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物质的酸碱性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493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物质的酸碱性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物质的酸碱性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物质的酸碱性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物质的酸碱性 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21.2 物质的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 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有弱的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去除色素和异味 C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炼钢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做照明弹 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 A熟石灰 B硫酸铜 C稀盐酸 D氯化钠 4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BCa(OH)2溶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NaOH 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5.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 pH 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 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6.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D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7.如图是 X、Y、Z 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 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 显酸性 BY 一定是水 CZ 可能是草木灰水 DZ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8.下列物质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2.93.3) B番茄汁(4.04.4) C西瓜汁(5.06.0) D牛奶(6.36.6) 9.某同学用 pH 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其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9 A牙膏显酸性 B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被蚊虫叮咬其呈酸性的毒液侵入皮肤,使人痒痛难耐,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D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测定溶液的 pH 时,如果先将 pH 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 pH

5、 表示,当 pH_7 时,溶液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_,pH=13时,溶液呈_性。紫色石蕊溶液遇_性溶液变蓝,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该溶液呈_性。 12.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据此可推断肥皂水显_(填“酸性”或“碱性”) 。 (2)该牵牛花的汁液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13.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

6、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 (3)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14.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勇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

7、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_(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 (2)肥皂水的 pH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_(填序号) 。 AHCl、NaOH BHCl、NaCl CNaOH、NaCl DH2O、NaCl。 15.在新冠病毒的防疫战斗中,84 消毒液是重要的防疫物质。84 消毒液是以 NaClO 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存放条件】84 消毒液商品溶液 pH 为 12;说明 NaClO 在(

8、填“酸”或“碱”或“中”)_性条件下更稳定,需要密封避光保存。 【消毒原理】有消毒作用的并不是 NaClO,而是 HClO(次氯酸) ;HClO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与 NaClO 参加反应得到 HClO。 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O+CO2+_NaHCO3+HClO;NaHCO3的名称是_。 【次氯酸资料】 HClO(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 光 2HCl+O2 HClO(次氯酸)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ClO+HCl=Cl2+H2O 以上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

9、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1. 【解答】解:A、石蜡受热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包含着两个化学反应: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故 C 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C。 2. 【解答】解:A小苏打有弱的碱性,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

10、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去除色素和异味,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没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选项说法错误;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作照明弹,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 【解答】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熟石灰呈弱碱性,故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硫酸铜水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稀盐酸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

11、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氯化钠呈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解答】解:A、“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 选项错误。 B、Ca(OH)2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CuSO4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不能显示红色,故选项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与酚酞溶液混合,不会出现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 【解答】解: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 pH 逐渐升高,酸性逐渐变弱。 故选:B。 6. 【解答】解:A、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

12、项说法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能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因为若不变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 【解答】解:A、X 的 pH 为 1,小于 7,呈酸性,故 A 正确; B、Y 的 pH 为 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 错误; C、Z 的 pH

13、 为 10,大于 7,呈碱性,草木灰水显碱性,可能是草木灰水,故 C 正确; D、Z 的 pH 为 10,大于 7,呈碱性,因此 Z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 D 正确。 故选:B。 8. 【解答】解:A苹果汁 pH 范围为(2.93.3) ,pH7,显酸性; B番茄汁 pH 范围为(4.04.4) ,pH7,显酸性; C西瓜汁 pH 范围为(5.06.0) ,pH7,显酸性; D牛奶 pH 范围为(6.36.6) ,pH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9. 【解答】解:A牙膏的 pH=8.57,显

14、碱性,故 A 错误; B西瓜汁的 pH 比苹果汁大,所以苹果汁的酸性比西瓜汁的酸性强,故 B 错误; C蚊虫的毒液显酸性,而牙膏和肥皂水显碱性,因此被蚊虫叮咬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故 C正确; D肥皂水的 pH7,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 D 错误。 故选:C。 10. 【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还有可能是温度升高造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

15、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先将 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溶液显酸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 pH 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若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 pH 结果比实际值偏小。若溶液显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 pH 结果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16、,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1. 【解答】解: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 pH 表示,当 pH7 时,溶液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pH=13 时,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该溶液呈中性或酸性。 故填:;强;碱;碱;中性或酸。 12. 【解答】解: (1)题干信息可知,紫色牵牛花遇碱性溶液变蓝。紫色牵牛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说明肥皂水显碱性; (2)牵牛花的汁液遇酸碱性变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作指示剂。 故答案为: (1)碱性; (2)能。 13. 【解答】解: (1)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有:一氧化碳

17、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故填: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2)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有:毒性、可燃性; 故填:毒性、可燃性; (3)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表达式:CO+O2CO2。 故填:CO+O2CO2; 14. 【解答】解: (1)在调味品中,喇叭花为红色,说明该调味品呈酸性,可能是食醋,故填:食醋; (2)喇叭花汁液在肥皂水中蓝色,说明肥皂水的汁液呈碱性,碱性溶液的 pH 大于 7,故填:大于; (3)A、在盐酸中,喇叭花汁液呈红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喇叭

18、花汁液呈蓝色,颜色不同,可以鉴别; B、在盐酸中,喇叭花汁液呈红色,在氯化钠溶液中,喇叭花汁液呈紫色,颜色不同,可以鉴别;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喇叭花汁液呈蓝色,在氯化钠溶液中,喇叭花汁液呈紫色,颜色不同,可以鉴别; D、在水中,喇叭花汁液呈紫色,在氯化钠溶液中,喇叭花汁液呈紫色,颜色相同,无法鉴别; 故填:D。 15. 【解答】解: 【存放条件】84 消毒液商品溶液 pH 为 12;说明 NaClO 显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需要密封避光保存;故填:碱; 【消毒原理】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由化学方程 式可知:反应前有 1 个钠原子、1 个氯原子、1 个碳原子和 3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 1 个钠原子、1 个氯原子、1 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所以空格处应添加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即化学式为 H2O;由盐的命名方法可知,NaHCO3的名称碳酸氢钠;故填:H2O;碳酸氢钠; 【次氯酸资料】在 HClO 中,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HClO 中,氯元素显+1 价; HCl 中,氢元素显+1 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HCl 中,氯元素显-1 价; Cl2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故填: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浙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