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84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本3六月,我们看海去 语言素养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却因独有的诗风而格外引人注目。B.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里听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C.六月,我们看海去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节奏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造成的。D.六月,我们看海去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答案A解析B项“听到”与“内心世界”搭配不当。C项

2、“原因就是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情景”。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很明显,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的阐释是必要的,尤其是精细而准确的背景,它不像那种大而无当的笼统介绍,说些无比正确而毫无意义的废话,_,_;_,_,_。_,可是我们还得想一想,“背景”真是一把万能钥匙,确实能打开“意义”的大门吗?为搜寻目标提供了依据文学批评家们振振有词:搞清楚了背景就掌握了理解意义的钥匙倒像是用五彩细线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倒像是精确画出了位置的大比例地图为查找失踪者提供了线索也不像含含混混的泛泛交代,只把对象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A. B.C. D.答案C解析

3、通读文段,可知本文段主要内容是说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理解的作用。首先可以找出文段中的句式“不像倒像也不像倒像”,可以推断出排在第三个。根据中“只把对象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可推断出排在后。排除A、D两项。再根据中“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与中的“失踪者”,推断出跟在后,排除B项。故选C。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仿写:_答案(示例一)中国是东方的一位巨人:珠峰是头颅,长城是躯干,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血液。(示例二)山是大地的一本书:青松是封面,山路是索引,奇花、异石是

4、山的图片。(示例三)地球是万物的母亲:山峰是脊梁,河流是乳汁,花草虫鱼是地球的儿女。(示例四)春是四季的新娘:白云是婚纱,碧野是婚床,绿树、鲜花是春的首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_,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_。我们发明指南针,_,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答案(示例)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并

5、不曾在海上获取霸权5.潘洗尘曾经凭借组诗大地累了荣获第十八届柔刚诗歌奖。该奖表彰了潘洗尘对诗歌本真质地的探寻与坚持,也表彰了他对自己以往写作的成功突破。假如你是评委会委员,请你为潘洗尘写一则颁奖辞。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答:_答案(示例)青春的激情、对并不明朗的未来生活的随想,构成了他早期写作的主题;亘古不变的人性、生命的渺小和值得疼惜的尊严是他关注的热点;富有质感的文字、音韵和谐的节奏,表达出了他的善良、真诚和爱意。 审美素养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饮九月初九的酒潘洗尘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

6、不去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和半个世纪的谣曲 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摇篮,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 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 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 缺也中秋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节先从九月初九的炊烟写起,抒发浓浓的

7、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有一种对称美;后两节非常简短,强化乡愁,收束全诗。B.母亲“眉头深锁”既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是因为母亲为生“我”而喜;同时也为“我”的成长,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而忧。C.重阳节游子思亲是诗歌传统母题,诗句中意象的组合,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D.本文的意象有三个角度:写乡愁的,炊烟、候鸟、枯叶;写母亲的,谣曲、摇篮、干瘪的嘴角;写父亲的,金黄的老茧、眉头深锁、白发满头、手、愁肠、月光满怀。答案D解析“眉头深锁、白发满头”写的是母亲,不是父亲。2.中秋与“九月初九”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8、:_答案(1)关联点在于两者都是思乡思亲的佳节。(2)月圆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思乡思亲的时候。九月初九是月缺时,诗人也像中秋时一样,思念家乡和亲人。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都萦绕在诗人的心头。(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七月我们冲浪潘洗尘这就是滚滚而来的青春潮吗不知是浪向我们猛扑还是我们潇洒地打浪我们自信我们就是浪啊是比大海还要凶猛十倍的青春之浪是受尽苦难永不屈服的心之排浪七月我们冲浪看大海翻卷着天边的贪婪裹起一片白色的凶光而我们正以罕有的整齐和勇气渴望着相撞的一瞬即便会和大海一起粉碎在急流中慢慢沉没我们还是

9、轰轰烈烈地抬起了双足七月我们冲浪是的我们的渴望太多太多心曾躲进积满雨水的小巷而岁月一片片沿着瞳孔剥落我们想哭可泪水毕竟难以表达男人的忧伤七月我们冲浪既然我们如此的年轻如此的热烈那就来吧让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郁都来吧只要把瞳孔撒向大海思绪就会随着白鸥远翔不是还有帆吗那是我们青春的骄傲和向往当夕阳在我们的腮边刻下缕缕沉思心的沙漠 一定会有驼铃在响而你必将伴随着一串无声的欢笑走出风沙并且弥漫向远方七月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让所有骚动着的生命聚集起来吧然后汇成排山倒海的青春潮让我们一齐去冲浪(1986年)3.读了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_答案诗人抒发大海情结,实质上是要表达自己向往远方、投身生活海洋、接受洗礼的万丈豪情。4.七月我们冲浪与六月,我们看海去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答:_答案(1)相同点:都抒发对大海的情结,都表达了青年人的特点。(2)不同点:看海还是一种象征,代表一种愿望,渴望自由。而冲浪则是把愿望化为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