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4239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6讲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36 讲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平衡图像 复习目标 1.系统掌握速率、 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 2.加深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理解。 3.能正确解答实际工业生产中有关图像的问题。 考点一考点一 常规图像分类突破常规图像分类突破 1瞬时速率时间图像 (1)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 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根据出现“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 出判断。如图: 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 反应)。 (2)“渐变”类 vt 图像 图像 分析 结论 t1时

2、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 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t1时 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 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t1时 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 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t1时 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 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3)利用图像“断点”判断影响速率的外因 图像 t1时刻 所改变 的条件 温度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 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 压强 增大 减小 增大

3、减小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 大的反应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 反应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3H22NH3 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 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填字母,下同)。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判断 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时刻_;t3时刻_;t4时刻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 At0t1 Bt2t3 Ct3t4 D

4、t5t6 (4)如果在 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 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答案 (1)ACDF (2)C E B (3)A (4)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t0t1、t2t3、t3t4、t5t6时间段内,v正、v逆相等,反应处于平 衡状态。 (2)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 v逆增大得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t1时改变的条 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量相同,平衡不移动,所以 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 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3)根据图示知,t1t

5、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含量均比 t0t1时间 段的低,所以 t0t1时间段内 NH3的百分含量最高。 (4)t6时刻分离出部分 NH3,v逆立刻减小,而 v正逐渐减小,在 t7时刻二者相等,反应重新达 到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2全程速率时间图像 例如:Zn 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原因:(1)AB 段(v 增大),反应放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v 增大。 (2)BC 段(v 减小),溶液中 c(H )逐渐减小,v 减小。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SO3

6、(g) 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 答案 D 解析 A 项,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 应速率,c 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一定未达平衡,错误;B 项,a 到 b 时正反应 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错误;C 项,从 a 到 c 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 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

7、反应速率的 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D 项,随着 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正确。 3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 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 (1)由图像得出的信息 X、Y 是反应物,Z 是产物。 t3 s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X、Y 并没有全部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0t3 s 时间段:n(X)n1n3mol,n(Y)n2n3mol,n(Z)n2mol。 (2)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 某物质的平均速率、转化率,如 v(X)n

8、1n3 V t3 mol L 1 s1; Y 的转化率n2n3 n2 100%。 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X、Y、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 n3)(n2n3)n2。 1100 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 1.6 mol L 1 的 Q 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M(g)。 其中 M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的时间段内,v(Q)0.02 mol L 1 s1 Ba、b 两时刻生成 Q 的速率:v(a)v(bc)0 D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 0.2 mol L 1 氦气与 Q 混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少于

9、60 s 答案 D 解析 根据分析, 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的时间段内, v(Q)c t 1.2 mol L 1 60 s 0.02 mol L 1 s1,故 A 正确;Q 为反应物,初始时浓度最大,消耗速率最大,生成速率最小,随着反应的进行, Q 的浓度逐渐减小,消耗速率逐渐减慢,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则 a、b 两时刻生成 Q 的速率: v(a)v(bc)0, 故 C 正确;其他条件相同,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0.2 mol L 1 氦气与 Q 混合,容器体积 不变,Q、M 的浓度不变,与原平衡体系等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等于 60 s,故 D 错 误。 2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

10、定量 A 和 B,发生如下反应:xA(g)2B(s)yC(g) H”“”或 “ 解析 (1)010 min内v(A)0.450.25mol L 1 10 min 0.02 mol L 1 min1。 (2)根据图像可知, 0 10 min 内 A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量为 0.2 mol L 1,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量为 0.4 mol L1, x、y 之比等于 A、C 的浓度的变化量之比,故 xy0.2 mol L 10.4 mol L112。(3)该 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而容器容积不变,因此 010 min 容器内压强变大。(4)根据 图像可知,10 min 时改变条件后,A、C

11、的浓度瞬时不变且随后反应速率加快,故改变的条 件可能是升温或加入催化剂;1216 min,反应处于平衡状态,16 min 时改变条件后,A、C 的浓度瞬时不变,且随后 A 的浓度逐渐增大,C 的浓度逐渐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改 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 (5)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 由于 16 min 时升高温度, 则 K1K2。 4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 (1)识图技巧 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 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若为是否

