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7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25 分钟) 对点强化 强化点 1 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1.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后,指示剂将( ) A.变蓝色 B.变红色 C.变黑色 D.变棕色 解析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加 入酚红指示剂将变红。 答案 B 2.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 3 cm 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解析 微生物的培养要注意

2、无菌操作,土壤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需灭 菌,后续稀释等操作均需在火焰旁进行。 答案 C 3.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石蕊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解析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应加入酚红作为指示剂,指示剂变红说明 该菌种能分解尿素。 答案 D 4.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某同学按照下列配方配制培养基。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 培养基成分 质量 KH2PO4 1.4 g Na2HPO

3、4 2.1 g MgSO4 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尿素 1.0 g 水 定容到 1 000 mL A.该培养基缺少琼脂 B.该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 C.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D.需要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 解析 该培养基的目的是分离尿素分解菌,所以应为固体培养基,配方中应该有 琼脂成分,A 正确;由于该培养基用于分离尿素分解菌,所以尿素应为唯一的氮 源,且培养基的种类为选择培养基,B、C 正确;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 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鉴定,D 错误。 答案 D 5.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 正确

4、的是( ) A.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 壤稀释液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 范围不同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D.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 分布 解析 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其中的微生 物全部死亡,不能得到尿素分解菌,A 错误;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为 了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可见,测定土壤中 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范围也不同,

5、 B 正确;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一般不用显微镜直接计 数法,C 错误;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可借助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 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但并不是使微生物均匀分布,D 错误。 答案 B 强化点 2 微生物数量的统计 6.某同学对 101、102、103倍稀释液计数的平均菌落数分别是 2 760、295 和 16, 则菌落总数为(所用稀释液体积为 0.1 mL)( ) A.2.76104个/mL B.2.95105个/mL C.4.6104个/mL D.3.775104个/mL 解析 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

6、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只有 295 符合要求。其稀度倍数为 102,所用稀释液体积为 0.1 mL,代入计算公式得菌 落总数为 2.95105个/mL。 答案 B 7.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 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可用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本 实验的变量是培养基种类,其他方面如接种、培养条件等应相同。 答案 C 强化点

7、 3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 8.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加入伊红美蓝的鉴别培养基上 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含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 解析 要把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就要选择使纤维素分解菌能生存, 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其选择条件是以纤维素粉作为唯 一碳源。 答案 C 9.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土壤取样 称取 10 g 土壤取出加入盛有 90 mL 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吸取 0.1 mL 进行平板涂布 依次稀释 101、102、1

8、03、104、105、106、107倍 A. B. C. D. 解析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溶解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 答案 C 10.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 板 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 解菌 A. B. C. D. 解析 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 菌,另一方面便于稀释涂布平板,正确;纤维素分解菌也可以在固体培养基 上生长,错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错误。因此,正确 的是,故选 A。

9、答案 A 11.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 1 mL CR 溶液后加入 100 mL 培 养基 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 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解析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A 错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 10 mg/mL CR 溶液,灭菌后 按照每 200 mL 培养基加

10、入 1 mL 的比例加入 CR 溶液,B 错误;在含有纤维素的 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 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 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C 错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因为有些微生物 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D 正确。 答案 D 综合提升 12.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 同学从对应 106倍稀释培养基上筛选出大 约 150 个菌落, 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 50 个菌落。 A 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不可 能有( )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 C.

11、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 解析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与是否设置对照有直接关系,但实验结果与是否设置对 照无关。 答案 D 13.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 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 就必需获得其纯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 述中,错误的是( ) A.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解析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配制选择培养基,A 正 确;纯化菌种常用的两

12、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B 正确;土壤中 不同微生物的含量不同,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 正 确; 平板划线法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 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 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但是不能使微生物均匀分布,D 错误。 答案 D 14.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 培养基配方如下表: KH2PO4 Na2HPO4 MgSO4 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0.0 g 1.0 g 15.0 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

13、尿素的细菌? 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 _。 (2)该培养基为_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因为培养基中含有_。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法。根据 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 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如果把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去掉,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是不是一定都是能分解尿 素的细菌?_。为什么?_。 解析 选择分解尿素的细菌必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配方 中以琼脂作为凝固剂,因此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 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如果把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去掉,由于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 氮源,因此可以作为分

14、解尿素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但是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 尿素分解菌的含氮代谢产物进行生长繁殖,因此该培养基上培养的微生物并不一 定都能分解尿素。 答案 (1)不能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 源的微生物 (2)固体 凝固剂琼脂 (3)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4)不一定 因为有些微生 物可以利用尿素分解菌的含氮代谢产物进行生长繁殖 15.有些微生物含有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 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 进行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获得产生纤维素酶较多

15、的菌株。 (1)写出实验步骤 _。 制备含有纤维素的固体鉴别培养基若干。 _。 一段时间后,取培养基_,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 解析 本题设计实验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现有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由 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获得的菌种可能有高产的也可能有低产的,还需要对处理 后的菌种进行鉴别,需要利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应用刚果红染色法进 行鉴别。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中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产生纤维素酶的多少,相同 时间内形成的透明圈越大,说明产生的纤维素酶量越多,反之亦然。 答案 (1)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 组

16、不处理作对照 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上, 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用刚果红染 色 (2)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大,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纤维素 酶产量高的菌种; 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同, 说明诱变育种没有使菌株发生变化; 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小,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纤维素酶 产量低的菌种 16.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 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 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 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

17、分离到所需的特定 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 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 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碳源为_。 (2)实验原理是_。 (3)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 (4)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的微生物。 (5)为_组,为_组,设置的目的是 _。 (6)采用_法,接种到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 意的事项是_。 解析 经过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增加了该微生物的浓度,这样能确 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然后把该种微生

18、物稀释涂布到含有对羟基苯甲 酸的平板表面,经过适宜条件培养,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部分是能降解对羟基 苯甲酸的微生物。为了获得纯培养,用灭菌的接种环采取单细胞挑取法接种到含 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作为实验组,设置空白对照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富 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答案 (1)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 (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 择培养基,经富集培养,选择出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增大分解对羟 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浓度 (4)对羟基苯甲酸 (5)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 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6)单细胞挑取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 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最后接种 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选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