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55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D举直错诸枉答案D解析“错”通“措”,译为“安排、安置”。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在家无怨B尧舜其犹病诸C非礼勿视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答案C解析A项“家”古义为“古代大夫的家族”。B项古义为“担忧、忧虑”。D项古义为“贫困”。均与今义不同。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答案C解析中“诸”用在句中,作兼词“之于”用;中“诸”用在句末,作兼词“之乎”用;中“何谓”是“谓何”的倒

2、装,“谓”作“说的是”讲;中“谓”作“称为”“叫作”讲。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己欲立而立人B尧舜其犹病诸C不仁者远矣D死而后已答案D解析D项意为“停止”。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B项名词作动词,担忧、忧虑。C项形容词作动词,疏远。5下列句子为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B仲尼岂贤于子乎C仰观宇宙之大D“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答案D解析A项判断句,“为”表判断。B项状语后置句,“于子贤”。C项定语后置句,“大之宇宙”。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

3、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

4、,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料量平:计算和称量很准确。司空:官名。羖:黑色的公羊。五羖,指百里奚。累绁:捆绑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大司寇:官名。粥:卖。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已而去

5、/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B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C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D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答案B解析一般名词和代词作主语或宾语,主语在其前断句,宾语在其后断句。句中的鲁、齐、宋、卫、陈、蔡分别是当时的诸侯国。第一个“鲁”是“去”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句,排除A、C两项;“宋、卫”“陈、蔡”分别是并列名词作宾语,两个国家之间应断开,排除D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祖籍宋国栗邑,出生地鲁国陬邑,中国著名的大思

6、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B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不可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C秦穆公,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D涂不拾遗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与其相近的一个成语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答案B解析大夫世袭,有封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7、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起初在季氏手下做过小官,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答案C解析孔子回到鲁国受到了善待。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国虽小

8、,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译文:_(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译文:_答案(1)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2)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参考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

9、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为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鲁昭公二十年,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

10、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

11、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乱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三、语言表达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_。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_。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答案 (示例)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11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话。要求观点鲜明,句式基本一致。北大教授李零认为,孔子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是一个无权无势,却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 我认为,孔子_;_。答案(示例)是一个四处游说,却不被统治者赏识的人是一个普通平凡,却为世代人民无限景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