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6355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知识点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 10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章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 三角形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30 。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A.有两

2、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二、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c的平方,即 a2b2=c2。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表示对应角相等、S表示对应边相等) 2 / 10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四、角

3、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第二章 四边形四边形 一、多边形一、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A.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B.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焦点。 C.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D.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 3.多边形的外角和 A.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方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B.多边形外角和的定义

4、: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和。 C.多边形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 D.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跟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 n边形内 角和加外角和等于 n*180 ,外角和等于 n*180 (n2)*180 =360 。 4.正多边形 A.在平面内,边相等、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作正多边形。 1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缺一不可。 已知的条件 一锐角 对应相等 第三个条件 另一直角边 对应相等 斜边 对应相等 一锐角 对应相等 一直角边 对应相等 一锐角 对应相等 一边 对应相等 判定方法SASHLASA或AASHLAASAS

5、A或AAS 斜边 对应相等 一直角边 对应相等 3 / 10 2各内角相等,所以每个内角为 ( ) 3各外角相等,外角为 ,每个内角为 180 。 4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 n边形有 n条对称轴,当 n为偶数时,正 n边形既是轴对称 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平行四边形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

6、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三、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1.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 G绕点 O旋转 180 ,得到的像与另一个图形 G重合,那么将这 两个图形关于点 O中心对称,点 O叫做对称中心。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1图形找出关键点、2确定对称中心、3连接关键点与对称中心、4并延长相等的距离确 定关键点的对应点、 5按原图形依次连接对应点得到中心对称图形。 4.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 180 ,所得到的像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 么这个图形叫作中心对称图

7、形,这个点 O叫作它的对称中心。 四、三角形的中位线四、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五、矩形五、矩形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称为长方形。 4 / 10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4.矩形的对称性 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8、且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2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六、菱形六、菱形 1.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作菱形。 2.菱形的性质: A. 1四条边都相等、2对角相等、3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 D.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菱形的判定 A.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菱形的面积:S=1/2ab。(a、b分别表示菱形对角线长度) 七、正方形七、正方形 1.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

9、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A.四边相等,对边平行,邻边垂直。 B.四个角都是直角。 5 / 10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且相等,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组对角线和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正方形的判定 A.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B. 1证是平行四边形、2证有一个角是直角、3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C.先证它是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D. 1证是平行四边形、2证有一组邻边相等、3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或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第三章第三章 图形与坐标图形与坐标 一、有序实数对一、有序实数对 1

10、.有序实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与 b组成的数对,记作(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的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 平位置的数轴叫横轴或 x 轴,取向右为正方向;数值的数轴叫纵轴或 y 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两条数轴的交点 O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区域,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表示:对于平面内的任何一点 P,过点 P分别向 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 x轴, y轴上对应的实数 a,b分别叫作点 P的横坐标、纵坐标,用有序实数对(a,b)表示点 P的 坐

11、标。 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4.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A.点 P(x,y)在第一象限x0,y0;点 P(x,y)在第二象限x0; 点 P(x,y)在第三象限x0,y0,y0时,直线 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B.当 k0,b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k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k0,b0时,一次函数 y=kxb的图像与 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 b=0时,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经过原点;当 b0时,函数值 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当 k0时,函数值 y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9 /

12、10 6.正比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平移关系 一次函数 y=kxb(k,b为常数,k )的图像可以看作由直线 y=kx(k为常数,k )向 上(或向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得到。 四、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四、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 1.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y=kx(k ),只要确定了 k的值,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即可确定。一 般地,如果知道一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或已知 y与 x成正比例,都可以设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k )。 2.确定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通过先设定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表达式中的未知系数,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的 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13、。(至少需要两组对应值或者两个点(x1,y1)、(x2,y2) 一般步骤: 1设表达式 y=kxb(k ) 2带入已知的值,得到 k,b的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 k,b的值 4将 k,b值带入表达式并写出函数表达式。 第五章第五章 数据的频数分布数据的频数分布 一、频数与频率一、频数与频率 1.频数的意义:频数是指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 2.频率的意义:一般地,如果重复进行 n次试验。某个试验结果出现的次数 m称为这个试验 结果在这 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而频率与试验总次数的比 m/n称为这个试验结果在这 n次 试验中出现的频率。 3.频率是频数的关系及应用:频率是频数与数据组中所含数据的总

14、数的比。频率反映了不同 数据或在不同范围内出现的数据在整个数据组所占的比例,频数则具体反应了数据分布的情 况。 二、频数的应用二、频数的应用 10 / 10 1.数据的频数、频率分布表:数据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 频数和频率,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2.列频数分布表 A.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不同的数据不多,可以直接算出每个数据在数据组中出现的频数, 然后列表表示;如果不同的数据较多,分布比较零散,可以先适当分组,计算出数据在各组 中出现的频数。 B.一般步骤: 1分组:确定最小值 m和最大值 M,确定组距和组数2列频数分布表:统计 每组中的数据个数

15、,采用“画记”的方法,得到频数分布表。 3.绘制频数直方图 为了直观地反应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频数直方图。在直 角坐标系中,以组距为宽,频数为高作小矩形,就可以得到直方图。 A.直方图的结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纵轴:表示频数和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 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矩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这组的频数。 B.作直方图的步骤 1作横轴和纵轴,表明各自代表的名称和单位 2在横轴上划分一些相互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每条线段的左端点表明这组 的下限,在最后一组的线段的又端点表明其上限。 3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数标记。 4以横轴上的每条线段为底各做一个矩形立于横轴之上,使各矩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湘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