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69974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古典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典诗歌鉴赏【知识衔接】初高中课程解读初中课程 高中课程 课程标准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试说明中规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是个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初中知识回顾考点解读【命题规律】1赏析的诗词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托物言志、题赠送别、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等类型,以写景抒情类居多。2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3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4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

2、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命题趋势】1唐诗宋词唱主角。所选古诗词 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 重于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2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作品。3 “点”的考查是主流。中考古诗词鉴赏不作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4古诗词对比阅读在一些省份已经出现,相信在未来会有一些大的发展空间。5题量 13 题,题型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了主观题,并且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这些变化应当引起注意。淮安市中考原则上不考古诗词鉴赏,今后

3、可能尝试出现,我们在备考时不能掉以轻心方法总结一、解释词语含义解释古诗词中的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语境推断法。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2013黄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这里就要回答词语的比喻义 家书的珍贵。再如(2012湘潭):解释“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 。结合词的内容,就不难知道它的含义是指收复中原(或统一山河) 。当然,对于古今异义的词语,我们平时要留心积累。二、品味词句妙处解答品味字词题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反复朗读体会。答题步骤: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色;点出该

4、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品味句子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有什么表达技巧,指出该表达技巧的效果,或者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三、描绘诗词画面描绘诗词的画面,不能只是对原诗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而是要把诗词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情景。首先,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如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要抓准竹林、洗衣姑娘们、莲叶、渔船等景物的特点。其次,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

5、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如何联想?既要联想到诗人创作诗词时的心境,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想到这些景物在自己平时看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如何想象?补充诗词细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会喧闹,可能是聊天声、嬉笑声、放歌声造成的。莲为什么会动?可以联想是渔船穿过荷塘归来了。四、把握诗词主题( 情感)把握诗词的主题,必须明确诗词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的整体把握,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

6、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五、分析诗词形象诗词中的形象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词中的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其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是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六、赏析表现手法赏析表现手法,就是分析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

7、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三大类。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高中知识链接考点解读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 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的分析与鉴赏。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3分析作者在诗歌

8、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它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方法总结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1诗歌的基本类型(1)送别类一般是按时间

9、、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 。从诗题“送”和“别”上就可以看出这是送别诗。尽管前一首写得黯然神伤,深婉含蓄;而后一首写得豪爽自信,粗犷热情。但都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2 )怀古类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杜牧的夜泊秦淮是一首怀古诗,属第一种类型。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罪行。(3 )

10、边塞类与思乡类边塞诗大都是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而思乡诗则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如杜甫的月夜就是一首思乡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 ,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 。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判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正是要反映对战争的厌倦,以及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的愿望。(4 )闺怨类这类诗共有

11、两小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温庭筠的忆江南就是一首闺怨词。它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等待她所爱的人而终究失望的心情,生动地反映了思妇丰富的内心活动。(5 )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 “景语”即“情语” ,也就是使人物思想感情与景物高度一致。咏物言志类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或理想。如王维的过香枳寺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的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出一种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宁静的情趣。如果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能注意这些,就能比较容

12、易进入诗歌内容,准确地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作出评价。2形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 ,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

13、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3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给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4语言特点由于作家的生活阅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

14、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墨,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 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2 )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杜甫的三吏 、 三别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3 )绮丽。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像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作者用浓墨重彩点出了湖山的秀美,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灵秀形神和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4 )隽永

15、。这类语言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墨,活用典故。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来源:Z+xx+k.Com(5 )简练。其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练字、炼句,如贾岛的诗就属这类。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修辞方式在修辞一节已复习过,要应用到鉴赏的实践中去。下面主要介绍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1 )抒情方式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

16、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寓情于景(或物)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 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

17、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 ,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

18、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 )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 , “少年 ”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僧敲月下门” , “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

19、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虚实这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文艺作品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

20、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介绍了贾府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贾母王熙风、贾宝玉等登场亮相,为实写;贾赦、贾政等没出场,为虚写。再加望庐山瀑布 ,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 是银河落九天” ,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为虚写。此外,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象征、对比,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曲笔逆笔,等等。6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鲁迅的作品犹如一座座内部正在

21、沸腾的火山,冷峻中饱含热情,郭沫若的作品,则如咆哮的大海波涛汹涌,热情奔放,气势磅礴;赵树理的小说,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孙犁的作品则清新隽永,美不胜收。总之,凡是成熟的 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例如,诗歌的流派以盛唐最为 典型: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

22、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作家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同为豪放派,苏词广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来源:Z&xx&kCom】有关诗歌风格的一些常用术语:(1)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 ;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 ,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尤其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特别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

23、塞诗人,在他们笔下有狼山大漠,有绝域孤域,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2 )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就作为主体的诗人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像奇特,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就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而言,往往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苏轼则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3 )沉郁。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但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4 )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悲慨的内容包括:慨叹风云变幻

