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71277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的特点:丰富的想象:超越时空,以象言情; 凝练的语言:巧于修辞,工于炼句;奇特的构思:风骚并举,虚实相生; 深挚的情感:景情交融,物我同化;深邃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多样的风格:豪放雄奇,婉约沉郁。而在中考之中,也是围绕这些特点分别来命题。考查要点如下: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

2、界。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 4 分左右。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自中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利用中考题,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按照“精练-精讲- 矫正”的思路训练。精练就是选题要典型,可以适当选一

3、些近年的中考题。“精讲”在于得法,了解考点所在,学生失分所在,对症下药。“矫正”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弱点反复操练。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真题呈现】【2017 届中考山东莱芜卷】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清 宋琬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临雨乍晴。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注:芜城,扬州的别称。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B “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 出了时序的变迁。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

4、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颈联虚实结合 ”分析错误, “钟磬音”和“笙歌”都是诗人当时听到的,都是写实。A 项对【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1第一个方法:看题目。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诗,一题目中有“送”字,一题目中有“ 忆 ”字,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句,这两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再如,春夜喜雨这个题目中可以紧紧抓住“喜”这个字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春雨的

5、喜爱之情。 2第二个方法:抓作者。也即知人论世。具体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与经历,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写作角度。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与经历,我们自然要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再如学李白的诗,要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701-762),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诗人,他生于思想解放的盛唐时代,自幼百家杂学无不接触,因而未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他又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矛盾时代,经历政治生活的几次重大挫折,因而造成了极其矛盾的思想性格。他的诗歌基调是积极反抗、昂扬进取的,同时又夹杂着消极颓废,交织着痛苦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作品的

6、中心主题有:(1)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然也有集中表现他追求和幻灭,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矛盾斗争的,如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 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还有部分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强烈反抗封建秩序与道德的叛逆精神,如“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强烈要求摆脱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充分。(3)还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如

7、,塞下曲六首则热情歌颂边疆将士抗敌御侮的战斗精神,是一组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但直接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为数不多。总之,李白是以清新飘逸为基本风格的。3第三个方法:明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 象”;借景所抒之“情”,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 【18 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阊门 即事(唐)柳公权耕夫占募 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注释】 阊( chng)门:苏州的西城门。 占募:被招募从军。新烟:一种风俗,指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明节重新起火。品读古诗及注释,完成下面的对话。【

8、答案】 (1)农民、农夫或种田人(2) “几处”写出了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乡村人烟稀少,呈现出一片萧条凄凉之景【解析】 (1) “耕夫” 中“ 耕”与土地有关, “夫”是人,不难理解意思 “农民”或“农人”。 (2)清明本应是农忙时节,可诗人登上城楼眺望,却只见城外田园荒芜长满青草,这都是因为农民应募从军,农村劳动力缺乏。二、 【18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新东区九年级下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5诗歌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

9、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2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此句深刻内涵的理解。【答案】25两 个典故写出了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之感,表达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26示例一: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示例二: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景中寓理,蕴含着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刻道理,不能因眼前的困境而沉沦,我们应对前途充满信心。【解析】25本题考查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三、 【18 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

10、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A古体诗 B律诗 C绝句 D七言诗3诗中“凌”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B3登上【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诗句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解释词语的意思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句来判断。 “会当凌绝顶”中“ 凌”是“登上”的意思。四、 【18 届山东济南高新区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春 寒 梅尧臣春昼自阴阴,

11、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 树青帘 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释】 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亚:通“压”。青帘:指酒旗。12欣赏颔联中“不开心” 的妙处。1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12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 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 ,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13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春寒料峭。【解析】12试题分析:理解诗歌中的问题,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本题根据“花冷不开心”语境,

12、首先理解“不开心 ”是表现“ 春寒 ”中“花”的特点,再结合全文的情调,抓住 “寒”“冷”等词,从表现诗人心情来理解。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3试题分析:阅读诗歌,了解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每个字词,根据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发挥想像,从形、声、色多角度来描摹画面,突出诗中景物的画面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五、 【18 届江苏无锡市梁溪区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如梦令 苏轼为向东坡 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 犁春雨。【注】 东坡: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玉堂: 翰林院。此词作于苏轼被贬