12、使用催化剂,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2)应用举例 浓度时间 如 A(g)B(g)AB(g)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 (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5恒压(或恒温)线 ( 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n 表示反应物的平衡物质的量) 图,若 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H0; 图,若 T1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增大。 6几种特殊图像 (1)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pC(g)qD(g),M 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 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 的百分含量增加 或 C 的百分含

13、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 H0。 (2)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pC(g)qD(g), L 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如图)。 L 线的 左上方(E 点),A 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 A 的百分含量,所以,E 点 v正v逆; 则 L 线的右下方(F 点),v正v逆。 1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放热反应 BT1T2,p 1p2,mnp,吸热反应 CT1T2,p1

14、p2,mnp,放热反应 DT1T2,p1p2,mnp,吸热反应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 T1先达到平衡,故温度:T1T2,升高温度,B 在混合 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一定时,压强 p2先达 到平衡,故压强:p1p2,增大压强,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 mnp。 2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 XY2Z 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 示平衡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 均为气态 CX 和 Y 中最多只有

15、一种为气态,Z 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 H0 答案 C 解析 由图像可知, 随温度升高 Z 的体积分数增大,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 A、D 错误;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Z 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则 Z 为气态,X、Y 中最多只有一种气态物质,故 B 错误、C 正确。 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g)。图甲表示在此反应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乙表示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

16、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由图乙信息,从 11 min 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 n(N2)的变化曲线为 d C由图乙信息,10 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H2)0.09 mol L 1 min1 D图丙中温度 T1T2,a、b、c 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 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b 点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甲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 反应是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A 错误;从 11 min 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 移动,瞬间氮气物质的量不变,随平衡正向进行,氮气物质的量减小,则曲线 d 符合

17、 n(N2) 的变化曲线, B 正确; 分析图像乙可知, 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 v(N2)0.6 mol0.3 mol 2 L10 min 0.015 mol L 1 min1,v(H 2)0.045 mol L 1 min1,C 错误;图丙表示平衡时氨气含量与氢气起始 物质的量关系,曲线上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达平衡后,增大氢气用量,氮气的转化率增大, 故 a、b、c 三点中,c 点氮气的转化率最高,D 错误。 4工业上,常采用氧化还原方法处理尾气中的 CO、NO。 氧化法:沥青混凝土可作为反应 2CO(g)O2(g)2CO2(g)的催化剂。下图表示在相同的恒 容密闭容器、相同起始浓度、

18、相同反应时间段下,使用同质量的不同沥青混凝土( 型、 型) 催化时,CO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1)在 a、b、c、d 四点中,未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2)已知 c 点时容器中 O2浓度为 0.04 mol L 1,则 50 时,在 型沥青混凝土中 CO 转化反 应的平衡常数 K_(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3)下列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CO 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a)K(c) B在均未达到平衡状态时,同温下 型沥青混凝土中 CO 转化速率比 型要大 Cb 点时 CO 与 O2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最高 De 点转化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

19、高后催化剂失去活性 答案 (1)a (2) 25x2 1x2 (3)BD 解析 (1)CO 和 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当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 CO 的转化率降低, 所以, b、 c、d 点表示平衡状态,a 点对应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2)令 CO 起始浓度为 a mol L 1。 2CO(g)O2(g)2CO2(g) 起始浓度(mol L 1) a 0 转化浓度(mol L 1) ax ax 平衡浓度(mol L 1) a(1x) 0.04 ax K c2(CO2) c2(CO) c(O2) 25x2 (1x)2。(3)CO 和 O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向 左移动,

20、平衡常数 K 减小,A 项错误;观察图像知, 型催化剂作用下 CO 的转化速率大于 型催化剂,B 项正确;有效碰撞几率与反应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有效碰 撞几率越高,故在图像中 e 点有效碰撞几率最高,C 项错误;催化剂需要一定活性温度,转 化率出现突变,可能是因温度高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D 项正确。 考点二考点二 复杂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复杂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 化学平衡图像题,除以常规图像形式(如 ct 图、含量时间温度图、含量时间压强 图、恒压线图、恒温线图等)考查平衡知识外,又出现了很多新型图像。这些图像常与生产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反应时间、投料比值、催化剂的选择、

