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02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2过程方法:阅读中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教学难点】对文中出现的建筑名词的形象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下面请从这样一组图片中找出中国的建筑。我们之所以可以从一组图片中一眼看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清楚中国建筑独有

2、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 分钟)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1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板书:基本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点基本特征,想一想,这九点基本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明确: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的。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由课文的提示我们可以感知,一篇说明文要注重说明顺序的层次性(板书:说明顺序的层次性)。(5 分钟)2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

3、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作者用了三点来具体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下面我们分成 3 组结合具体问题来研究一下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幻灯片展示:(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明确:(1)依靠木材承重。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副梁架之间用枋、檩连接。(2)斗拱是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的。而正因为在斗拱的设计中体现出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在建筑力学和建筑美学方面的智慧,斗拱的设计成为中

4、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3)举折、举架的作用是形成屋顶的坡度。3从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的介绍顺序中我们发现,一间房子由下而上可以分成三部分: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那么,中国建筑体系中是如何把这一间间房子联系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看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描写(幻灯片展示: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5、。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中国的一所房子在平面布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往往左右均匀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从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可以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中规中矩和阶级分明的特点。4我们的房子建造完成,智慧的中国建筑工匠们在讲求建筑的实用性的同时,是不会忽略它的美观性的特点的。那么请我们结合我们学过的古诗文,想想,在我们的诗文中,对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都有过什么样的描写?明确

6、:“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等等。从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我们喜欢运用色彩鲜艳的颜色,而这些鲜艳的颜色中,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期盼。三、中国建筑的文法1在学习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所有的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被中国的匠师们所遵守,为中国的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板书:风格手法),下面,我们结合课文 57 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作者究竟是怎样具体解释中国建筑的“文法”和中国建筑的“词汇”的。(幻灯片展示: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

7、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我们说它是中国建筑的“文法”;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2中国建筑的文法要求我们在建造房屋时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同时,中国建筑的文法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怎样理解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呢?我们结合课文 58 页第二自然段来理解。明确:中国建筑的文法在命题上可以有灵活性。具体体现在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在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

8、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可以使读者生动、形象、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建筑的风格的运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一篇说明文的过程中,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形象性。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

9、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5.“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提示: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

10、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到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四、总结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特征,而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风格虽然不同,但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是相同的,作者把它称作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国的文化,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去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美,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今天所体会到的一切的美,源于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结构和运用的揣摩和体会。 五、拓展探究今天漫步北京街头,“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双 Z 结构”历历在目,你怎么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