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篇

上传人:Al****81 文档编号:16916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3 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读后感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 考试前, 单位通知要考 教 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 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 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 困意马上来袭, 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 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习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 心理学 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 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 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

2、 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 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 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 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 语言描述了 66 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 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 的, 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 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 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 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

3、:人、鸟和奶牛。 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 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 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 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 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 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 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 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 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

4、,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 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 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 也很快平复, 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 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 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 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 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 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 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 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 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 御北风的侵袭,把

5、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 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 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 两件事儿性质一样, 这是巧合吗?答案是 NO! 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 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 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 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 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 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 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 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

6、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 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 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 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 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 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 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 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 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 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 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

7、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 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 写一份 500 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 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 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 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 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 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 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 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 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

8、的思绪, 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 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 体会到,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 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 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 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3 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读后感 大学里学习心理学,还记得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的心 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揭示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在阅读教育 中的心理效应 一书之前, 觉得此书肯定是关于一些枯燥的, 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兴趣。可是读起来发现书中的个 个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平常教学中

9、的缩影,上个月我阅 读了前 40 页,里面的超限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无不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继续阅读的欲望,这个月我 阅读了思维定势,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詹森效应, 普雷马克原理,心灵再一次被震撼,我将这些原理与我的教 学结合起来收获颇丰。 一、应用连锁塑造矫正孩子的行为习惯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 生,每到自习课,他总爱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 发现小涛在离开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 5 分钟。老师 和小涛面谈了一次,告诉他如果他能连续 5 分钟都待在座位 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而且时间要从上课开始,每隔 5 分钟他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一周以

10、后,老师告诉小涛他做得 很好,现在要求小涛必须连续坐在座位上 10 分钟才能得到 奖励,但是,这次的奖励要比以前更多。又过一周后,老师 告诉小涛连续坐在座位上 15 分钟才能得到奖励,而且他会 更喜欢这次的奖励。 在这阶段中,小涛表现很好,在自习的 30 分钟内,小 涛没有擅自离开座位一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班一个比较 调皮的同学颜铭辰,他的纪律特别差管不住自己,年级周通 报下来每条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纪律差,课前准备差, 桌洞物品摆放杂乱,作业抽查也有他不认真,中午自习和同 桌说话等等,看到这样的通报全班同学笑了,他也很无奈的 笑了,我也尝试将故事中老师对小涛的做法运用到颜铭辰同 学身上,

11、我说如果下周你上通报的次数能减半我不但不惩罚 你还给你们小组加 2 分,结果你猜怎样,渐渐的,他的行为 习惯有所改观,效果真的很好。连锁塑造这一心理效应,鼓 励学生一点一点进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之前也做过小明的爸爸有 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我 们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这就是生活中 的思维定势情况,思维定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我不禁 思考自己的英语教学,很多同学在学习了 when 和 where 引 导的定语从句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势,那

12、就是先行词是时间 时,则引导定语从句需用 when,先行词是地点时则引导定语 从句的关系副词应用 where,所以在做题时,常常会出错: 很多同学往往会一挥而就,看到先行词是地点,就选 where, 而忽略考虑先行词在从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点 状语, 此时应用 where, 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宾语, 应用 which 或 that 或省略。像 can,may,must,could 等情态动词, 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到他们就说接动词原形,但是 情况真是这样吗?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及早发现 英语语法中的思维定势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 的干扰。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

13、合理利用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则,由于祖母常常对孙子说 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 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 个小时的电视 ,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先让孩子做 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 ,就可以做自己喜欢 做的事情了。学习了普雷马克原理,我马上将这一原理用到 我的课堂上做实验,结果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 总有几个同学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毫无兴趣,课堂上我想尽 办法也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了祖母原则,我灵感一 闪,打探了一下他们在乎的东西,他们视小组竞赛的得分如 命,以期望得到减免作业的奖励,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据 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单独布置任务,谁能如期完成任务,就

14、能 得到奖励分数,结果效果极佳,他们学习的热情大涨。选用 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 修养,也改进了我的教育方法,书中的心理效应如同实验中 的催化剂,使我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学习运用心理学 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3 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读后感 假期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 育中的心理效应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 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 言、生动的故事、有

15、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 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 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 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 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 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 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 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 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 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

16、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 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 要让上课的前 10 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 的后 10 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 始位置, 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 7+2 的特点合理 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 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 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 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 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 10 分钟,牧

17、师还没有讲 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 10 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 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 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 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 2 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 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 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 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 超限效应 。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 次重复的听写, 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 而收效甚微的结果。 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 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

18、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 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 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 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 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 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 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 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 只注意练习内容, 而缺乏一定的数量, 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 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 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

19、学生时 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学生犯了 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 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 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 , 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 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 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 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 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 ,对学生的 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 杰米扬的鱼汤 :杰米扬是一个十 分好客的人, 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 朋友喝了一碗,

20、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 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 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 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 扬不能太廉价 。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 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 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 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 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 子们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 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