21、转化率等角度考查。图像 形式看似更加难辨,所涉问题看似更加复杂,但只要仔细分析,抓住图像中的关键点(常为最 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看清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条件、弄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即可将复 杂图像转化为常规图像。进而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1转化率投料比温度图像 例 1 将燃煤废气中的 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催化剂 CH3OCH3(g)3H2O(g) 已知在压强为 a MPa 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图: 此反应_(填“放热”或“吸热”);若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n(H2)/n(CO2),则 K 将_(填“增大”“减小”

22、或“不变”)。 答案 放热 不变 解析 当投料比一定时,温度越高,CO2的转化率越低,所以升温,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 热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投料比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图像判断投料比 例 2 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 CuMn 合金), 利用 CO 和 H2制备二甲醚(DME)。 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副反应:CO(g)H2O(g)CO2(g)H2(g) CO(g)2H2(g)CH3OH(g) 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产率或转化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催化剂中nMn nCu约为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答案 2.0 解析 由

23、图可知当催化剂中nMn nCu约为 2.0 时,CO 的转化率最大,生成的二甲醚最多。 3选择最佳反应条件 例 3 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 可采用氧化还原法脱硝: 4NO(g)4NH3(g)O2(g) 催化剂 4N2(g)6H2O(g) H0)。在不同催化剂 作用下,相同时间内 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_(填“”“”或“”); b 点 v正_(填“”“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温度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 CO2的转化率最 大,因此催化剂

24、的效果最好;b 点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CO2的转化率还会继续增加, 反应正向进行,因此 v正v逆。(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点时达到平衡,从 a 点到 c 点,温 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下降。 1(2020 全国卷,28)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 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 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n(H2O)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

25、 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温度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 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CO2催化加氢合成 C2H4反 应的 H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 A(440 K,0.39), 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MPa) 3(列出计算 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 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 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 答案 (1)14 变大 (2)d c 小于 (3)9 4 1 0.0393 (4)选择合适催化剂等 解

26、析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g)6H2(g) 催化剂 C2H4(g) 4H2O(g),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n(H2O)14,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 大压强平衡右移,则 n(C2H4)变大。 (2)由平衡图像知,390 K 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 13 的是 c 曲线和 a 曲线,物 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 14 的是 d 曲线和 b 曲线,结合反应方程式 2CO2(g)6H2(g) 催化剂 C2H4(g)4H2O(g)和原始投料 n(CO2)n(H2)13 可得,曲线 c 表示 CO2,曲线 a 表示 H2, 曲线 d 表示 C2H

27、4,曲线 b 表示 H2O;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曲线 a、c 增大, 曲线 b、d 减小,说明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放热,H0。 (3)起始投料比 n(CO2)n(H2)13,平衡时总压为 0.1 MPa,结合反应方程式可知 p(CO2)p(H2)13,p(C2H4)p(H2O)14,由图像可知 p(H2)p(H2O)0.1 0.39,所 以 p(CO2)0.1 3 0.39,p(C2H4)0.1 4 0.39。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g) 6H2(g) 催化剂 C2H4(g)4H2O(g) 平衡时压强:0.1 3 0.39 0.1 0.39 0.1 4 0.39 0.10

28、.39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ppC2H4 p 4H 2O p2CO2 p6H2 0.1 4 0.390.1 0.394 0.1 3 0.3920.1 0.396 (MPa) 39 4 1 0.0393 (MPa) 3。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应当选择 合适催化剂等。 22019 全国卷,28(1)(3)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 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 问题: (1)Deacon 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

29、。如图为刚性容器中, 进料浓度比 c(HCl)c(O2)分别等于 11、41、71 时 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300 )_K(400 )(填“大于”或“小于”)。 设HCl初始浓度为c0, 根据进料浓度比 c(HCl)c(O2)11 的数据计算 K(400 )_(列出计算式)。 按化学计 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 c(HCl)c(O2) 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 进一步提高 HCl 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 (写出 2 种) 答案 (1)大于 0.4220.422 10.84410.

