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029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刘 征,主讲:王乐,过万重山,漫想,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蕴涵的哲理。 2、体会联想与想象在扩展思路,连接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原名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当代著名的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代表作:寓言诗三戒老虎贴告示,杂文庄周买水庄周与鲫鱼。,作者简介,解 题,漫想:随意、不受约束地畅想。,过万重山漫想:是写作者经过万重山时飞跃的神思、联翩的浮想,即作者有感于三峡的壮美景色而任自己的思绪穿越古往今来。,1、作者引起漫想

2、的起点和终点在何处?(体会文中的景色) 2、找出文中标志“漫想”的句子。 3、作者跳出的“古怪念头”是什么? 4、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面临那些困难呢? 5、作者面对着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紧扣住“第 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整体感知,夔门峡口,轻舟已过万重山,险,奇,雄,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一延展开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的困难:,物质方

3、面:工具的简陋,舆论方面:精神压力,知识方面:认识的局限性、行动的冒险性,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出了夔门,船过了三峡,过,万重山,漫想,两岸,联想,第一个过三峡的人,无数个第一个,追古,奇景,议今,新长征需要无数个第一个,感未来,千百年后,本文中的“第一个”和“三峡”象征什么?,拓展思维,“第一个”象征在未知领域里,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和失败的人。,“三峡”象征了等待人们去征服、去开拓的未知领域。,现实,开端,过万重山(三峡):险、雄、奇 惊心动魄、喜悦平和,远古,发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时间工具压力,历史上,扩展,

4、主旨:赞颂“第一个”精神 思路:历史上若干个“第一个”,现实,升华,“新三峡”需要无数“第一个”,未来,延伸,未来人们崇敬“第一个”,结尾,漫想,讨论体会关键语句的妙处,1、第二段对奇险景物的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第十一段中“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此句在文章结构上和修辞上有何作用?,3、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请问,“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各指什么?,参考本文,围绕“第一个”,写一段富于想象的文字。 (A层:一百字以上,叙事完整,富有想象力,具有一定的哲理性;B层:一百字左右,叙事完整,具有想象力;C层:一百字以下,叙事完整。),迁移训练,扩展训练:圆的联想,下课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高教版 > 拓展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