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8756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13课《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文导入,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史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和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建筑石刻的史书 凝固的音乐,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课件制作:衡阳县三中 李江,科普说明文阅读指要,阅读科普说明文,要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说明的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1、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简明、确切、通俗、生动。 2、科普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作 诠释、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引用法、作比较等。 3、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4、科普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2、逻辑顺序、整体到局部等。,一、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2、熟悉优良建筑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现代、未来建筑中传统建筑风格的体现。,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学人。 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 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妻子林徽因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走近作者,梁思成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梁 思 成 设 计 的 扬 州 鉴 真 和 尚 纪 念 堂,梁思成 (19011972) 我国著名建筑学

3、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他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的儿子,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他一生醉心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其他著作有清氏营造则例等。,解题,课文标题“中国建筑的特征” 告诉我们哪些信息?,1、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范畴。2、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中国建筑的特征,一、(1-2)说明中国建筑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历史成就,二、(3-13)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三、(14-17)探讨中国建筑的“文法”,四、(18-19)说明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中国

4、建筑的九大特征,个体建筑的立体构成方式,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使用斗拱减少剪力具有装饰作用,举折和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和曲面,屋顶四角翘起装饰作用明显,着色以朱红为主大量使用彩绘,构件交接的部分讲究装饰,九大特征,用材方面的讲究装饰,说明顺序,关键词、关键句画一画,理解否?,个体建筑的立体构成方式,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使用斗拱减少剪力具有装饰作用,举折和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和曲面,举折,举架,屋顶四角翘起装饰作用明显,如 鸟 斯 革 如 翚 斯 飞,着色以朱红为主大量使用彩绘,构件交接的部分讲究装饰,亳 州 花 戏 楼,用材方面的讲究装

5、饰,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割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1、梁思成先生在文中提出中国建筑的“文法”

6、这一概念,根据下面的相关语句给“文法”下个定义。,问题探究,中国建筑的“文法”,就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中沿用的规则和惯例,是一种世代遵循的法式,是一种已经形成的风格和手法。,词汇,问题探究,文法2,文法1,做文章的方法,中国建筑较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一定的拘束性,中国建筑的风格手法法式惯例规则,文法1,2、课文十四至十六段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比 喻说 明,华表,巴黎纪念柱,琉璃牌楼,凯旋门,天坛皇穹宇,罗马圆亭子,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问题探究,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

7、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拓展延伸,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是在现实环境和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它奠定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原始的基础。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在继承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请大家思考,时至今日,中国建筑在外来建筑的影响下,如何保留自己特有的民族元素?,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品味语言,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谢谢莅临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人教版 > 职业模块服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