30、21c0 O2 和 Cl2分离能耗较高 HCl 转化率较低 (3)增加 反应体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 解析 (1)由题给 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可知,随温度升高,HCl 平衡转化率降 低,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即 K(300 )大于 K(400 )。结合题 图可知,c(HCl)c(O2)11、400 时 HCl 的平衡转化率为 84%,列出三段式: 4HCl(g) O2(g) = 2Cl2(g)2H2O(g) 起始 c0 c0 0 0 转化 0.84c0 0.21c0 0.42c0 0.42c0 平衡 (10.84)c0 (10.21)c0 0.42c0 0.

31、42c0 则 K(400 )c 2Cl 2 c 2H 2O c4HCl cO2 0.4220.422 10.84410.21c0;进料浓度比 c(HCl)c(O2)过低会使 O2和 Cl2分离的能耗较高,过高则会造成 HCl 转化率较低。(3)题述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应,增大反应体系压强可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 HCl 的转化率,及时分离出产物也能提高 HCl 的转化率。 32019 全国卷,28(1)(2)(4)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H0是重要 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

32、验:使纯 H2缓慢地通过处于 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 CoO(s),氧化 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 Co(s),平衡后气体中 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5 0。 在同一温度下用 CO 还原 CoO(s),平衡后气体中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19 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 还原 CoO(s)为 Co(s)的倾向是 CO_H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 CO(g)和 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 应,则平衡时体系中 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填标号)。 A0.50 (4)Shoichi 研究了 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 C

33、O 和 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 2 H O p和 pCO相等、 2 CO p 和 2 H p 相等。 计算曲线 a 的反应在 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 v (a)_ kPa min 1。467 时 2 H p 和 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489 时 2 H p 和 pCO随时间变化关系 的曲线分别是_、_。 答案 (1)大于 (2)C (4)0.004 7 b c a d 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H2(g)CoO(s)Co(s)H2O(g)(i) K1cH2O cH2 10.025 0 0.025 0 39,由题给信息

34、可知,CO(g)CoO(s)Co(s)CO2(g)(ii) K2 cCO2 cCO 10.019 2 0.019 2 51.08。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越大,反应倾向越大,故 CO 还原氧化 钴的倾向大于 H2。(2)第(1)问和第(2)问的温度相同,且 K11。设起始时 CO(g)、H2O(g)的物质的量都 为 1 mol,容器体积为 1 L,在 721 下,反应达平衡时 H2的物质的量为 x mol。 CO(g)H2O(g)H2(g)CO2(g) 起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1x 1x x x K x2 1x21,则 x0.5,(H2)0.25;

35、又反应可逆,则 x0.67,(H2)a2 a1b2 b1t2 t1t2 t1a2 、b1b2 ;压强减小,反应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变长,则 t1t2 ;因化学方程式两边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化学平衡不 移动,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则图 1 阴影部分面积更大,故正确。 2某温度时,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 A、B、E、F 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的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进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情况如图所示,在 t2、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压强或某反应物的量)。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6、2A(g)E(g)2B(g)F(g) B若平衡状态和对应的温度相同,则和对应的平衡常数 K 一定相同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答案 C 解析 由图甲分析可知,各物质发生变化的物质的量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此 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E(g)2B(g)F(g),故 A 正确;平衡常数 K 只与温 度有关,平衡状态和的温度相同,故 K 相等,故 B 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若改变压强,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 t2时刻不可能是增大压强,故 C 错误;根据方程式知,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不可能是压强的变化,t4时刻速率减小,且

37、变化的点不连续,因 此是降低温度的结果,故 D 正确。 3氨的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0)。反应体系 2 min 时达到平衡后, 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第 12 min 到 16 min 的 X 浓度变化曲线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中 n1 B1214 min 内,用 Y 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0.005 mol L 1 min1 C在 610 min 内,反应吸收的热量为 0.015Q kJ D第 12 min 时,Z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移走一部分 Z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61

38、2 min 时 X 减少了 0.055 mol L 10.04 mol L10.015 mol L1,Z 增加了 0.085 mol L 10.07 mol L10.015 mol L1,因此反应方程式中 n1,A 正确;12 14 min 内, 用 Y 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12 mol L 10.11 mol L1 2 min 0.005 mol L 1 min1, B 正确; 在 610 min 内 X 减少了 0.055 mol L 10.04 mol L10.015 mol L1,但容器容积未知,因 此不能计算反应吸收的热量,C 错误;第 12 min 时 Z 的浓度瞬间减小,随后逐渐