13、黄州东坡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11词中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12词中的两个“归去”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1设问,词人自问自答,想象别后东坡此时雪压小桥、无人问津的 冷清景象,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 12两个“归去” ,表达了词人想要归耕农亩(或黄州东坡)的愿望, 也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京官生涯的厌倦之情。【解析】1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六、 【18 届江苏苏州市高新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

14、静,寒声碎。真珠 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 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来源:Zxxk.Com【注释】 香砌:指花坛。 真珠:即珍珠。欹(q):倾斜。5说说你对“寒声碎” 的理解。6上阕词人从多个角度描写秋夜景象,请从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7本词下阕以“愁” 为核心,请分析词人的愁绪表现在哪些地方?【答案】5细碎的声响表现了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6 “纷纷坠叶”句从听觉角度,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树叶飘坠香阶之状 “天淡银

15、河”、 “月华如 练”句则诉诸视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 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 7无法排遣而借酒消愁的情景;孤枕难眠的愁苦;“无计相回避”的怀旧思念。【解析】5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6此题考查对秋的概括,结合秋夜、秋声、秋色和秋月分析。七、 【18 届湖北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诗词赏析。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

16、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作品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是_,作品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借用一个中国画技法术语,就是运用了_手法。11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答案】10 (1) 枯藤 老树 西风 (2) 白描 11浓重乡愁(或思乡、念亲、哀愁、痛苦、哀伤、悲伤) (意思符合即可)【解析】10试题分析:枯藤:枯萎的枝蔓。老树:衰老的树木。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三个景物都能体现秋季的特点。诗人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属于白描手法。11试题分析:从题目和主要意象都可以看出诗人浓重的乡愁。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

17、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此题八、 【18 届北京市延庆区初三统一练习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 ,描写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作者性情中_的一面。6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7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

18、简要写出选择理由。【答案】5豪放 6天苍苍,云莽莽,晨雾蒙蒙,天与云与雾连成一片。看那苍穹中浩浩银河飘动流转起来,银河中千帆如梭正在逐浪起航。 7示例一:甲图中草书最符合诗词意境,字体笔画纵横飘逸、作品气势磅礴,很符合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意境。示例二:乙图行书简洁流便的行 笔和线条,在一定程度上率意表情,生动流畅,很符合作者在词中酣畅淋漓地描绘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率性情感。示例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庄重工整。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想象,大气而稳重,符合隶书的特点。【解析】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作

19、者性情的理解。这首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 Z#X#X#K九、 【18 届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九年级(下)课程结束考】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甲】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乙诗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哪两句?(2 句)_(2)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_【答案】 (1) ( 1

2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 (2)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诗文描写角度的分析。 “雪暗凋旗画”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战斗场面的;“风多杂鼓声 ”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战斗场面的。据此作答。 (2)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途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从军行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据此,理解两

21、诗之间在情感上的异同。十、 【18 届安徽省太和一中教育联盟九年级上期中考模拟题】阅读下边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思吴江歌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10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答案】10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11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解析】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秋风起兮木叶飞”,即见其思情的发动。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们的节序

22、之感和念远之情。从时间上说, “秋”通常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觉着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从空间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点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模拟实战真题精选1 【2017 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5 分)金城北楼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

23、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注释】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磻(p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体道:是指体悟道理。更:经历。(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 (2 分)(2)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B “声若箭” ,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 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24、【答案】(1)积水连山,城头残月。(2)C。【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不是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故选:C【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5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

25、情景。 (2 分 )(2) “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 分)【答案】(1)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2) “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杜甫继承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

26、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3 【2017 届中考贵州黔南卷】古诗赏析,完成 1315 题。 (6 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2 分)(2) “持节云

