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形成白雾,说法正确。

24、故选:D。 例 1-2. 【解答】解:浓盐酸瓶口的白雾是由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而成的盐酸 小液滴。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触到“白雾”会变红,能证明“白雾”呈酸性,从而可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涂有硝酸银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 pH 试纸可测量白雾的 pH,从而可判断白雾(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的盐酸小液滴)呈酸性,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氯离子存在。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显红色,盐酸的小液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消失红色褪去,从而可证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

25、,不能证明含有氯离子。 故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 故选:C。 例 1-3. 【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D、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例 1-4. 【解答】解:A、不锈钢茶杯的主要成分是铁,能和盐酸反应损坏茶杯,所以不能用盐酸除茶杯内的茶垢;故 A 可选;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与盐酸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故 B 不可选; C

26、、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会反应,即 CaCO3+2HCl=CaCl2+H2O+CO2;故 C 不可选; D、盛石灰水的瓶内壁上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物;故 D 不可选。 故选:A。 例 1-5. 【解答】解: (1)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后新增加的离子为铜离子,溶液中氯离子和铜离子个数比是 2:1,因此“”表示的是 Cu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2)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中氯离子和铝离子个数比是 3:1,错误;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个数比是 1:1,错误;

27、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中氯离子和钙离子个数比是 2:1,正确; 故选 故填: (1)Cu2+;CuO+2HCl=CuCl2+H2O; (2)。 例 1-6. 【解答】解: (1)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色,所以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 (2)盐酸除了能与酸碱指示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反应外,还能与碱类物质反应。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4)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5)控制变量法要创设相同的外部条件,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

28、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就是对反应速度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可知四个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对反应速度无影响。 故答案为: (1)红; (2)碱; (3)6HCl+Fe2O32FeCl3+3H2O; (4)Mg+2HClMgCl2+H2; (5)ABD。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变 1. 【解答】解:A、银不溶于水,也不跟盐酸发生反应 B、三氧化硫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溶于稀盐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不溶于水,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溶于稀盐酸,故选项符合题意 D、醋酸溶于水,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要求 故选:C。 变 2. 【解答】解:A、酒精溶液是酒

29、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常温下为液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氯化氢气体是溶质,常温下为气体,故选项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常温下为固态,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溶液是硝酸钾的水溶液,硝酸钾是溶质,常温下为固态,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 3. 【解答】解:A、向稀盐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pH 越小,酸性越强,则 pH 应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 不变,故选项 正确。 C、向稀盐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 越小,酸性越强,则 pH 应逐渐变小,故选项错误。 D、向稀

30、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生成氯化钠和水,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显碱性,pH 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 4. 【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化钙和石灰石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铁锈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锈,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31、 故选:C。 变 5. 【解答】解:A、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36%,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36:64,正确; B、HCl 的溶解度不是 36g,气体的溶解度是以标准大气压下 1 体积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来表示的,错误; C、盐酸溶液中溶质是 HCl,正确; D、该溶液敞口放置会产生白雾,是以因为挥发出了溶质氯化氢,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 36%,正确; 故选:B。 变 6. 【解答】解:由于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经常用该反应经常用该反应来除锈;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通过 BC 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

32、 金属氧化物反应; 进行 D 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D 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肯定含 NaCl,可能含 HCl; 答案:Fe2O3+6HCl2eCl3+3H2O;除铁锈; 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金属氧化物; 肯定含 NaCl,可能含 HCl 2.2.硫酸硫酸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 1.硫酸的物理性质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需密封保存),故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而

33、稀硫酸不行。 。 (2)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将浓硫酸缓缓沿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将会使酸液飞溅,造成危险。 (3)如果在使用浓硫酸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植物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故浓硫酸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3)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3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4)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3=2FeCl33H2O; (5)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中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6)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典型例

35、题典型例题 例 2-1. 【解答】解:A、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时,浓硫酸溶液的质量增大,浓盐酸的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时,浓硫酸溶液的质量增大,浓盐酸的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时,浓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 分数减小,浓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减小的质量和溶液减小的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时,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例 2-2. 【解答】解:浓硫酸敞口久置

36、于空气中增重,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干燥氢气,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纸张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不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是利用了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故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故选:C。 例 2-3. 【解答】解:A、铁粉加入到过量稀硫酸溶液,酸性逐渐变弱,故 PH 逐渐增大,但由于酸过量,始终小于 7,故 A 不正确。 B、当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当金属与稀酸溶

37、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故 B 正确。 C、由于稀硫酸过量,则铁粉完全反应,故最终铁粉的质量为 0,故 C 不正确。 D、由于铁粉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一开始稀硫酸的质量减少,但是由于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当铁粉完全反应之后稀硫酸的质量保持不变。故 D 不正确 故选:B。 例 2-4. 【解答】解:A、加水能使硫酸被稀释,故 A 正确; B、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含有的氢,故 B 错误; C、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含有的氢,故 C 错误; D、石灰石能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含有的氢,故 D 错误。 故选:A。 例 2-5. 【解答】解:稀释浓硫酸时

38、,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故选:C。 例 2-6. 【解答】解: (1)因为相同温度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 pH 越小向稀硫酸中加入加少量水时,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 pH 变大,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向稀硫酸中加入铁粉时,铁和硫酸反应,酸性转减弱,溶液的 pH 要增大;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时,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溶液的 pH 要增大,所以,溶液的 pH 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 ABC; (2)在量取时