24、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辛弃疾的词。(5 )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如杜牧的诗,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既有撑天宏志,又感报效无门。(6 )冲淡。即冲和淡泊。王维的山水诗均有闲、静、淡、远的特点。其笔下的大自然往往就是诗人自己,反映着涛人冲淡的心情。7论世知人所谓“世”主要指诗人所处的时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所谓“人”主要指诗人,他的生平遭遇、思想性格及艺术风格。论世知人,对鉴赏古典诗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这方面的知识,现撮其要略陈述如下。(1 )南北朝时代。民歌分北方、南方。北方战乱频繁,加

25、之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其民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 木兰诗就是女孩子“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典型例子。当然,连年的征战也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不少民歌也反映了这一主题。南方虽政权频繁更替,但与北方相比,还是比较安全。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因此男女恋情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南方民歌的惟一主题。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双关等手法含蓄地表达男女爱慕情怀。 西洲曲是其代表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厌弃官场,向往自然,去职后长期归隐,开创田园诗派,多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诗风平淡爽朗,语言质朴自然,极为精练。(2 )唐诗题材多样,风格多姿多彩。学习唐诗,必须了解“安史之乱” 。唐王朝以此为界,前期鼎盛繁荣,后期逐步衰败

26、。这对诗歌有重大影响, “安史之乱”也是唐诗的一个转折点。乱前诗歌大多气象雄阔,感情豪迈,诗坛弥漫着浪漫气息。尤以李白为代表,奇幻的情思,绚丽的文采,不羁的性格形成了他的飘逸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诗主题大多为两点:一方面歌颂从军报国,英勇杀敌,另一方面反对无休止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情肠,其诗雄奇瑰丽,其情则悲凉慷慨,又缠绵婉转。而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则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其诗恬静自然,用语精深华妙,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安史之乱”带来的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后

27、期的诗人们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 而歌唱。这以杜甫为代表,杜甫始终能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和疾苦,诗风沉郁顿挫,是现实主义的杰作。中唐诗分两个流派,白居易、韦应物、李益等人正视现实,抨击黑暗,语言通俗流畅,生动感人。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则刻意求新,写险怪,写苦涩,写冷艳。此外柳宗元、刘禹锡也很有成就;柳诗峻洁而清腴,刘诗简练而沉着,多讽刺时政之作。晚唐以杜牧和李商隐为代表。杜诗清新峻拔,适于表达他较为丰富的政治抱负和激情;李诗则以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哀。(3 )宋词要把握两个时代及两大流派的

28、不同特点。唐末至北宋前期词几乎是婉约派的一统天下。唐末以温庭筠为代表,温词偏重写闺情,词藻艳丽;五代以李煜为代表,其亡国之后的词感叹、沉痛,直抒胸臆,不加雕饰,生动形象。宋初以保持晚唐五代婉约风格的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晏词闲雅而有情思,音调谐婉,华美工整;欧词则有所开拓,述怀、咏史、绘景,风格爽朗清丽。北宋中叶直到南宋,革新派词人先后兴起,以柳永、苏轼为代表。柳永是专力写词第一人,创制慢词,善于铺叙,长于情景交融,语言浅显平易,不避俚词俗语。苏轼以诗入词,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跳出了婉约词一般写离愁别绪、男欢女爱的狭窄范围,达到“无事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其词境界宏阔,激昂慷慨,开

29、创了豪放词派。当然苏轼也不乏清新婉丽之作。北宋的覆灭,是历史上少见的一次大浩劫,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词人李清照于汴京破后南渡,流离转徒,词情词风为之一变,前期词多写个人的离愁,后期词则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多写无法排遣的悲愁惨痛。其词承继婉约,又兼豪放之长,长于抒情,善用白描,出语自然而创意新奇,富有音韵美。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入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诗词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了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作家。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 家的命运完全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辛弃疾慷慨愤世,将抑郁不平之气寄于词中,成为豪迈词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30、。姜夔的词则以感喟哀时为主。答题技巧(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例: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例: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 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

31、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诗歌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例:读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然后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例: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答问题。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例:阅读

32、长歌行 (节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答:人生也有盛衰,宝贵的是精力旺盛的少壮时期,应该及早努力,如果不抓紧大好时机,等到老年时徒然伤悲也没有什么用了。例:阅读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哪几句?答:这是一首杰出的古代政治讽刺诗,作者巧借吟节令景色,对时政予以讽刺。本诗主题体 现在第三、四句。假借吟寒食节,巧借蜡烛达到对时政的讽刺的目的。4对所抒感情的理解例:阅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33、须归” ,回答问题。问:“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流露出对混浊官场的鄙视。例:阅读李绅的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回答问题。问:诗人对劳动人民,对统治制度是什么态度?答:“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本应过上富裕生活,而现实却是“农夫犹饿死” 。诗人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5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例:读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回答问题。问:全诗用梅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答:作者赞美梅花的

