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酸的通性(第2课)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7492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酸的通性(第2课)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酸的通性(第2课)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酸的通性(第2课)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酸的通性(第2课)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31.3 酸的通性酸的通性 1.据 2010 年 8 月份报道,广西崇左市受甘蔗白蚁危害的面积已超过 100 亩。白蚁能分泌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2.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进行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是( ) ABa(NO3)2溶液和稀 HNO3 B紫色石蕊试液 CNaOH 溶液 DNaCl 溶液和稀 HNO3 3.检验某溶液是否酸时,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石灰石 D锌粒 4.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盐酸和

2、稀硫酸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CO2 C氯化钡溶液 D铁粉 5.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了鉴别真伪,可以用下列一种化学反应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6.酸溶液中都含有 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硫酸发生的反应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H2O C能与 Fe2O3反应 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7.现有下列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BaCl2溶液;

3、稀 HNO3,欲检验硝酸银固体中是否含有少量可溶性盐酸盐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B C D 8. 氢溴酸是一种可溶性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其化学式为 HBr,医药工业用其合成镇静剂和麻醉剂等医药用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r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HBr 溶液不能清除铁锈 CHBr 溶液和铁反应生成 FeBr3 DHBr 溶液与石灰石混合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相信你能熟练书写下列方程式。 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分别于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 (共 12 个方程式) (1)碳酸钙: 。 (2)铝: 。 (3)氢氧化铜: 。 (4)氧化铁: 。 10.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得到的溶液组成可能为:NaCl、Na2SO4、 Na2CO3,请回答: 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Na2SO4) 、碳酸根离子(Na2CO3)和氯离子(NaCl) : 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溶液(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 ;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 其次,再向溶液中加入_溶液(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 ; 第三,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某溶液,其目的是检验_的存在。 11.氢溴酸为溴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氢溴酸有强酸性,与盐酸性质非常相似,能与很多金属发生反应

5、。 (1)通过阅读,可知氢溴酸的物理性质有 。 (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到氢溴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盐酸在水中解离过程如图所示,可表示为 HClH+Cl-,则氢溴酸解离可以表示为 。 (4)请写出氢溴酸与金属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海砂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矿产,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工程建设的原材料,因为海沙中海水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所以海砂中含有氯离子等,而大量的氯离子 会腐蚀建筑中的钢筋,因此质检部门需要检测氯离子的含量。请回答; (1)实验证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用蒸馏水洗涤海砂,过滤后得到海砂清洗液; _(填实验操作和判断依据) ;则证

6、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 (2)定量检验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取样,称出海砂样品的质量,用蒸馏水充分浸泡,过滤后得到海砂清洗液;继续进行(1)中所述的实验,然后直接测量_,通过计算求出海砂中氯离子(等于氯原子质量)的质量分数。 13.利用如图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1)实验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填“a”或“b”) 。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2)实验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_。 (3)实验中,在仪器、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原因是 。 14.

7、某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酸的性质,做了以下 A、B、C、D、E 五组实验。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 组试管中都有氢气产生,结合图 2 分析,该微粒转化过程是 Mg 原子失去电子变成 Mg2+,H+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 H2; (2)B 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写出其中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能证明 C 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4)E 组试管中都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 ; (5)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一组是_(填字母序号) 。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1. 【解答】解:A、镀锌水管的主要成分是锌,能与蚁酸发生置换反应,易

8、被腐蚀,故选项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蚁酸发生化学反应,不易被腐蚀,故选项正确。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蚁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易被腐蚀,故选项错误。 D、铝合金门窗的主要成分是铝,能与蚁酸发生置换反应,易被腐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解答】解:A、加入 BaCl2溶液和稀 HNO3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蓝色溶液中含有 SO42-离子。故 A 正确; B、石蕊试液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并不能检验是否含有 SO42-离子。故 B 错误; C、NaOH 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但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故 C 错误; D、NaCl

9、溶液和稀 HNO3不和硫酸铜反应,没有现象,不能检验硫酸根。故 D 错误; 故选:A。 3. 【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但酚酞溶液不变色还有可能是遇到了中性溶液,所以 A 不正确;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依然显紫色,所以 B 正确; C、酸中加入石灰石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看到气泡产生,所以 C 正确; D、酸中加入锌粒会生成氢气,产生气泡,所以 D 正确。 故选:A。 4. 【解答】解:A、由于都是酸,故都会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 B、盐酸和稀硫酸均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BaCl2溶液,在遇到硫酸时,发生的反应:BaCl2+H2SO