39、增大,这说 明 Z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移走一部分 Z,D 正确。 6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 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 CO2和 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 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5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B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300400 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催化剂效率增大 D300400 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温度升高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25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A 项正确;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 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超过

40、25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B 项正确;300 400 时, 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7一定条件下,利用 CO2合成 CH3OH 的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 H1,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有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2,温度对 CH3OH、CO 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1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 C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CH3OH 的产率 D合成 CH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cH2O cCH3OH cCO2 c3H2 答

41、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升高温度 CH3OH 的产率降低,CO2(g)3H2(g)CH3OH (g)H2O(g)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10,A 项正确;反应有气体参与,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 应的速率,B 项正确;由图像可见,温度越高 CH3OH 的产率越低,C 项错误;根据化学平 衡常数的概念,合成 CH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cH2O cCH3OH cCO2 c3H2 ,D 项正确。 8(NH4)2SO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O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O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

42、是( ) A60 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60 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 O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C(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 SO2 3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D(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 O2的溶解速率有关 答案 C 解析 温度越高,氧化速率越快,60 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 关,故 A 正确;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升高后 O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 受热易分解,均使反应物浓度降低,故 B 正确;SO2 3水解不影响溶液

43、中4 价硫的总浓度, 故 C 错误;当亚硫酸铵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的速率大于氧气的溶 解速率,因氧气的溶解速率较小导致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速率变化不大,故 D 正确。 9炼铁的还原剂 CO 是由焦炭和 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 CO2放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 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2(g)2CO(g) HQ kJ mol 1。图为 CO 2、CO 的 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in,v(CO)1 mol L 1 min1;13 min 时,v(CO)v(CO 2) 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44、状态,且p平衡 p起始1 C3 min 时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则 Q0,再达平衡时KT2 KT14.7 D5 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 CO,a、d 曲线分别表示 n(CO)、n(CO2)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依据图像分析单位时间段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变化,01 min,一氧化 碳物质的量增加 2 mol,反应速率 v(CO) 2 mol 2 L1 min1 mol L 1 min1,13 min 时,平衡不 发生移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CO)2v(CO2),故 A 错误;反应是气体体 积增大的反应,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

45、比,p(平 衡)p(起始),故 B 错误;依据图像 3 min 时升高温度,一氧化碳增多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 T1反应达平衡时,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2 mo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7 mol,平衡常数 K(T1) c 2CO cCO2 2 2 2 7 2 2 7, T2反应达平衡时, 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4 mol, 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6 mol, 平衡常数 K(T2)c 2CO cCO2 4 2 2 6 2 4 3,则 KT2 KT14.7,故 C 正确;增加一氧化碳,瞬间一氧化碳 物质的量增大,然后反应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碳减小,二氧化碳增大,b 为二氧化碳,c 为一氧化碳,故 D 错误

46、。 10反应为 CO(g)2H2(g)CH3OH(g) H0。在一定条件下,将 1 mol CO 和 2 mol H2 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 的体积分数 (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平衡时,M 点 CH3OH 的体积分数为 10%,则 CO 的转化率为_。 (2)X 轴上 a 点的数值比 b 点_(填“大”或“小”)。 某同学认为上图中 Y 轴表示温度, 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 答案 (1)25% (2)小 随着 Y 值的增大, c(CH3OH)减小, 平衡 CO(g)2H2(g)CH3OH(g)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Y 为温度

47、 解析 (1)设反应中消耗 x mol CO,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CO(g) 2H2(g)CH3OH(g) 起始/mol 1 2 0 转化/mol x 2x x 平衡/mol 1x 22x x 由 M 点 CH3OH 的体积分数为 10%可得关系式: x 32x100%10%, 解得 x0.25, 则 (CO) 0.25 1 100%25%。(2)该反应为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CH3OH) 增大,升高温度,(CH3OH)减小,则由图可知,X 轴代表压强,Y 轴表示温度。 11用(NH4)2CO3捕碳的反应:(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为研究 温度对(NH4)2CO3捕获 CO2效率的影响, 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 并充入 一定量的 CO2气体,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 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