39、浓硫酸时是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浓硫酸少了,所配置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偏小;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硫酸甲和乙都有吸水性,硫酸甲的吸水性较硫酸乙强故 B 错误; 故答案为: (1)ABC; (2)偏小;B;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变 1. 【解答】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与指示剂作用,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

40、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变 2. 【解答】解:A、氧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氢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D、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故选:D。 变 3. 【解答】解:A用水冲洗只能稀释浓硫酸,并不能去除硫酸的危害,故此选项错误。 B熟石灰能中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能消耗硫酸并不会生成有害物质,故此选项正确。 C掩埋硫酸并不能消耗除掉硫酸,不能消除硫酸的危害,故此选项错误。 D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与盐酸,硫酸被消耗但又生成新的酸,故此

41、选项错误。 故选:B。 变 4. 【解答】解:A、硫酸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正确; B、碱为 NaOH 的溶液,则二者反应现象不明显,可以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 C、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故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 D、金属为 Mg 和 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 H2SO4完全反应,则酸全部参加反应,产生的氢气全部来自硫酸,硫酸量相同,则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错误; 故选:D。 变 5. 【解答】解: (1)图中为常见仪器,由图可知仪器为:玻璃棒,量筒; (2)由于稀释浓硫酸时,是把浓硫酸的注入到水中,故大案为:浓硫酸

42、; (3)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而且两者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若把水注入到浓硫酸中时会引起水沸腾,液体溅出,故答案为:液体溅出; (4)由于浓硫酸和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该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掉,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溶解,并使热量及时的散发掉 变 6. 【解答】解: (1)实验二中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实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能验证 KOH溶液和 H2SO4发生反应; (3)实验一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二反应后的

43、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中的一种; 实验四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中的一种,滤液 a 中所含离子分析如下图,首先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K+和 NO3-,根据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滤液 a 中不含有 Ba+,根据加过量的 Ba(OH)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B,且白色沉淀 B 完全溶于稀硝酸,可知滤液 a 中一定有 Mg2+,一定没有 SO42-和 OH-,综上所述滤液成分为一定有 KNO3、Mg(NO3)2,可能有 HNO3,所以 所取滤液 a 中加稀硫酸后无明显现象,说明其中不存在钡离子; 滤液 b 中

44、所含的溶质有:Ba(NO3)2、KNO3、Ba(OH)2。 故答案为: (1)MgO+H2SO4=MgSO4+H2O; (2)能; (3)钡;Ba(NO3)2、KNO3、Ba(OH)2。 3.3.硝酸硝酸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 1.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3.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棕色的瓶保存) 4HNO 见光 4NO2+ 2H2O+ O2 4.稀硝酸的反应: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

4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NO3=Ca(NO3)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4)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3-1. 【解答】解:A、CuO、Fe2O3不溶于水,但是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 A 错误; B、AgCl、BaSO4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故 B 正确; C、Cu(OH)2、Fe(OH)3不溶于水,但是可以

46、与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 C 错误; D、CaCO3、BaCO3不溶于水,但是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B。 例 3-2. 【解答】解:所有的钾盐都会溶于水,加入硫酸钾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所以原化合物提供了钡离子;加入硝酸银也出现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氯化银沉淀,所以原溶液提供了氯离子, 故选:A。 例 3-3. 【解答】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 Cu,3;H,8;N,8;O,2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 个数为 Cu,3;H,8;N,6

47、;O,22;比较分析可知 X 中含有 N 和 O 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 1,故 X的化学式为:NO。 (2)气体 X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 Y,因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用排水法,先加满水并在 b 口后用橡皮胶管连接空烧杯,气体从 a 口进,b 口出水,直到收集满。 故答案为: (1)NO; (2)B。 例 3-4. 【解答】解: (1)观察图片可知该仪器是分液漏斗; (2)打开 A 中活塞后会发生 3Cu+8HNO3(稀)=3Cu(NO3)2+2NO十 4H2O,若试管 C 中是空气,则在 C中 NO 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气体

48、,故 C 中的现象是无色变为红棕色,二氧化氮进入 D 会发生 3NO2+H2O=2HNO3+NO,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则石蕊试液变红色; (3)选择方案时要考虑是否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安全,操作是否简单,是否节约了原料。方案一的生成物 NO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故选方案二,并且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方案二消耗的原料最少,硝酸中的硝酸根全部转化成了硝酸铜;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 (2)无色变为红棕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方案二;理由是:环保,不会生成有毒的 NO,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变 1. 【

49、解答】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棕色的试剂瓶来盛放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而浓硝酸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所以可以推断浓硝酸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同时也可以判断出硝酸银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至于它的颜色、是否易跟氧气反应、是否具有挥发性则无法得出; 故选:B。 变 2. 【解答】解:A、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盐酸能与 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稀硝酸和盐酸均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稀硝酸和盐酸均能与 CuO

50、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变 3. 【解答】解:A、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质量增加,故错误; B、浓硫酸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剂量变多)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和浓硝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气体,使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故错误; C、浓盐酸和浓硝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D、由 B 分析可知,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变 4. 【解答】解: (1)当 B 中的 CaCO3与稀硝酸接触时,生成 CO2气体CO2气体可将 A 中空气排尽,以防止氧化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浙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