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6034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化学实验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背记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化学实验 (一)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 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 闻药品气味 块状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称量 取用较多液体 读取液体体积 取用较少量液体 加热固体 加热液体 检查装置气密性 酒精灯的使用 过滤 蒸发 浓硫酸的稀释 测定溶液的 pH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 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 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装置 反应 原理 4P5O2= 点燃 2P2O5 FeCuSO4= FeSO4Cu 2HClNa2CO3=2NaCl H2OCO2 实验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 烟,小气球鼓起,冷却 后小气球变瘪 铁钉

2、表面覆盖一层红 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 为浅绿色 有气泡产生,固体不断减少 实验 结论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 和 生成的 CO2逸散到空气中, 指针偏右 注意 所选的药品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要明显 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进行实验,则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原理 (1)制取 O2: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MnO2 2KCl3O2 2H2O2= MnO22H 2OO2 (2)制取 CO2:CaCO32HCl=CaCl2H2OCO2 2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A B C D 【特别提醒

3、】A 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B 装置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C 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停止原理是:关闭弹簧夹, 产生的气体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收集装置 (1)排空气法:操作简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干燥,但气体纯度不高。 (2)排水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 法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但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 4检验和验满 5多功能瓶的使用 功能 装置 进出口方向 排水法收集气体 b 进 a 出 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a 进 b 出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b 进 a 出 检验、干燥、除杂

4、(洗气) a 进 b 出 (四)铁的冶炼 1原理:3COFe2O3= 高温 3CO22Fe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4注意事项:(1)验纯;(2)实验开始先通入 CO 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空气防 止爆炸;(3)实验结束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 CO,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铁再一次被氧 化,防止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 (五)溶液的配制 1实验操作 2溶质或溶剂质量的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实验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往烧杯中加水时,水洒出。 (2)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称量

5、固体药品时左码右物且使用了游码;量取 水时仰视读数;将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有残留;固体药品不纯。 (六)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2变质的检验(实质是检验碳酸根离子) 思路分析:能和碳酸根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但不能和氢氧根反应产生同样的 现象。 CO 2 3 H :气泡 Ca2 、Ba2:白色沉淀 3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探究 思路分析:CO 2 3的存在会影响对 OH 的检验。 OH 酚酞溶液变红色 Cu2 、Mg2白色沉淀 CO 2 3也能产生同样的现象 方法设计:先除尽 CO 2 3,再检验 OH 。 (七)酸碱中和反应 1反应的实质:

6、H OH=H 2O 2指示剂的选择及其原因 由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所以需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 断反应是否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酞溶液, 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 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二者之间没有 明显的界限。 3实验现象 (1)酸入碱时,当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碱入酸时,当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反应的 pH 坐标曲线图 图解:图 1 中,A 点的 pH7,可判断出在未反应之前溶液为碱性,C 点的 pH7,可判断出该反应是将酸加入碱中,同理可判断图 2 是将碱加入酸中。 (八)粗盐中不溶

7、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操作: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 MgCl2)。 步骤 实验过程 作用或原理 溶解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过滤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BaCl2Na2SO4=2NaClBaSO4 加入过量 Na2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 加入过量 NaOH MgCl22NaOH=2NaClMg(OH)2 过滤 除去生成的 BaSO4、 CaCO3、 BaCO3、 Mg(OH)2 沉淀 加入足量稀盐酸 2HClNa2CO3=2NaClH2OCO2HCl NaOH=NaClH2O 蒸发 边加热边搅拌,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特别提醒】上述化学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只要 Na2CO3溶液在 BaCl2溶 液之后即可,稀盐酸在最后蒸发时除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