34、高贵品质,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是借物言志的一种方法。例:阅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回答问题。问:本诗明写对项羽的赞扬,暗写了什么?答:讽刺了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君臣,是多么贪生怕死,懦弱无能。6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例: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答问题。问: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答: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例:阅读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回答

35、问题。问:竹林、孤琴、长啸、明月这些普通景物能构成清幽意境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作者恬淡澄净的心情与此情此景相互融合。(二)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例:阅读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回答问题。问:“暗” “惊” “寻” “没”四字妙在何处?答:“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例:阅读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回答问题。问

36、:“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答: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阴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阴爱恋,富有情趣。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例:阅读杨万里的小池 (见上)一诗,回答问题。问:“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答: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例:阅读苏轼的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扛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回答问题。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答;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强调了实践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精神。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

37、(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例:阅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回答问题。问: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答: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例: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三)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1对修辞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例: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回答问题。

38、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例:阅读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答问题。问:“寸草心” “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2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例:读孟郊的游子吟 (见上) ,回答问题,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

39、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例: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回答问题。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3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Z*X*X*K】例: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的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

40、动、形象。例: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答问题。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 “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 ,让读者去想象。【经典题型】初中经典题型一、 【18 届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41、心照汗青。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二、 【18 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初 2015 级二诊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 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注 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14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 压” 的妙处。15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进行简要分析。三、 【18 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学期玄武区初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诗歌

42、,完成第下列小题。茶 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 1 雕白玉,罗织红纱。铫 2 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注释】碾:茶碾。唐代时茶为茶饼,需用茶碾碾碎。后句“ 罗”为筛茶用具。铫(dio):煎茶器具。6本诗俗称“宝塔诗”,说说它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7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香叶,嫩芽”展现茶叶的芬芳与质地,喜悦之情跃然纸上。B第三行说明茶与诗客、僧人天生有缘,赞美茶的高雅和禅韵。C四、五两行描绘煎茶过程,系列色彩词语传递华而不奢之感。D第六行“邀”“命” 两字视茶如人,表达醉赏四季美景之闲。高中经典题型一、阅读下面这

43、首词,完成下列小题。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

44、吟诗填词,相互唱和。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诉衷情魏承班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悄画堂。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皓月泻寒光 ,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注这首词的主题是写相思之苦。 蛩声:蟋蟀声。 筠簟:竹席子。泻寒光:洒下清冷的光。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第一句,写一个晴朗的夜空,银河横亘天空,长夜漫漫,使满怀愁绪的人更加无法入眠

45、。B “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词人用竹席、纱窗、 红烛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清冷的气氛,C 上片虽然没有直接写人,却分明感受到人的存在, “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中连用“ 冷”“凉”“泪”,突出了人的凄凉感受,人的存在可见一斑,这就是所说的“ 无我之境”。D “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读者仿佛看到一个坐卧不宁、痛苦不堪的人物形象,究竟为何而痛苦?这两句揭开谜底,原来是不能孤身去面对成双成对的鸳鸯,以此表现了自己孤独与相思。E这首词,词人在表达凄苦之情时,没有对欢恋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是对环境氛围进行正面烘托,以此表现了相思之苦的主题。15 “蛩声悄画堂”一句,与姚合闲居:“不自识疏鄙

46、,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中的“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说说其表现手法。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长歌行(节选陆游人生不作安期生 ,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 ,手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注】安期生:传说为古代仙人,卖药东海边。秦始皇曾派人入海访求安期生,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李西平:唐德宗名将李晟,曾率军从叛臣朱泚手中收复长安,迎德宗回京,因功封为西平郡王。14 本诗用了安期生和李西平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前

47、两句充满浪漫情调,诗人将入海骑鲸视为人生一大快事,显得气概非凡。B谈到生平抱负,诗人坦言自己并不想做安期生那样的神仙,认为那是游戏人生。C 用李西平事十分贴切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晟收复长安一样,收复旧都汴京。D陆游推重李晟,因为他博功名、封侯王,这正是陆游一生不懈追求的崇髙目标。E骑鲸入海与破敌收京相比,前者只是陪衬,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15 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实战演练】先作初中题夯实基础一、 【18 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48、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3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14全诗以“ 寂寞将何言 ”作结,作者为什么感到“寂寞”,请谈谈你的理解。二、 【18 届湖南常德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咏煤炭 ,完成小题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7 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哪句?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8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两句诗写得好,请简要分析。三、 【18 届河北省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B诗的三四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富艺术感染力。C诗的五六句巧用两个地名,抒写自己兵败被俘后经过“惶恐滩” 、 “零丁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初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