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

,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预计今后的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以及现代科技等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方法点拨】 一、化学探究题的题型特点(高清课堂探究实验1)1从试题结构看,试题主要由“情景设置”“探究过程”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Tag内容描述:

1、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预计今后的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以及现代科技等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方法点拨】 一、化学探究题的题型特点(高清课堂探究实验1)1从试题结构看,试题主要由“情景设置”“探究过程”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其中“问题”部分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
2从情景内容来看,主要取材于实验情景、日常生活情景和社会问题情景等;命题方式主要有文字叙述、图表数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报告等形式;探究内容是从“情景设置”中提出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小课题,比如物质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元素含量或数据处理、理论推测等。
3从答题要求看,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新颖独特、要求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却很基础。
4从中考题型来看,探究题主要涉及填空、简答、实验等,尤其侧重实验探究,一般不涉及选择题。
二、化学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高清课堂探究实验2)1.猜想与假设验证类探究题:要仔细分析题目,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

2、是近几年中考中的一个热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化学图表题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也呈现提高的趋势。
【方法点拨】 一、化学图表题的题型特点 1从题型结构来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常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2从答题要求来看,解答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筛选、提取图表中的有用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3从题型来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归纳题和计算题等。
二、化学图表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标签型:这类题型通常是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标签如药品、食品或工业产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为命题素材,解题的关键是从标签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有关的计算或求解。
2图象型:解答图象题时,首先应正确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
分析图象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征。
把图象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

3、五、化学实验 (一)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 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 闻药品气味 块状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称量 取用较多液体 读取液体体积 取用较少量液体 加热固体 加热液体 检查装置气密性 酒精灯的使用 过滤 蒸发 浓硫酸的稀释 测定溶液的 pH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 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

4、二、化学用语 (一)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前 20 号元素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2补充元素 14 种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汞 锡 铅 铂 金 钛 碘 硒 3元素周期表的识读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常见气体(氧气、氮气、氯化氢等);水和 H2O2; CH4;C60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

5、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考点 2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转入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考点 3化学发展史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
我国古代发明中,烧瓷器、制火药、造纸等与化学工艺有关,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2)近代化学:原子一分子论。
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由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现代化学:纳米技术,绿色化学。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4纳米技术(拓展考点)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在纳米尺度(0.1100nm 之间,1nm=10 -9m)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技术。
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的水平。
纳米科技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与。

6、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_; 猜想5:有CO、CO2、H2S、CH 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成立。
(2)在验证猜想1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_,振荡。
(3)要确定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_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2.某研究性。

7、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3.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所示)。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I溶液已经变质。
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_。
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除尽溶液中的CO3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向实验所。

8、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充分加热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3.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的N、Y的质量比为98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M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二、填空题4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抽走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表示: 。

9、 )5.根据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B.碳酸钠 C.氧化铜 D.氢氧化钡二、 填空题6废旧干电池应该回收利用,如图所示是某型号干电池的剖面图。
(1)依据剖面图,你认为可以回收的金属材料有_; (2)从环境、资源方面来讲,你认为回收废旧干电池有什么实际作用 。
7.根据如图所示衣服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面料中的棉属于_(填“天然”或“合成”,下同)有机高分子材料,面料中的涤纶属于_有机高分子材料。
(2)你知道合成纤维有下列哪三个优点_(填字母)。
A.强度高、弹性好 B.耐磨C.吸水性、透气性较好 D.耐化学腐蚀8.下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氯化钠、碘酸钾含碘量(40 mg50 mg)/ 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

10、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
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一、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加以区别。
物理变化化。

11、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1、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状态变化、形状改变状态变化、形状改变等。
例: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了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了都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燃烧,食物腐烂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铁生锈铁生锈等。
3、 道尔顿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

12、第第 1 1 单元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四特点 P6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

13、 1 (人教版)第一单元(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1、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状态变化、形状改变状态变化、形状改变等。
例: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了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了都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燃烧,食物腐烂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铁生锈铁生锈等。
3、 道尔顿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

14、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部分 中考链接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冰雪融化 B. 榨取果汁 C. 瓷碗破碎 D. 木柴燃烧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15、一:化学发展史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 、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 ,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2 的量减少,CO 2 和 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16、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 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17、 1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材料 绪言绪言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3000 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 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

18、名 48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48常见反应的现象 52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54多功能瓶 55除杂 56鉴定 56绪言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3000 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

19、性、酸性、碱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
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
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几种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合)通式:A+B=AB例:C+O 2 CO2 ;CaO+H 2O Ca(OH)2(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例: Cu2(OH)2CO3 2CuO+CO2。

20、 1 20222022 年人教版化学中考知识点年人教版化学中考知识点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比如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铁铸造成锅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比如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3.物理变化。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相关DOC文档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总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之化学知识点汇编
2021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全册复习教案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知识点复习
标签 >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编号:19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