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495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时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 题组一 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1 (2018 榆林高二模拟)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 下列有 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t)中, 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 K 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 K 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 D 解析 在 NtN0t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并不等同于种群的增长 速率;种群的 K 值受环境因

2、素影响,在优越环境中,K 值将增大;在鱼类养殖中,使捕捞后 的剩余量接近K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在“S”型曲线中, 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为 0,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2 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 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 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AEF 段 BDE 段 CCD 段 DBC 段 答案 A 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会出现波动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

3、呈“J”型增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增长 答案 C 解析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增长。 4.下图是黄海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点时组成该种群的个体全为幼年个体 Bb 点时的种群大小能够提供最大持续产量 Cc 点时该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d 点时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B 解析 曲线上各点的个体中均有不同年龄段的个体, 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A 项错误; b 点时, 种群数量为K 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若将种群数量维持在该水平上,将获得最大的持续 产量,B 项正确;c 点时种群数量仍在上升,则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项

4、错误;d 点时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 0,D 项错误。 5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下列关于该种群“S”型曲线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该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 B该种群数量为K 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该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D该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答案 D 解析 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种群增长率不是一个定值,因此不 是“J”型增长,D 错误。 题组二 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

5、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 K 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 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B 解析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一个物种引入一个新的地区,可能呈“J”型增 长,也可能不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被淘汰。 7如图表示野生绵羊种群在 1800 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该种群的 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1840 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 B该绵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在 18501940 年间不断地波动 C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18

6、501940 年间不断地波动 D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答案 C 解析 该绵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在 18501940 年间不断地波动,但环境容纳量不变,C 错误。 8(2018 安阳模拟)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并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 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A.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 2137 天,成虫增长

7、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 137 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答案 C 解析 题表中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A 项错 误;第 1729 天,成虫的数量虽然增加,但其增长率下降,B 项错误;第 2137 天,成虫 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因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导致成虫 增长率下降,C 项正确;第 137 天,成虫增长率不是一个定值,故成虫数量不呈“J”型增 长,D 项错误。 题组三 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 9 (2018 山西太原五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 正确 的是( )

8、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已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 25 格16 格, 若观察得到平均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为 M, 则 10 mL 培养液(未稀释)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 4M107个 D本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答案 C 解析 由于培养液中的体积是一定的,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 调 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抽样检测法;该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空白对照组。 10如图表示在一个 10 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

9、 NtN0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 值约为 120 000 个 答案 D 解析 在酵母细胞培养初期,酵母细胞数量极少,酵母细胞个体间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A 项错误; 由图像可知, 在 070 h 时间段内为“S”型曲线, 而数学模型 NtN0t只适用于“J” 型曲线,B 项错误;酵母细胞等微生物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所以一般使用血球计数板计 数法, C 项错误; 由图像可知, 该环境下的最大值为酵母细胞的 K 值, K 值约为 121 00010 120 000(个),D 项正确。 11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 14 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 1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 如下表所

10、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 2 年 第 4 年 第 6 年 第 8 年 第 10 年 第 12 年 第 14 年 增长 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 14 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 12 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 8 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答案 D 解析 由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后减,所以这 14 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 项错误;第 12 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1.20,所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11、B 项错误;白头 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研究时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C 项错误。 12.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J”型增长,c 点之后呈“S”型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c 点时期 Cc 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环境容纳量(K 值)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种群在 c 点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增长曲线不是“J”型曲线,若是“J” 型曲线,则增长率不变,c 点之后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下降,也不是“S”型曲线,A 错 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增长速率

12、最大的时候,c 点时增长速率为零,B 错误;c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 容纳量,C 正确;曲线只表明了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 物的影响,D 错误。 13(2018 邢台模拟)图甲是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乙是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 行生态学调查后绘制的某昆虫种群 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和迁出)。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 A 曲线表示的种群生活在_的环境中。 (2)图甲中 B 曲线呈“_”型,阴影部分表示_的个体数量。 (3)图乙中该昆虫在05年间, 种群数量呈现图甲中_(填“A”或“B”)曲线型增

13、长, 可推测该昆虫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 (4)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 15 年时_(填“是”或“不是”)最小值,在第 2025 年种群 数量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答案 (1)食物及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或理想条件下) (2)S 在生存斗争中 被淘汰 (3)A 增长型 (4)不是 不变 解析 (1)题图甲中 A 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由此可推知该种群在食物及空间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中生活。(2)图甲中 B 曲线呈“S”型,阴影部分 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3)图乙中该昆虫在 05 年间, 种群 1 且保持不变, 可推知该种

14、群数量在此期间呈“J”型增长,即图甲中 A 曲线。由此可推测,该昆虫种群的 年龄结构类型是增长型。(4)图乙中在 1020 年间,种群 值都小于 1,表示该昆虫种群数量 一直在减少,所以该昆虫在第 15 年时的种群数量不是最小值;在第 2025 年间,种群 值 都等于 1,表示该昆虫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14 (2018 济南高二检测)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 在 1 公顷的调查区内, 放置 100 个捕鼠笼, 一夜间捕获鼠 32 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 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 36 只,其中有上次标志过的个体 4 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

15、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 N,则 N_只。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 比实际值偏_。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 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 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 图一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_点,CD 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 是_。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 减少, 同时还应该_。 图二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_点,如果长期超过 C 点将

16、会造 成_。 答案 (1)288 (2)大 (3)B 食物和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 设法降低鼠群环境容纳量 (或 K 值) B 草场退化 解析 (1)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计算:N32364,所以 N288(只)。(2)由于田鼠 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使重捕时的带标志个体数减少,根据计算公式,所得 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大。(3)图一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增长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即 B 点; 图二中 A 点和 B 点分别为最适放牧量和最大放牧量,如果长期超过 C 点,草场将会退化。 15(2018 重庆一中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图 甲所示装置进行

17、了实验,并使用如图乙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 (2) 实验的 最初阶段 ,由于 _、 _ 、 _,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在图乙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若计数室为 1 mm1 mm0.1 mm 的方格,由 400 个小方格组成,如 果经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 5 个酵母菌,则 10 mL 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 数约有_个。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_。 答案 (1)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2)温度等条件适宜 营养物质充足 没有敌害和竞争 (3)加无菌培养液稀释 2108 (4)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重复实验 解析 (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2)实验的最初阶段, 由于温度等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足、没有敌害和竞争,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在图乙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增 加稀释倍数;10 mL 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5400101042108(个)。(4)本实验没有 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 重复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