27、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 分)【来源:Zxx kCom】(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分)【答案】(1) (2 分)描写(叙事、记叙、叙述) 抒情(抒怀)(2) (2 分)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 分)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1 分)(3) (2 分)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 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意思对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词的上阕着重在叙写出猎的场面,词的下阕在于抒发自己想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2)试

28、题分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样,作者以冯唐自比,间接地表达了想要得到朝庭的重用,想要杀敌报国的情怀。【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3)试题分析: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 ,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

29、壮志。【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 【2017 年中考河 南卷】 (4 分)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答案】(1)抒发了将士们戍边难归的无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2)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解析】【考点

30、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 边声” ,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考点定位】鉴赏诗歌

31、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译文:西北边塞秋来风景与江南不同,大雁南飞去衡阳,无半点留恋之意。四周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号角一起响起,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绪,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听惯了幽怨的羌笛,见惯了秋霜满地,征人深夜不能入睡,将军白发长,士卒热泪泣。5 【2017 年中考黑龙江牡丹江卷】 (5 分)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列各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ZXXK(1)请写出这首元曲中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语句。(2)试分析“

3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答案】(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 怒”,气势强盛、猛列,发怒;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

33、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据此可作答。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 (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曲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6 【2017 年中考湖北黄石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荆门:指荆门山。(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D(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要找出诗句中运

35、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辞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译文:远渡荆门之外的西蜀,来到了楚地游览。大山随着原野地势渐平,长江流进无边的原野。月影下垂像飞来的天镜,云层幻化出海市蜃楼。依然怜爱这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漂送我的行舟。7 【2017 届中考湖北省孝感卷】古诗词赏析(3 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36、青。(1)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 的决心。 (1 分)(2)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2 分) 【答案】(1)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2)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 【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从词语的双关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8 【2017 年中考湖

37、南省衡阳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4 分)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 分)(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答案】(1) “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对偶。气势磅礴。【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诗歌感情的理解。结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析即可了解诗的情感。故乡的水在送行,同时也写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考点定位】评价诗

38、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关于修辞方法,显而易见是对偶。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9 【2017 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文天祥的泰州一诗,完成第 7 题。 (6 分)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dn)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

39、。坎窞(dn):地底深穴。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2 分)(2)赏析尾联。 (4 分)【答案】(1)这句诗用象征手法, “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 【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 “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 【境】 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情】 语言含蓄,情真意切。 【语言风格】(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手法(宁可多写) 】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 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 【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

40、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 【情】【解析】(1)【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欣赏语言”题,也同样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手法技巧二是 “内容意境” ,三是“思想感情” ,四是“语言风格” (可省略) ,这样赏析才能算全面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诗前原有小序“予至海陵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 ”明确了文天祥要去的地方通州,指出这一路,北兵与贼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 。全诗除了描写行路“难”外,一句“晚鹊传佳耗,通州路已通” ( 傍晚时分,鸟鹊入林的叫声中传来好消息,去通州的路已通) ,

41、道出了文天祥欣喜若狂的心情和期待胜利的乐观精神。一晃,在泰州十多天了,是泰州给了他休整,是泰州给了他希望,虽然前途吉凶未知,但在告别泰州之际,这位离家万里的“羁臣” (旅途漂泊不定的人)以“天目鉴孤忠”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是啊,泰州境内的天目山怎能不知道他是宋朝的忠臣呢?10 【2017 届中考山东济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 题。 (共 6 分,每小题 3 分)Z。X。X。K入 直 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 坐赐茶。归到玉堂 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释】入直:入宫值班。诗人时任右丞相。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玉堂:指翰林院。(1)本诗写得简约、真挚。

42、“敕使传宣” “ ”“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 “ ”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 的心情。 (3 分)(2)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 (3 分)【答案】(1)坐赐茶 清不寐 心绪起伏,难以入眠 (2) (诗人心潮起伏难以入眠)透过纱窗,看到弯弯的新月爬上半空,正照在庭院那丛紫薇花上,给紫薇花披上一层如梦般的轻纱。【解析】【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描述画面。解答本题,应具体描写诗句中所写的事物、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并暗用紫薇省典故,写得含蓄而有味【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