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523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时空坐标,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建知识体系;二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各派思想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三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学习指导,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孔子的学说 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的创始人。 2.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要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内容:“仁”

2、: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遵循“ ”之道。 “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即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通过“ ”实现“礼”。 评价:“仁”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儒家学派,忠恕,正名,(2)政治思想:提倡“ ”,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_”;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独立思考。 3.影响 (1)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并未

3、受到太多重视。 (2) 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汉代,知识拓展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 (1)客观方面:春秋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1.北京奥运会前,季羡林教授曾对张艺谋说:我建议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 孔子提出“仁”,创立了儒学,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提示,学习思考,2.据下幅有关孔子所招学生

4、的卡片,回答问题:,提示,学习思考,卡片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理念?有何重要作用? 提示 理念:有教无类。 作用: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二、老聃与道德经 1.地位: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 的创始人。其思想主要反映在道德经中。 2.主张 (1)哲学思想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 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 ”,以“无事取天下”。,道家学派,矛盾对立,无为而治,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混易错 “无为而治”

5、无所作为 “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为,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道德人格,3.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知识。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体现了老子的什么观点? 提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君子”在当时的乱世,应采取“避世”而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顺其自然),提示,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史料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6、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教你读史 史料中指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归到礼仪规范上来。,答案,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些思想提出的合理性。 答案 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 合理性:春秋战国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减轻人民苦难。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国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孔子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秩序

7、。,拓展提升,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1)孔子主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道德自律;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对我们今天重建道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礼”要求人们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有悖于公平正义的人文精神,但人们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客观上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当今我国“以德治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体现了教

8、育公平,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6)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而不立”的诚信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主题二 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史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史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 教你读史 史料一:阐述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为政以德”的统治效果,意即(统治者如果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史料

9、二:阐述了老子以“无为而治”为特征的道家思想。意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问题思考 据史料一、二,分析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答案 同: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异: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答案,史论总结,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1)主要区别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在哲学方面: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考虑实际问题,强调关注社会,缺乏哲学思辨;老子确立了自己的本体论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且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研究重心不同:孔子关心的是人

10、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理学;老子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2)相同之处 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 都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 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课堂小结,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哲学上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2.孔子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在西汉,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否定“天命论”,哲学中

11、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体现其核心思想是 A.以德服人 B.“仁” C.克己复礼 D.仁政 解析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材料“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的是孔子的“仁”,即“仁者爱人”。,答案,解析,1,2,3,4,5,1,2,3,4,5,2.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解析 孔子主张用礼乐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A项不符合孔子的

12、思想; B、C两项不属于“外部的他律”。,答案,解析,1,2,3,4,5,3.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 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仁者爱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教无类” 解析 题干信息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其“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如颜渊、子路等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答案,解析,4.孔子在鲁国看到季氏用了天子规格的乐舞,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其所反映出的孔子的思想是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忠恕之道 D.教育思想

13、 解析 材料反映了孔子强烈反对季氏的做法,认为季氏没有遵守“礼”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这体现了其“克己复礼”的思想。,1,2,3,4,5,答案,解析,5.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 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 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解析 题干材料中“法”字的含义是“仿效”“效法”。材料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是天地万物效法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1,2,3,4,5,答案,解析,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 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

14、性,重道德修养。二是在天道观方面,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三是在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四是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汉代以后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认为上帝了解人民的疾苦。材料二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三反映了孔子并不否认天命的存在,但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自我测评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2.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