10、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而BaCl2溶液,在遇到稀盐酸时无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D、盐酸和稀硫酸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无法鉴别。 故选:C。 5. 【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显酸性,遇酚酞试液不变色,不能鉴别真伪,故选项错误。 B、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真伪,故选项错误。 C、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真伪,故选项错误。 D、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到底是自来水还是纯净

11、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 【解答】解:A、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B、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H2O,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H2O,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C、硫酸能与 Fe2O3反应,其它酸也能与 Fe2O3反应,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D、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盐酸、硝酸等不能,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 【解答】解:检验硝酸银固体中是否含有少量可溶性盐酸盐杂质,可利用硝酸银能与盐酸盐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首先应取样品溶于蒸馏水形成溶液,硝酸银能与

12、盐酸盐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说明硝酸银固体中含有少量可溶性盐酸盐杂质。 故应选用的试剂是。 故选:A。 8. 【解答】解:A、HBr 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溴酸是一种可溶性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HBr 溶液能清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HBr 溶液和铁反应生成 FeBr2,不能生成 FeBr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溴酸是一种可溶性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 【解答】解: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和硫酸反

13、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CaCO3+2HNO3=Ca(NO3)2+H2O+CO2; (2)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NO3=2Al(NO3)3+3H2; (3)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

14、H)2+2HCl=CuCl2+H2O,Cu(OH)2+H2SO4=CuSO4+H2O,Cu(OH)2+2HNO3=Cu(NO3)2+H2O; (4)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6HNO3=2Fe(NO3)3+3H2O。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CaCO3+2HNO3=Ca(NO3)2+H2O+CO2; (2)2Al+6

15、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NO3=2Al(NO3)3+3H2; (3)Cu(OH)2+2HCl=CuCl2+H2O,Cu(OH)2+H2SO4=CuSO4+H2O,Cu(OH)2+2HNO3=Cu(NO3)2+H2O; (4)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6HNO3=2Fe(NO3)3+3H2O。 10. 【解答】解:为了确定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首先,向溶液中滴加 HNO3溶液,生成无色气体,其目的是检验 CO32-的存在

16、; 其次,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与碳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其目的是除尽 CO32-; 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 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其目的是检验并除尽 SO42-;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其目的是检验 Cl-, 故答案为:HNO3;检验 CO32-的存在;除尽 CO32-;Ba(NO3)2;检验并除尽 SO42-;检验 Cl-。 11. 【解答】解: (1)通过阅读,可知氢溴酸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液体,易挥发; (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到氢溴酸中,氢溴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以看到溶液变红色; (3)氢溴酸的解离可以表示为:HBrH+Br-;

17、(4)氢溴酸与金属铁反应生成溴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BrFeBr2+H2。 故答案为: (1)无色液体,易挥发; (2)溶液变红色; (3)HBrH+Br-; (4)Fe+2HBrFeBr2+H2。 12. 【解答】解: (1)检验氯离子所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氯离子与银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氯化银,所以向清洗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氯离子(Cl-) ,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2)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出所取海砂的质量和氯化银的质量,就能计算出海砂中氯离子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直接测量的量是所取海砂的质量和氯化银的质量; 故

18、答案为: (1)向清洗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所取海砂的质量和氯化银的质量。 13. 【解答】解: (1)实验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a,是因为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节约药品。 故填:a;节约药品。 (2)实验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澄清石灰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故填:澄清石灰水。 (3)实验中,在仪器、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仪器 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

19、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填: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4. 【解答】解: (1)氢离子得到电子形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再构成一个氢分子;故填:得到; (2)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或 F

20、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被完全中和后,溶液呈中性,所以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红色逐渐消失;故填:红色逐渐消失; (4)碳酸钠和碳酸钾都是碳酸盐,都含有碳酸根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碳酸钾和碳酸钠中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5)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ABCE 分别能体现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D 中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与硝酸盐反应,硫酸与盐酸盐反应,故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D故填: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浙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