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北魏政权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孝文帝做出改革的选择。2掌握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整顿吏治的措施和效果,迁都洛阳的原因、目的、过程、影响。3分析北魏革除旧俗、移风易俗的改革,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一、智者的选择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建立:386 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 ,历史上称北魏。(2)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一百余年 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3)孝文帝执政:拓跋宏 5 岁即位,其祖母冯氏文明太后执政。 490 年,孝文帝亲政。2社会问题严重(1)北魏经济文化
2、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治黑暗,各族人民不断起义,社会动荡不安。(2)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3)民族矛盾激化。二、均田制1背景(1)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2)北魏统治者曾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 。2雏形计口授田, “劝课农桑” ,从事农业生产,这实际上就是均田制的雏形。3主要内容(1)年龄:15 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2)露田:无主荒地,年老身死后还给北魏政权。(3)桑田: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4)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4评价(1)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2)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限制了土地兼并。(3)保证
3、了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整顿吏治1原因(1)北魏统一北方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2)官吏与商贾勾结,中饱私囊,贪污成风。2措施(1)修改任期:官吏的任期不再固定为六年。(2)严惩贪官:对贪污帛一匹以上者以及徇私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3)实行俸禄制:给百官颁行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3影响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四、迁都洛阳1原因(1)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保守势力 的非难和抵制。(2)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的生活供应。(3)洛阳地处
4、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2过程(1)493 年,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大举南下,军队艰难到达洛阳。(2)将士们不愿继续南进,孝文帝宣布定都洛阳。(3)对阴谋叛乱者给予坚决镇压。(4)允许一批大臣“冬则居南,夏则居北” 。(5)规定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五、革除旧俗1目的适应迁都后的形势。2措施(1)变制度:仿效汉制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2)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服。(3)讲汉语:禁止 30 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4)改汉姓: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音汉姓。(5)通婚姻: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3影
5、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主题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提示:(1)民族矛盾尖锐。 (2)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巩固。主题二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 )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高祖纪(1)上述材料反映出北魏推行的哪一措施?(2)这项措施
6、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提示:(1)均田制。(2)不能抑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一、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1孝文帝改革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统治危机四伏。2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是改革最主要的原因。3当时经济、军事、政治发展的需要是改革最为直接的现实原因。4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及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5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点练1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
7、要问题是(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的激化D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隐瞒人口解析:选 B 由“北境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等信息分析可知,本题选 B。二、孝文帝迁都的目的和影响1目的(1)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2)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严重匮乏问题。(3)为了避开来自北方柔然族的侵扰。(4)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5)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2影响(1)为孝文帝
8、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为民族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北魏政权进一步封建化的有力保障。(2)迁都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鲜卑贵族染上魏晋门阀世族的恶习,政治日益腐败,迁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也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分裂,使北魏政权丧失了拓跋部强有力的支持,并导致了国家分崩离析的后果。对点练2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解析:选 D 根据
9、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洛阳地理位置 “均天下所据” “制御华夏” ,故 D 项正确。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例题 (江苏高考)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10、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 “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
11、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解析 本题以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考查阅读材料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紧扣材料,提炼、概括材料要点。答案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一、选择题1北魏完成统一后,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12、因为( )A统治者的残暴B鲜卑族的落后C战争的不断产生D汉族的不断反抗解析:选 B A、B、C 、D 四项都是矛盾产生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鲜卑族的落后与相对先进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矛盾,故 B 项正确。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解析:选 B 本题抓住限定词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故选 B 项。3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
13、,时多奉法”(魏书 良吏传序)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解析:选 A 从材料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A 项。4北魏孝文帝初期“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A宗主督护制 B俸禄制度C均田制 D汉化政策解析:选 C 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故 C 项正确。5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 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
14、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解析:选 C 由“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可知三长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社会现象,故本题选 C。6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为此,他决定( )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 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 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解析:选 D 材料阐述了定都平城的不合理之处,采取的措施就是迁都洛阳,故 D 正确。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
15、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解析:选 C 依据“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等信息分析可知,孝文帝通过改元姓提高北魏皇族的正统性与社会地位,故本题选 C;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8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
16、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 )A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解析:选 B 阅读题干中所给的材料 “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可知 A、C、D 三项的说法错误,因为由材料可知对三十岁以上和三十岁以下的官员是区别对待的。故此题选 B 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
17、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445 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但是,此后各地起义仍时有发生。(1)材料一所叙述的内容中蕴含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2)材料一、二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认为其改革的根本
18、目的何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从人民起义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来分析改革的原因,由此可以判断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答案:(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2)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危机严重。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北魏统治。10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 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
19、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 ”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资治通鉴 齐纪二材料二 (太和)九年,( 孝文帝) 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 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 )相付。初,百姓成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 食货志(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临的主要问题。(2)据材料二,
20、归纳孝文帝改革时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积极作用。(3)从文明史的视角,指出孝文帝上述改革的历史价值。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 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可知受田数量男女有别;由材料二“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可知,地少的地方鼓励垦荒与迁移;由材料二“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可知,官吏按级别分田。第二小问由材料二“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可知,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改革的历史影响即可。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2)规定:受田数量男女有别;鼓励垦荒;按级别给官僚分配公田;允许人民有条件迁移。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3)价值:促进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