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84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88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2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夏,宋,辽,金,空间上,时间上,元,时空定位,916 辽国建立 960 北宋建立 1038 西夏建立 1115 金国建立 1125 金灭辽国 1127 南宋建立 1279 元灭南宋,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序,(宋文化)既是中华文明历史积累的产物,又是宋人全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高峰。 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两宋:文化高峰、承前启后,聚焦两宋文化之新变化,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二、新文艺:阶层的交流与融合(雅与俗共赏),三、新科技:中西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域互通),四、新文字: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化与借

2、鉴),本课框架,阅读教材回答: 1.结合第8课已学知识和本课导语,分析为什么北宋需要复兴儒学? (受佛、道的冲击;汉以来儒学的自我僵化) 2.结合本课导语,分析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目标? (继承并发展先秦儒学的孔孟之“道”: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突破汉学,探索义理,内圣外王,经世致用,一、新儒学:,(两宋)新儒学以儒家为宗,吸收佛、道诸家的有益成分,指宋学及由宋学衍生出来的道学(宋室南渡后兴盛起来的理学)。 杨渭生:两宋文化史,这一哲学流派中人感觉到儒家的道理浅近简单,不足与佛教、道家之玄妙境界相抗,故都努力

3、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最抽象的部分、最玄远深奥的部分,用来对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给予新的注释以使儒家的义理愈益玄学化。 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3.结合材料回答,为实现目标,两宋儒学是如何进行自我改造的? (援引佛、道等入儒 ),佛、道、儒合一,阅读教材回答: 4.结合材料和课后问题探究,如何理解程朱理学之“理”?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世界的本原;),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人生观:“存天理,去人欲”,成

4、为洞察“理”的“圣人”。,方法论:“格物致知”,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格物”是为了从有形之物中体认超越物体的“理”,也就是“道”。我们所得的结果是:既领悟了理念的永恒世界,又领悟了自己内心之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四书”“五经” )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 教材“史料阅读”,(理学或道学)对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给予新的注释以使儒家的义理愈益玄学化,其主要目的则是要配合政治上的统治,使人们从逃避现实的出世法又回到讲求人事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入世法,从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又回到讲求尊王攘夷、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上去。 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

5、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阅读教材回答: 4.结合材料和课后“问题探究”,如何理解程朱理学之“理”? 由此分析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原因?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世界的本原; “理”的内涵是三纲五常,有利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两宋新儒学之“新”? 融合儒、道、佛思想,由汉学以来注重阐释经书字句(章句训诂)转向研究义理,使儒学抽象化、哲学化。,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自范仲淹、欧阳修开创宋

6、学,至熙丰年间(1068-1085),这一时期出现了宋代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氏(三苏)蜀学、张载关学、二程洛学、邵雍象数学、周敦颐濂学。 整理自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古文之 唐宋八大家,宋代:文史哲一家,宋代理想的儒家类型是“通才”,一个人同时是学者、诗人和政治家,可能还是哲学家、画家。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宋元文学: 1.宋词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3.说书、话本,宋元艺术: 1.书法 2.绘画,Q1:共同的新特点? 灵活、通俗; 追求个性抒发,Q2:原因? 城市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崛起等,阅读教材回答:,阅读教材概括:

7、,二、新文艺:,二、新文艺:阶层的交流与融合(雅与俗共赏),(宋代)几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因此城市中就聚集了社会的领导阶层,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了市民化的特征。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元代)一批有创作激情的文人与民间艺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伤怀感世和人生感触促使他们以写作杂剧为寄托。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宣和画谱所载宋前及 宋朝各科作品总数,各科作品总数 宋前各科作品总数 宋朝各科作品总数,市民化、世俗化,宋元主要科技成就: 1.三大发明的成熟 2.北宋沈括及梦溪笔

8、谈 3.元朝郭守敬及授时历,理学家们宣扬的“格物致知”精神,促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的考察,以了解其本质,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了追求科学的理性主义氛围。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三、新科技:,天文历法是元代中国科技在文明交流中发展最明显的领域。到元代统一中国后,吸收了这一时期传入的西方历法的长处而使元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水平领先世界。 华林甫、胡恒:中华文明地图,三、新科技:中西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域互通),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时间表,我们研究宋史,更确切地讲,应是包括辽、宋、夏、金史,亦即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史。研究宋代文化,理所当然地应包括宋与辽、夏、金以及宋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之间的

9、文化融合与交流。 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1.辽夏金:模仿汉字创制文字 2.成吉思汗:以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 3.忽必烈以后:希望以八思巴字拼写各民族语言,四、新文字: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化与借鉴),一、新儒学:学术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二、新文艺:阶层的交流与融合(雅与俗共赏),三、新科技:中西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域互通),四、新文字: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化与借鉴),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立体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思考探究,结合前三课和本课的已学知识,请从政治、军事、经济角度谈一谈如何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新变化?,1.政治上:两宋“兴文教、抑武事” 宋朝以较开明的文化政策和重视科举来吸引

10、文人、抑制武人,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统一。 2.军事上: 多民族政权并立,互相交战的同时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 3.经济上: 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盛,市民阶层崛起等。,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中华书局2013年 邓广铭:宋史十讲,中华书局2008年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张荫麟:两宋史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6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年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华林甫、胡恒:中华文明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18年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备课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